杨宗凯何婷婷 杨宗凯:信息化如何改变教育未来

2018-03-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信息技术引领下的"未来教育",教师.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会给现在的校园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内涵21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渗透

信息技术引领下的“未来教育”,教师、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是否会给现在的校园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内涵

21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之中,深刻影响着人类思维,改变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如何面向未来教育,培养出未来教师和未来学生

“数字原生态”的未来学生

今年教师节前夕,曾有教师开玩笑地问我:您是不是要谈乡村教师我故作神秘地答复:要推出一个涵盖乡村教师但又高于他的主题。所以,当师生们满怀期待地过教师节时,我在会上宣布首届“教学节”活动开幕。在学校,人才培养是根本,而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人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关注,培养出来的人才怎样满足社会的需求

那么,信息化条件下的这些“未来学生”到底有什么特点抓准了这些特点,才意味着我们找准了未来人才培养的脉搏。有人描绘21世纪的人才“彩虹桥”,即培养的人才要具有核心价值观,具有生活与就业技能,也要具有信息、媒体、技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在我看来,未来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信息素养。信息化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质是要为个性化提供支撑与服务。因此,学生的学习必然倾向于差异化、个性化。现在知识的更新变化太快,特别是当信息化和国际化结合在一起时,产生了知识经济、创新经济。

可是,我们仅掌握既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相关数据显示,如果在18世纪至19世纪,知识变化的周期可能在八九十年,所以一个学生只掌握了他所学的知识,或许能供他“吃”一辈子。而现在,知识的折旧非常快,可能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既有的知识就没有太多的用处了。

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在数字化环境下,学生获取知识是非线性、离散性的,往往以问题为导向,呈碎片化、快速化特点。因此,未来的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用信息化的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成长和发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创新性能力。这是一个创新经济时代,创新和创业密不可分。学生生存的本领,必须是除去掌握知识的部分,在血液里还能有留得住的东西。所以,学生必须站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去思考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沟通与理解能力、组织领导与协作能力、独立思考与学习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终身学习能力。这个时代,国际化、信息化在同一时间点交汇,未来学生都是“数字原生代”。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他们主要采用快速、离散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所以,学习的载体和内容不是长久的、系统的和完整的。这更加要求未来学生不仅具有继承民族精神的素养,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系统学习的水平。

“数字化学习”的未来教师

传统的基于农业时代的时间表,符合工业化时代要求的流程,以课堂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难以支撑起未来学生的“彩虹桥”,需要构建新的环境,按照新的方法培养新的教师,建立新的评价体系。这是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对未来教师提出的挑战。

如今,未来教室已经从环境、布局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那么,未来教师的衡量标准不是他教得好不好,不是考量他如何上好课,而要看他的学生学得好不好,看他是否能培养出未来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在这个时代,教师要培养出“合格的数字化公民”。

借助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契机,学校必须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尤其是要具有整合技术、面向真实问题开展学科教学的“数字化教师”。总体上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导学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方法的创新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未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学校应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主、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革,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明确要求授课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辅导或开展课堂研讨。

未来教师要有评价导向。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以前我们过分关注的是突出的研究成果、严谨的课堂教学,而现在必须强调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创新。所以,学校应通过实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测评指标体系,涵盖教学基本标准、信息化资源教学制作、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生过程评价改革等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改变“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突显“联结”的未来文化

在未来学生和未来教师的作用下,对学校的评价,我们不仅要重视它有多少科研成果、多少名师、多少硬件设施等静态资源,而且要注重动态资源的评价,比如拥有多少电子书、多少翻转课堂、多少课件资源及数字化教师的能力等,将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未来的学校必将营造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一方面,文化肯定需要积淀。比如校训、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这些文化内容需要时间、空间的发展而丰富起来。但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学生还可以选择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让图书馆、宿舍、实验室都成为学习的场所,由此,广阔的空间、虚拟的环境又对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我们不仅要注重校园实体空间的文化建设,还要关注虚拟空间的文化建设。正如新学期北大新生军训时出现的一个场景:在军训闲暇时,学生都成了低头族,他们在干什么看手机。

这就是现实。在学校,有些宿舍的同学之间相互沟通都不愿意面对面交流,认为这种方式反倒有缺陷,却乐意通过QQ、微信等互相联系,似乎这样更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所以,我们要注意营造一种通达、“联结”的文化。对于学生而言,学校不仅要注意学生与同伴的联结,而且要注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的联结。因而,学校不仅要营造学生学习文化,还要营造学生行为文化、学生创新文化。

对于教师而言,要营造好促进未来教师成长发展的文化。通过“联结”,学校更好地引领教育发展,为教育改革创新提供资源支持,更好地营造一种高位均衡的发展文化。

总之,探索信息技术引领下的“未来教育”,培养包括“未来教师”在内的未来人才,营造适应未来学校发展的“联结”文化,都是教育应该把握的好时机。(杨宗凯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