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林事件后移民 陈妙林:藤爬得再远 果还是结在杭州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一米八的个头,健康的肤色,深色西装领带,白色衬衫,一尘不染的黑色皮鞋,62岁的陈妙林笔挺地坐在沙发上,活力四射.在他带领下,开元旅业集团

  一米八的个头,健康的肤色,深色西装领带,白色衬衫,一尘不染的黑色皮鞋,62岁的陈妙林笔挺地坐在沙发上,活力四射。在他带领下,开元旅业集团上世纪80年代从一家县政府招待所起步,发展到今天以酒店业为主导,房地产业为支柱,涉及工业、投资、材料等行业的大型旅游投资与运营集团。

  开元两次重要变革

  都离不开杭州开放包容的政策

  开元旅业两个重要的时间点:1986年,陈妙林带领第一代开元人筹建萧山宾馆时,提出不要政府投资、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的企业化运作;2000年,萧山宾馆改制成为开元旅业集团,踏上了民营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之路。

  “假如没有政府开放的政策支持,开元旅业永远只是一家县级招待所。假如政府不支持企业转制,开元就无法累计纳税78个亿,无法为社会提供24000个就业岗位。”

  陈妙林说,开元旅业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杭州开放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开元这两次重要的变革,都得到了杭州的扶持,如果没有开明的政策和包容的环境,这领改革之先的两步都走不出去,“只要一步没有走出去,就没有今天的开元”。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从单一经营、连锁发展、多元扩张、品牌输出到资本化运作,开元旅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高星级连锁酒店集团,目前是最具规模中国饭店集团第二位、全球酒店集团百强第三十二位。

  “我心中的主导产业还是酒店。”对于开元旅业未来的发展,陈妙林的方向很明确——以酒店为重点,适度降低房产占比,大幅度发展轻资产的委托管理项目,逐步减少重资产方面的投入。如今,开元和陈妙林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

  2013年,开元成功收购了德国法兰克福市的金郁金香酒店。“把从德国赚到的钱拿到杭州来投资,仅在萧山,我签约和管理的就有四家酒店。”陈妙林对家乡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像番薯藤往外延伸,但果仍然结在杭州。

  “生活在杭州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我不会移民,杭州是我的家,有钱总是愿意投资到家乡。”陈妙林说。

  杭商的“聪慧”与“务实”

  在陈妙林的办公室里,有一辆红黑相间的自行车。

  身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酒店掌门人”,陈妙林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爱好:骑行。

  今年5月,他成功挑战新藏线。25天单车骑行,从新疆到西藏,途经4500米以上的高原缺氧地带,穿越无人区,横穿草原雪域。陈妙林在骑行日记《6·13最后一站——转山》里写到,“今后还有什么艰难的路可以挑战?在中国,可能已经不多了。”

  骑行很艰苦,陈妙林觉得,人不受苦就不知道幸福。 “改革开放之后,我成了企业家,人生观、价值观和从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希望通过这些极限运动,锻炼自己吃苦忍耐、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 陈妙林坦言,创办企业的过程充满了坎坷、曲折和委屈,企业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骑行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有对企业家精神的领悟。他总结杭商身上普遍有的特点,那就是聪慧与务实。

  “有些人天资很聪明,但是不务实,容易好高骛远,有些人虽然很踏实,但聪慧不够。杭商却是一个把两者结合得很好的群体,马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非常聪明,又非常务实。再比如宗庆后,已经是快70岁的人了,每天7点就到办公室,不用助手,亲力亲为处理事务。”

  陈妙林书架上,放着翻旧的钱穆写的《国史大纲》,“我看的书很杂,现在每天花一小时阅读。”除此之外,尼尔·弗格森的《文明》、《帝国》,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曾国藩》全集等都陈列在书架上。

  “我每年还会出去骑行一次。”他依然饱含激情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