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刘焱 河北大学宣传部长部长刘焱

2018-0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90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更加明显,追求民主的愿望更加强烈,

    “90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更加明显,追求民主的愿望更加强烈,提高能力的想法更加迫切,成才需求更加多元。

    与此相应,“90后”青年的道德建构存在个性与社会化的统一、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内化和外化的统一的特点,这样的特点决定道德教育必须以知、情、意、行关系为指导,注重道德实践过程。几年来,河北大学通过文化渗透、德育答辩等举措,不断加强对青年道德实践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各位汇报:

    一、河北大学在引导青年道德实践上的主要做法

    一是强调文化引领,为青年道德实践营造高尚文化氛围

    大学的文化底蕴、人际环境、精神环境、生活环境构成了立体化的育人氛围,整合、优化的人文环境是大学生道德建构的文化生态。

    发掘文化底蕴,打造精神家园。学校以91年丰厚积淀凝练的独特人文底蕴为依托,涵养实事求是,笃学成行的学术精神;以专家论坛、院士讲坛为引领,传承优良学风,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活动为平台,浓郁小院文化;坚持二十年如一日推进“延安精神进校园”,用延安精神引领青年的道德实践,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李铁映同志的高度评价。2010年,河北大学被确定为全国教育系统首个“延安精神教育基地”。

    营造网络环境,丰富实践载体。学校着力打造“航标网”、“红色站线”等8个学生道德教育专题网站,与学院网站和班级微博一起构筑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完备体系。网站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灵活的形式和鲜活的主题,成为青年学生道德建构的新空间。“航标网”、“红色战线”双双被评为教育部“全国十佳思政类网站”,学校推出的“唱响红色主旋律,构建大学生网络精神家园”等两个项目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二是搭建实践平台,让志愿服务成为“90后”的时尚生活方式。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通过实践活动培育的志愿精神,是青年道德建构的核心内容。学校以寒暑假社会实践、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关老敬老和各类专项志愿服务为载体,搭建点、线、面结合的志愿服务平台,让青年学子在感受、体悟、服务、奉献中完成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

    每年组织100余支“三下乡”社会小分队,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参加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培育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多次被中宣部、教育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曾在张北震后建立了第一所账篷小学,连续十三年赴坝上支教十小分队,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学校连续7年向青海省共和县派驻研究生支教团。支教团不畏艰苦,无私奉献,赢得了民族地区群众的高度评价。

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以出色表现斩获了青海省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他们将10万元奖金,全部留给了对口支援学校。截至目前,河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为当地募得物资已达200万元;学校积极探索群体养老新机制,成立了全国首个“关心老一辈工作委员会”,志愿者根据“老一辈”的差异性需求,提供生活援助、心理帮扶、健康教育、文艺交流等专题服务。

同学们在与老教授的交流互动中,学有所用、学有所务,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河北大学有3万余名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全国注册志愿者逾万人,全球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国际反贪局联合合会第一次年会、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会议、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到处活跃着河北学子的身影。在世博会礼仪选拔活动中,河北大学生包揽河北赛区冠、亚、季军,一名学生获得全国总决赛亚军,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青春风采。2011年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保定,亲切慰问了正在客运中心进行志愿服务的河北大学青年志愿者。

    三是实施德育答辩,帮助毕业生凝练道德实践成果。

    2006年起,河北大学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推行“德育答辩”,以“大学、青春、人生”为主题,组织毕业生系统、真挚地回顾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和心路历程。他们通过全面总结成败得失,结合个人道德成长经历撰写德育论文。答辩过程中,同学真诚沟通,师生平等互动,共同探讨人生规划、理想信念和道德思想。制定今后的计划和目标,明确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这种经过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是探索滴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青年的精神品格。

    在认真分析青年学生,特别是“90后”学生思想特点、心理特质和行为特征,科学把握道德建设的接受规律,并借鉴国外“隐性德育”理论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滴灌式”思想教育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农业灌溉技术在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引申和拓展,强调共性策略与个性应对相呼应、点滴渗透与持久辐射相结合、资源集约与绩效评估相融通,工作进程潜移默化,教育成果润物无声。

    这一模式,既是对学校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更是新时期提升青年道德建设水平创新性探索。

    二、对进一步加强“90后”道德实践工作的思考。

    1、对“90后”群体品行的科学界定是促进他们道德实践的前提。

    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句话,“是的,我是踩着90年代的彩虹来到这个世界的,关于90后,更多的是批判,关于90后,更多的是轻蔑,关于90后,更多的是嘲笑。”但是,从陈红带着养父出嫁的孝举到张珊珊瞒父母捐髓救人的义举,从临漳县20秒拼死控车的“最美农民工”王俊旺到秦皇岛用热血诠释职责的最美铁警李博亚,一次又一次让我们为之感动和震撼。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群体的道德力量。所以,高扬“90后”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向善向上,无怨无悔的时代品格,既是这一群体自身道德实践的目标指向,也是政府、学校和媒体的共同责任。

    2、面对面的心灵沟通是引导“90后”青年道德实践的灯塔。

    青年学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是一个知行合一,循序渐进,情理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任何繁复的教育方式都不抵挡一次心与心的沟通。教育者的倾心付出,循循善诱,平等相待,因势利导才是提高“90后”道德实践水平和时效的第一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