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武夷山 武夷山風掀起香江海潮──武夷畫院張自生、邱允愛山水作品在香港展出

2018-0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武夷山風掀起香江海潮──武夷畫院張自生.邱允愛山水作品在香港展出 □本報記者林森 佳作亮相 香江矚目 <古橋春曉>生機盎然,橫亙崖間.凌云駕

武夷山風掀起香江海潮──武夷畫院張自生、邱允愛山水作品在香港展出 □本報記者林森 佳作亮相 香江矚目 《古橋春曉》生機盎然,橫亙崖間、凌云駕霧,古橋無所拘束,岩崖雖嶙峋卻難敵自然的神力﹔ 《曠野幽景》空靈寂寥,山道逶迤,茅舍相依,畫山難畫樹,卻見林木百態,隱入云層﹔ …… 在筆精墨妙中,在文心詩意里,陽春三月,來自福建南平武夷畫院張自生、邱允愛兩位畫家的60余幅山水佳作生動地與香港同胞直面。

此時的武夷山正是鶯飛草長時節,而相隔遙遠的香江在海風的吹拂下已是溫暖襲人。

比季節更熱情的是香港同胞。3月的第一個星期,香港《文匯報》、《大公報》等眾多知名媒體以較大篇幅滾動報道這一文化活動。媒體的多角度關注,文化界政界的高度重視,使為期10天的畫展在香港文壇上留下厚重一筆。

香港中央圖書館一號展廳迎來送往,有學校組織的幼稚學童,有拄杖而來的耄耋老人?有熱愛傳統文化的普通市民,有慧眼識金的藝朮人士。更有香港文化委員會、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文匯報社、香港中華文化總會領導親臨展館一睹畫作風采。

藝朮不是藝朮家的囊中私物,神奇的武夷山水,自然古趣的人文風貌,經藝朮之手客觀再現懸挂展廳,詩、書、印、款識和畫相高尚結合,在賞心悅目的同時更給汲汲營營為生活奔忙的香港都市人心田帶來甘露,啟人智蕊,怡人心神,大武夷山水就這樣無遮攔地遁入香港同胞內心深處。

兩位老畫家各展所長,傳統技法、現代技法達意暢神,虛寫實寫點線交織,畫家“小中寓大”的筆墨造化在展中激起了回聲,這種普遍精神正是藝朮個性生生滅滅然而始終存在的靈魂。

武夷山水在藝朮之手中升華了內涵,給廣大香港同胞以藝朮的震撼和沖擊。 山川空靈 催生藝朮 在享有“東方明珠”美譽的香港,舉辦武夷山水圖畫展,對閩北文化界來說是個精彩的高潮。

武夷畫派首次“出征”香江,喜獲成功,兩位畫家功不可沒。 現任武夷畫院院長的張自生,為全國美協會員,省美協副主席。熟悉張自生的人,常能從他的國畫山水中,感受到一種博大、深沉的藝朮力量和洒脫、曠達的人生胸懷。

他的畫路很廣,油畫、國畫、版畫、漆畫甚至剪紙皆得心應手。在他決意專攻國畫山水領域之后,博學又讓他駕馭自如。長久的觀察和揣摩,他迷戀上了武夷山特有的山水風貌。

陸機有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畫”,張自生將武夷風景納入胸中,又轉而跳出武夷地域性的禁錮,既不左顧右盼重復他人,也不戀戀不舍重復自己,他敏銳捕捉瞬息變幻的思緒,讓它凝成高傲的絕版。

正如他在一畫展前言中所述:“在反思傳統中求拓展,在拓展的奮力中走中國特色的繪畫道路,這是當代畫家的義務,盡管當今繪畫已進入多元化,但終究應該是民族的中國的。” 繪畫是一種情緒藝朮,藝朮滲透了情緒,就像玫瑰散發著香馨。

張自生筆下的山水正是他所思所想的真實寫照。其參展的作品皆為近期新作,經歷了人生數次由感而悟,他的技法更加成熟老到,既有民族傳統筆墨的功底,又有平面構成和西洋色彩的內涵,物象用粗筆深墨,大點染皴擦,畫面追求墨韻和筆趣,這不僅是形式,也貫通著某種精神上的氣韻,某種感情的恣肆。

猶如人們雖讀不通張旭的狂草,但他的墨跡留傳至今,那自由無拘、神采飛動的疾書狂舞,是何等地使人神迷。

與張自生現代山水畫相比較,武夷畫院副院長邱允愛老先生作品更具寫實和傳統。這位在六十年代就來到閩北的石獅人,長期生活在武夷山,并遍游祖國名山大川,覽自然之錦繡,得山水之靈氣,他的繪畫無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

他的山水畫,上溯宋代郭熙、夏王圭,又由元代王蒙等四家轉向清初石濤,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他繼古人入,從寫實出。邱允愛特別善于捕捉武夷山四季瞬息萬變的晴晦霧雨和色彩的顫動,善用墨法描繪物象展現武夷之秀美。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穩定之暇他力求變動,近期一些抒發性靈的佳作使邱老畫風更添空靈之氣,可見他對創新的准確把握。 談到現代山水畫,兩位畫家一致推崇山水巨匠黃賓虹。黃氏“不求修養之高,無以言境界”的名言推動著兩人的思考與實踐。

在閩北眾多畫家之中,兩人建樹頗丰,作品多次在全國性國畫作品展中入選和獲獎。其中張自生的作品還多次在海內外展出,系新世紀中國山水畫二百家之一。 文化載動 兩地和鳴 正是兩位畫家不凡的成績和功力,吸引了香港福建書畫研究會施子清先生和李大洲先生的共同注目。

2002年5月,風和日麗,武夷山迎來了黃金旅游期,文化活動也好戲連台,其中香港福建書畫研究會和武夷山聯合舉辦了兩地書畫展。

在百余件作品中,展現大武夷山水的武夷畫派畫作脫穎而出,獨樹一幟。尤其是武夷畫院張自生、邱允愛兩人作品風格獨特,他們對國畫藝朮獨到的見解和精辟的分析,讓既是書法家、詩人,又是香港企業家“三重身份”的施子青先生、李大洲先生贊嘆不已:“你們代表了武夷畫派水平。

”身為香港福建書畫研究會會長的施子青先生當即提出邀請兩位畫家到香江舉辦個人畫展,李大洲先生更是立馬表示包攬所有費用。

閩北的國畫受武夷山水啟迪,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兩位畫家心里明白,到香港辦畫展,可行,但不知對方真意如何,一時不敢貿然答應。 然而,比他們還要執迷武夷一方水土的施子青、李大洲先生不僅熱衷在閩北投資興業,更想讓悠久的大武夷文化傳香香港。

他們決心鐵定,并選擇了專門時間與兩位畫家面談畫展,他們坦言,目的只有一個──讓喜愛傳統文化的香港市民能夠欣賞到武夷畫派的佳作,加快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 經過斟酌,雙方一錘定音,約定羊年香江展館再會。

面對真誠和熱忱,張自生、邱允愛兩位畫家深感無以回報,但他們拿出了比任何一次畫展都認真的創作態度。畫展的成功驗証了他們長達半年的辛勤付出終有回應。 兩位畫家告訴記者,在香港他們收獲的不僅是鮮花和掌聲,更有香港同胞對文化的赤子丹心。

李大洲先生的出資行為不是單純的一次畫展贊助,身為書法家兼詩人的他,把推廣傳統文化更當作是一種責任。畫展期間,從場館布置,調節燈光,全部都是研究會會員自己動手,沒有聘請一個外界人員。

既是詩人又是書法家的施子清會長,全面策划了此次畫展,雖然工作繁忙,但依然親自到場,以一位藝朮家對藝朮的執著指導全程每一個細節,大到畫展宣傳,小到畫作挂放都十分重視,親歷親為,特別囑咐研究會秘書長蔡金章操辦場館設計和請柬印刷等大小事物,足以顯見他們對畫展的重視。

當張自生、邱允愛提出展后贈送5幅作品時,遭到李大洲先生等人的拒絕:“這樣會讓展覽變味的!”香港同胞對藝朮的無私奉獻讓閩北兩位畫家唏噓不已。

香港的傳統文化相對薄弱,缺乏承載厚重歷史感的文化底蘊。一座城市的最終繁榮不僅僅是經濟上的發展,也需要文化的催生。香港同胞在努力,只有加深、加強與祖國大陸文化交流,才能使香港更具一座現代大都市所必需的多元格局。

養育了閩北兒女的大武夷有著深厚的文化土壤,在蜚聲海內外的朱子文化光環下,有藝朮徜徉的廣闊空間,但經濟的不發達制約了文化的投入和發展,文化無法進行系列開發,更談不上長遠規划。

許多武夷文化“鎖在深閨人未識”,帶來的惡果往往是固步自封。 一方是渴望文化充實的香江,一方是急需弘揚藝朮文化的閩北,兩地在文化上的多次攜手,必然帶動兩地的共同繁榮。固步自封不是文化的明智選擇,交流和探討的意義往往超乎活動本身。

這就是文化的魅力所在,雖然無形但卻無限。深諳此理的兩位畫家,當他們向香港同胞介紹武夷山水之精華時,他們明白,他們的所言所行被賦予了深層的社會責任,那就是盡綿薄之力,助武夷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