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附院李铁山 青医附院名医荟萃帮市民解除脑血管疾病危险

2018-03-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仁亮: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现任山东省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仁亮: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室副主任。现任山东省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专家。荣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1项。2003年荣获第四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勇:长期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预防和介入治疗,2001~2002年在北京专门学习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和支架成形术,2002年率先在省内开展脑血管病的支架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4年首批通过全国"卫生部神经介入治疗规范化培训"。现已独立完成脑血管支架成形术上百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青医附院康复科主任李铁山:科室主任,主任医师。主要专业方向是神经康复和疼痛康复,在肉毒毒素治疗肢体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偏头痛、各种类型肌肉骨骼疼痛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声望。在超声肌骨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方面、红外热成像辅助疼痛可视化诊疗方面经验丰富。

近日,李大娘冒着高温去市场买菜时,突发脑梗塞摔倒在地上,幸亏遇到邻居拨打120将她送到了医院。据了解,连日来的高温酷暑天气,因突发脑梗塞被送往医院急救的患者增多。青医附院神经内科的赵仁亮主任提醒大家,夏季天气炎热脑梗塞高发,老年人及体弱者尤其应该多加注意,不要忽视一些轻微的,甚至一过性的脑梗塞症状,并应注意控制脑梗塞患病的危险因素。

气温高失水多,脑梗夏季易多发

“夏季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防范脑梗塞的发生”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仁亮表示,由于天气炎热,人体排汗多,体内水分散失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体内水分本身就比年轻人少,加上生理反应较为迟钝,从而造成血液浓缩,甚至"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促使脑梗塞的发生。

同时,高温天气下气压低、空气湿度小,容易让人发生神经功能紊乱,出现性情不稳,烦躁易怒,容易诱使血压升高。中老年人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则更加大了脑梗塞的患病风险。

“建议老年人夏季适当开空调解暑,如果怕凉怕吹可以调高温度。”赵仁亮表示,老年人体质比较虚弱,对高温不大敏感,但对高温的适应力差,如果遇到中暑的情况更有可能导致脑梗塞的发生。因此,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另外,据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勇介绍,夏天也是肠道感染的多发季节。使用消毒不彻底的餐具或食用变质或被污染的食品容易引起腹泻,对于体弱的老人,腹泻同样也会增加脑梗塞的危险。

早期症状不容忽视,症状缓解之后还须就医

七十多岁的张大爷在家中看电视的过程中,突然左半身僵住不能动了,过了几分钟后,感觉好像又好了。张大爷的家人不放心,陪着他来到医院。经诊断之后发现是急性脑梗塞,幸亏在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据了解,青医附院神经内科配备有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彩色经颅彩色多普勒、动态脑电图及常规脑电图等先进仪器设备。由于配套有颅脑CT、全脑血管DSA及心脏彩超等大型检查设备,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对重症肌无力和神经免疫疾病、癫痫病、变性病、对神经系统常见的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及言语不清等均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轻微的、甚至是一过性的症状都不应该忽视,一定要及时就诊咨询或治疗。”赵仁亮表示,脑梗塞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具体包括一般治疗和特殊治疗两大部分。一般治疗主要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和预防治疗并发症。其中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启动规范化二级预防措施为重要内容。

1.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劝阻病人戒烟限酒,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和预防再发的重要性。2.规范化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药物治疗。而特殊治疗则主要包括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治疗、神经病保护剂、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抓住黄金救治时间,化解脑梗危险因素

脑梗塞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对于脑梗塞患者,早发现早救治急救十分重要,脑梗塞一旦发病,一定要抓住最佳的救治时间进行紧急处置。”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仁亮表示,只要做好以下方面,不少危险因素均可以有效化解:

识别脑梗塞的预兆,尽快送医治疗

赵仁亮表示,一旦注意到病人有脑中风发作的可能,请赶快将其送到有神经内科和脑外科的医院,以便接受规范化救治。“一定要将病情准确地转告医生,何时发病,是否头痛呕吐,是否有手脚麻痹、语言障碍,有无受伤,意识情况如何等等。脑梗塞急性期常会有恶化现象,即使初发时症状轻微,也一定要尽快就医。”赵仁亮强调说。

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

“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将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同时把患者衣领和腰带松开,以减少身体的束缚所造成的血压变化及病情恶化。”赵仁亮表示,如果患者有呕吐或有想要吐的样子,务必让患者侧躺,以避免呕吐物误入气道,造成气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

如果病人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不要过度慌张和忙乱,不然会使病人感到大祸临头,造成血压、心率及呼吸等生命指征的不稳定。

密切注意昏迷患者的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已经不省人事,要特别注意其呼吸是否平顺。如果患者要很用力而且很辛苦地呼吸或是呼吸时会发出明显的声音,可以用枕头或折叠的毛巾垫在脖子和肩膀之下,让头向后倾,同时下巴向上挺起。这样可以减少舌头和咽头肌肉松弛所造成的气道阻塞,从而保持呼吸顺畅。”赵仁亮解释说。

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让脑梗患者得到规范化科学治疗

据赵仁亮介绍,脑梗塞的治疗原则是:争取超早期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小时内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对应针对性治疗,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及护理部分等多个科室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除了药物治疗的干预外,血管支架成形术为代表的介入治疗已成为青医附院神经内科有效预防并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手段,使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据了解,青医附院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率先在山东省开展了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所谓介入治疗就是把一根细细的管子,通过专门的仪器导引直接送到即将堵塞的脑血管部位,通过注射药物或者机械扩张,把严重狭窄的管腔打开,恢复血流,帮助濒临死亡的脑组织恢复功能,从而避免病人落下终生残疾。

据张勇介绍,2001年,青医附院进行了全省第一例脑血管的支架植入,用一个柔软金属管开通即将闭塞的脑血管,从而避免了病人的脑梗死的发生。经过十余年的积累,该院已经累计为上千名患者进行了手术,随着器械的不断改进,不但可以进行溶栓、支架手术,还可以用特殊的器械把刚刚形成的血栓从脑血管中取出来,从而在发生脑梗死的最后关头阻止它,从而避免病人的残疾。

在科室各位专家的努力下,科室开展了包括颈动脉支架、椎动脉开口支架、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颅内段、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支架血管成形术等,数百例具有一定难度的支架形成术。手术质量和数量均居山东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目前正在申请加入WingSpan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亚洲多中心研究。

通过借鉴国内外大的医疗中心的工作经验,青医附院神经内科制定了一整套术前评估系统:如通过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颈部B超、CTA及MRA等无创手段,对脑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程度以及未来发病的危险性,使患者的治疗措施更加具体化和个体化,青医附院神经内科也被评选为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

康复科:循序渐进的治疗让脑梗患者有计划地康复

据青医附院康复科主任李铁山介绍,脑梗塞的康复治疗有PT(物理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ST、康复工程等。需要注意的是越早介入康复训练,病人各项功能恢复得相对就会越好。据了解,在脑梗塞的康复治疗方面,青医附院康复医学二科有其独到之处。

该科室目前包括神经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疼痛康复、骨科康复和祖国传统医学康复等专业。是该院康复与理疗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几年来,在全体同事的努力打拼下,巩固了原有的神经康复优势地位,开创了该院骨科康复、疼痛康复和运动损伤康复专业。

李铁山表示,脑梗塞康复的最佳期是发病的头三个月,半年后将达到一个平台期。康复的第一步是让病人能够站起来走路,对早期卧床不起的病人,需要由家人对其瘫痪肢体进行按摩,预防肌肉萎缩,对大小关节作屈伸膝、屈伸肘,弯伸手指等被动运动,避免关节僵硬。稍能活动的病人可在他人搀扶下坐在凳椅上做提腿、伸膝和扶物站立等活动,以防止心血管机能减退。

李铁山表示,脑梗塞的康复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坐位、起立、站立平衡、步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逐步加大强度,为重新恢复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脑梗患者上肢的锻炼,主要是训练两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如自己梳头、穿衣、解纽扣、打算盘、写字、洗脸等,以及参加打乒乓球,拍皮球等活动,逐渐达到日常生活能够自理。

在进行脑梗塞的康复训练方法的同时应坚持可靠的药物防治,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应鼓励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外,陪护家属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厌烦灰心,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大多数脑梗塞病人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