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

2018-03-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书翻得很快,略带流氓气息又很贫的文字从来都不会让人舍得掩卷琢磨,那种感觉就像在看商业片--作者写得淋漓,读者读得淋漓,两者狼狈为奸就成了现在

书翻得很快,略带流氓气息又很贫的文字从来都不会让人舍得掩卷琢磨,那种感觉就像在看商业片——作者写得淋漓,读者读得淋漓,两者狼狈为奸就成了现在的文字市场。人都说深刻的不一定是好的,我现在琢磨着不深刻的是不是一定是不好的,文笔再好只是皮囊,没了魂就像书中对女子的评价——空有“形态”,没有“态度”。我一直不明白,像冯唐这样品阅过这么多是非的人,为什么会用这样一种定位做人、做事、做文章。倘若我今生有幸能留下几段文字,我更希望别人这么评价——“能看”,而不是像我周围人评价冯唐的一样——“有意思,作者老流氓了。”书里面也用过杜甫的话“文章憎命达”,做文字不能迎合读者,更不能迎合自己。我能想象出冯唐写这本书的时候天马行空、舒服的很,肯定比路遥老师写《平凡的世界》舒服多了。

冯唐才华横溢,这一点毫无疑问。撇开他大半本的“文化太复杂”、“现实太疲惫”与“北京太性感”,剩下的文字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尽管剩下的也确实不多。打从看到他还能吟出“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我就觉得这个人靠谱——甭管他是为了追班花还是为了骗钱花,这至少证明他文艺过,而且文艺得很有深度,这种文艺的后遗症就是文学修养。这集中体现在当满大街中国人骂人都用“F**k”的时候,你还能想起来一句“母之,诚彼娘之非悦哉”。看冯唐的文字舒服,一看就是多少本书堆出来的文笔,同样一件事,从他笔下写出来就不一样,如同苏东坡的文章“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同样是情色小电影,瞧瞧人家那描写“白玉一样的美人下颌微微仰起,双目紧闭成两条弯弯的曲线,漆黑的长长的鬓角渗出细小的汗珠,些许散乱的发丝被汗珠粘在潮红的两腮”,有些文字,尽管不和谐,但是读了不得不承认的确很美。

书里有一段是说冯唐他想趁年轻看完《二十四史》,这是我这大半年来听到的关于传统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话——这才是文化积淀!学校隔三差五组织党员看讲座,看来看去都是《弟子规》,敢情古人几千年就孕育出这么个东西,书店上架还得放成功学的柜子上。学问不是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谨信”就能做到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适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说要煲出个“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学以致用”。我之前看《战国策》,感觉就像在看两块五一本的《故事会》,到后来有时遇到个什么事,会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书里有写过这么一段,该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写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总结好码成字了,这是单说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诗词,什么人啊、情啊、景啊也就没跑了。周国平在《经典的理由》里面说:“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了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

《活着活着就老了》另一个特点是推荐了不少书,或者作为一本不错的好书推荐榜来说评价冗长了点。一本书看出了不少共鸣,比如我和冯唐都讨厌《兄弟》,比如我们都喜欢小品文(这里冯唐写的真好“小品文是东直门的香辣蟹、麻辣小龙虾,是《五更转》、《十八摸》,是苏小小不让摸的小手,是董小宛不让上的小床。”),又比如我们都想看原版作品。不是说删节不删节的事,是指是不是翻译再创作。在这一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冯唐能看懂英文原版,我连个文言文都看得七荤八素。这事儿很闹心,我不知道《挪威的森林》是好在林少华还是村上春树,或者说它远比(没有)我看到的版本好。有时候我想,这辈子先学好日语看完《枕草子》、《失乐园》,再巩固英语看看《尤利西斯》、《北回归线》和菲茨杰拉德,法语的话有普鲁斯特,德语有卡夫卡,韩语,就算了……算下来任重而道远,愁人。好在我爸劝我说他年青那会也有这么段时间特文艺,原著可劲儿看,后来有了柴米油盐也就不问津了。

我把书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摘了下来,写的是冯唐学妇科那会儿,一个专心科学的同事成天呆实验室——“他一边用一千毫升的烧杯煮方便面,一边小声唠叨:‘对门模拟高血压的狗也快被处理了,又要有肉吃了。’他抱着烧杯吃方便面,笑着对我说:‘暖和得像我老婆的手。’”我希望能做人做得这么淡然而又有人情味,面对物质,有勇气说出一句——我们已经很满足,再多已是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