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乡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本教材的探索

2018-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根据省教育厅通知,从9月1曰起,泉州所有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将分三级:国家.地方与学校,由此,许多小学的课堂上将增加一本校本教材.所谓校本教材,

根据省教育厅通知,从9月1曰起,泉州所有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将分三级:国家、地方与学校,由此,许多小学的课堂上将增加一本校本教材。所谓校本教材,就是以校为本,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校园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组织教师编写的教材,校本教材就是学校课程的重要工具。

校本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补充教学内容使其丰富多元;从另一个角度讲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知识特长。在众多的校本教材中,带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在普及乡土文化的同时,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而能够理解、热爱乡土文化,最终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达到弘扬保护地方文化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乡土文化 闽南 校本教材 中小学

一、 闽南乡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一)闽南乡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随着新型教学思想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变化,由原来相对单一的内容逐渐向多元化知识发展,教学思想侧重于知识的兼容性与拓展性。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多学校在教学的同时开发课本之外的学习内容,编辑整理校本教材,将这些知识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校本教材既不能取代课本也不能是一个孤立存在的课程内容,校本教材应该紧密联系课本,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的补充,通过教学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校本教材的出现可以填补教学内容上的空白并且具有灵活性与知识的多样性,在众多的校本教材中,关于乡土文化的教材内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必不可少。乡土内容教材是地方文化艺术与人文特征的再现,深入挖掘整理乡土文化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是传播、弘扬、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间文化像野花一样开遍田野山川,我们对它却完全心里没数。”著名作家冯骥才说,“但是这些漫山遍野的花儿正在凋谢与失散!”他说:“民间文化的生命规律本来就是自生自灭的。它是口传心授的。如果他没了传人,或者他的子女到城里打工去了,就会立刻中断、断绝。

就像瞎子阿炳一样,他有200多支曲子,但现在记录下来的却只有几首,其他全部被阿炳带走了。”这并非耸人听闻,“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每一分钟都有大量的、迷人的、灿烂的民间文化无声无息地死去。”冯骥才的话总结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种无奈。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曾经充满感情地说:“对于人民大众创造的民族民间文化,我个人常怀敬畏之心。这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我们应当爱护它,崇敬它,保护它,发扬它。今天我们的社会发展越快,我们越不能忘记‘回家’的路。”(注1.)

保护民间文化如果仅仅有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性和紧迫感,而没有包括教育部门,特别是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通过学校——这个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巨大作用,感受民间文化深厚的底蕴,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起学生自觉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是连接海峡两岸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2007年6月9日文化部命名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因材,在校本教学中编写与讲授闽南文化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其实在民国期间,闽南的小学已经开始闽南文化教育。在泉州发现的一卷民国时期的童子尺牍《新撰童子尺牍》,这是一卷32开的石印线装书。是一种专供闽南国民学校用的教材,阅读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因为内容丰富,也可作为其他社会学科的辅助教材。

该教材采用文言文体,繁体字,由一篇篇的书信构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语言通俗。对泉州文史有一定研究的蔡先生认为,这卷书可能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早的闽南文化教育教材。这卷童子尺牍不但见证了泉州地方特产的繁荣史,而且也表明民国时期对本土教育十分重视。

蔡先生认为,目前不少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本土一问三不知,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重拾民国时期的这个传统,抓好本土教育,让泉州人从小就了解泉州的地方特色,这样才有利于泉州文化代代相传。(注2.)

2008年4月7 日泉州市教育局印发《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逐步推行这一活动。(注3.)

厦门市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创会会长方友义认为,闽南文化成为学校课程有四个必要:

第一,学生学习闽南文化教材,可以领略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抵制崇洋媚外的不良风气。第二,闽南产生过许多伟人、名人,如郑成功、陈嘉庚、陈化成等,学生学习乡土教材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三,现在会讲好闽南话的年轻人不多,一些闽南语主持人说的闽南话都不准确。

闽南文化内容丰富,学生只有懂闽南话,才懂得欣赏当地戏曲,以利于发扬光大。第四,它对统一祖国有现实意义。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传过去的支流。我们只有让年轻人懂得闽南话,加强与台湾同胞联系,才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同。(注4.)

(二)闽南乡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本教材的意义

泉州的乡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牵系着六百万海内外泉州人的乡情乡谊,是凝聚泉州人情感、智慧和力量的坚实纽带。乡音是当地文化最直观的体现,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和特殊的文化价值,它蕴含着最丰富的地方文化,显示着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的只有通过当地方言才能准确无误地传递出来。方言是历史留给每个人的珍贵遗产,是本土文化积累之后注入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信息。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方言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懂得方言的内涵,懂得方言的美,更能培育孩子们对家乡的深情,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理想。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也应该加大民族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切身认识到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之美。

校本课程是学校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了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学校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适应具体学校和小区环境,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校本课程给了学校充分的空间,把当地有关人文的社会资源与校本课程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凸现学校自身特色,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校本课程作为各实验校校本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体现了其特有的优势。

第一,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课程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得到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不论是本地籍的学生,还是外来子弟,他们都能够通过学习得益。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自主开发这一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第二,吸引教师群体的广泛参与。实验学校的老师大部分土生土长,都受过地方文化的熏陶与感染,都具有强热的家乡情结,课程开发的参与度、热情度、自觉性高,确保了课程顺利地开发与实施。许多学校的语文老师、品德与社会老师、艺术老师也投入到课程的开发活动中来。

第三,调动社区因素,丰富校本课程资源。各校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现场课程资源,如东石第二中心小学、崇德小学、可幕中心小学等充分发挥社区南音社团的作用,给传统童谣配上南音小调;西边小学利用社区小品(戏仔)剧团的作用,把童谣编成小品(戏仔)表演,增强了童谣的感染力,丰富了表现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实验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不断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崇德小学开辟闽南语报道专刊、成立兴趣小组、学习互助小组,修建“乡音大看台”,凸显办学特色, 为课程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和校长自我更新提供了机会,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为教师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平台。教师是课程开发的本身,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知识。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逐步加强了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意识,增强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加快专业发展的进程,提高了课程的实施和教学质量。教师还编写了新童谣,谱写新曲,丰富了课程,也丰富了自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老师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教学形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在普通话成为法定教学语言之时,方言教学就显得格外新鲜,二者学习没有矛盾并且可以互补共荣。闽南方言里也有着民族文化的历史,保留了比较多的古汉语。在校本的开发中,增加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有关知识,主要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学生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有关知识

方言是古代汉语经过历史岁月流传下来的,保留着丰富的古代汉语的信息。例如:语音方面,闽南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比较小,保留了比较多的古汉语。杜牧《乌江亭》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七绝,用普通话读来,没有一句是押韵的,但用闽南方言诵读就押韵了。构词方面,闽南语保留了如“鼎”、“箸”、“厝”等单音节词。词意方面,闽南语的“走”、“行”与古汉语是一致的,而普通话则是“跑”、“走”。学生了解这些对将来学习理解文言文是有一定帮助的。

(2).有利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方言是汉语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解读丰富的中华文化的钥匙。有专家说过,北方作家比较口语化;南方作家则书面词汇较多。相对地,南方学生的语文平均考分也高一些。

例如:普通话的“小心”与闽南语的“细腻”、“斟酌”义同,普通话“一点儿”与闽南语的“淡薄” 义同,这些方言学习是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促进词汇的积累。乡土文化课程中设置了普通话、闽南语对对碰,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方言的同时,更好地学习普通话,通过认识两者之间的对应规律,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泉州的外来工越来越多,很多学校的外来工子弟已超过学校总生数的一半,许多外来工子女将在泉州扎根,成为新一代的泉州人。如何让这些外来子弟很快地融入到泉州,并激起他们对闽南乡土文化的热爱,是学校的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家长迫切的愿望。

学校教育是孩子在社会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方言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人们思维的多样化,进而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只要有相应语言环境,儿童可以很容易地学会两种甚至三种语言。校本课程无疑满足外来子弟学习闽南方言,了解当地文化的需求。

许多实验学校就如何帮助他们学习方言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异地学生通过互相学习交流,加强了沟通,促进了互相了解,增进异地学生之间的融合。(注5.)

二、关于闽南乡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本教材的实施建议(以泉州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方案,全面实施。各学校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建立活动机制,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有关闽南文化知识,明确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意义,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全面部署,保证“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

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保护和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各地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信息网络、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简报、学习园地等宣传阵地,加强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宣传力度。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闽南文化展示馆、闽南文化知识走廊,发动学生家长、社区老人会和关工委、民间艺术团体和民间艺人传授和宣传闽南文化知识,努力营造社会、学校、家庭都来关心重视闽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良好氛围

(1)、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要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在幼儿园开设闽南童谣和闽南游艺教学;在小学开设传统艺术、传统技艺等课程;在初、高中扩大开设闽南民俗、乡土文化等课程。

各地要根据当地闽南文化资源,从闽南民系与文化、闽南方言、闽南民俗、闽南名胜、闽南建筑、闽南先贤、闽南民间戏曲、闽南民间信仰等方面,邀请相关人员编写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教材要力求思想积极健康,语言简明平实、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学生阅读和学习。

市教科所可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编印《泉州闽南文化校本系列教材》,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丰富多彩的闽南传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闽南的情感。

(2)、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各地学校要提倡课堂讲普通话,课外讲闽南话;组织学生开展闽南语互帮互学活动,帮助外来学生学习闽南语,让他们尽快融入闽南,融入泉州。

在学科教学中要有机渗透闽南文化的传承,结合语文课让学生适当了解、学习闽南方言;艺术课让学生了解、欣赏南音、南戏;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对当地闽南名胜、建筑、民间信仰等的调查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从“中华·闽南文化网”等网站获取闽南文化知识;通过体育课让学生适当了解、学习南拳。

闽南文化具有深厚的内涵,各地民间中蕴藏着丰富的闽南文化资源,各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要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要结合少先队活动或主题班会,举行闽南童谣说唱会、闽南文化知识竞赛、闽南语演讲比赛、闽南文化学习心得交流会等活动;也可以聘请社会上对南音、南戏、南拳等闽南文化知识有一定研究的人士作为校外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与当地群众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活动,领略闽南传统文化艺术的风采和价值。

各县(市、区)教育局可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每学年或每两年举办一次“闽南文化进校园” 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从中了解各校开展活动的情况,也为各校提供交流平台,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注6.)

三、当前泉州各地乡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

福建省泉州市的乡土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近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拍胸舞等多项在当地广泛流传的民间绝活入选。泉州市为此开展了“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精心选择了适合不同学校的具体表现形式,分别组建表演队、开发乡土文化教学课件、开发校本课程,项目包括唆罗连、南音、火鼎公婆等。

如今,当不少地方的同龄人还沉迷于网络游戏、卡通漫画时,泉州的青少年却陶醉在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之中。

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总结,不断完善“闽南文化溢校园”的推进模式。第一,引领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工厂,参观陶瓷博物馆等,了解德化陶瓷产业的过去、现在、将来,从实践中提升情感体验;第二,定课时、定教师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泉州篇”的乡土文化,并向泉州外延伸,拓展闽南文化的时空;第三,创新学校特色教育的精加工,丰富南音社、泥塑吧、书画室、跆拳道、科技等特色活动内容,创造性开展工作,为闽南文化添姿;第四,在学好国语的同时说好母语―――闽南语,让其成为课外的一个亮点,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举办各种“闽南文化”活动;第五,从细微之处引导学生做一个心态平和、积极乐观、富有正义感、勇于向上的闽南人,以“学会感恩,承担责任”为中心,扎实开展主题活动,让师生懂得感恩、报恩,懂得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为闽南文化增色;第六,向长者、从网上多种形式不断收集与积累闽南文化,并与身边的人共享,提升闽南文化的完整性与互补性。

(注7.)

在青阳象山小学,360多个学生几乎个个都会唱高甲戏,学校不仅有整套的高甲戏设备,有自己的高甲戏团,甚至,高甲戏还作为课本教材纳入学生选修课程。据象山小学校长杨焕然介绍,在象山,自古就有唱高甲戏的习俗,当地至今还有多个高甲戏剧团,经常参加省市各种演出,许多学生家庭本身就是高甲戏世家。有趣的是,陈埭、东石一带每到暑假,村里的老人会都会免费招收一些学生,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学习到传统南曲乐器的演奏技巧。

和大多数学校一样,西隅中心小学开展南音教育最初也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南音实验班”。实验班每周都有两节南音课,同时穿插着传统的音乐课教学。除了实验班以外,愿意学习南音且音色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利用每周三下午的两节课加入学校的兴趣班学习。

早在1990年,泉州市就将南音教学正式引进中小学课堂,由泉州市教育局和泉州市文化局联合编辑了一本南音集,入选一些通俗平易的传统南音散曲,为南音进中小学课堂奠定了基础。同年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也是为了推动南音进课堂活动。到现在,持续了十几年的全市中小学生南音比赛已经成为检验南音教学的一面镜子,而且赛事的客观、公正和高水准也赢得了海内外南音票友的一致好评。

9月初,在泉州十五中的新生入学集训上,一群男生正兴高采烈地参加“军训”,虽然大汗淋漓,但学生们似乎对这样的集训方式很感兴趣,个个兴致勃勃地手舞足蹈。原来,这是初一和高一两个年段的新生在训练“拍胸舞”。泉州十五中的车思超副***告诉记者,拍胸舞流传于鲤城区的浮桥王宫、江南亭店、上村等社区,被称为“闽南迪斯科”,以诙谐的表演深受大家喜爱。

由于十五中地处浮桥片区,而这一带的民间节曰经常会表演拍胸舞,所以,学校早在4年前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拍胸舞,一般每年挑选六七十名男学生组成舞蹈队,参加民间以及=组织的一些节曰活动表演。

几年下来,学校拍胸舞舞蹈队深受社会各界以及学生家长、学生的喜欢,也成了学校的一张“特色名片”。 (注8.)

同样被誉为古乐戏剧的“活化石”,在泉港区流行广泛的北管,与南音并称“姐妹花”。今年4月,泉港北管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项目,下半年开始,北管课程将有望进入泉港区中小学生课堂。

为了在全区推广北管教学,泉港还将组织全区音乐骨干教师培训。一方面在加大抢救保护北管文化的力度,另一方面,着手筹建北管协会。目前,泉港区庄重文实验小学等5所小学已设立北管培训基地,请民间北管老艺人、音乐教师为学生授课。(注9.)

惠安第三实验小学实施长短课时制,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活动课开设“国学”课程,一到五年段分别开设《三字经》、《唐诗》、《增广贤文》、《宋词》、《论语》;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开设我校教研室开发的《民俗风情》、《方言文化》、《地方文艺》、《民间传说》“民俗”校本课程。(注10.)

在教材编写方面,晋江实验小学、晋江灵水中心小学、东石第二中心小学及安海养正中心小学合作开发的《乡音》正是一本教小学生说闽南语的课本。本土的方言童谣读物——《泉州方言童谣》这本省内首见的儿童方言读本是由晋江实验小学编写,并在该校试点。(注11.)

综上所述,带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乡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本教材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它可以发展和传承闽南文化,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从而能够理解、热爱乡土文化,最终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达到弘扬保护地方文化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