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松有声 陈应松为底层发声

2017-08-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19日下午,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陈应松来青签售他近年推出的<所谓故乡><灵魂是囚不住的>等作品.对于青岛,陈应松

8月19日下午,曾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陈应松来青签售他近年推出的《所谓故乡》《灵魂是囚不住的》等作品。对于青岛,陈应松颇有好感,他6年前曾凭《太平狗》获得中国小说学会奖颁发的4万元奖金,当天签售前他还特意感谢了作为那次活动承办方的半岛都市报社。

多年来陈应松一直坚持底层文学的写作,关注乡村现实和农民命运,很多人觉得深入偏远乡村行走、采风是辛苦的事儿,但陈应松说他是幸福的,“我喜欢城市以外的所有地方,我觉得城市是不真实和枯燥的,人应是属于泥土的。”

缘系青岛:在这拿过小说学会奖

在当天的签售会上,陈应松首先谈到了跟青岛的缘分:“6年以前,我的《太平狗》在青岛获得了中国小说学会第二届学会奖,拿了4万元的奖金,得感谢承办方《半岛都市报》。”时隔6年,再次来到青岛,陈应松感觉这里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我都认不出来了,奥帆中心真是漂亮啊,我也走过不少地方,但在我眼里青岛是中国最漂亮的城市,没有之一,这里有情调、有魅力,大海赋予了这个城市浪漫的气息,而浪漫又孕育了文学和一批优秀的读者,所以我很高兴能来到这里。

市新华书店企划部经理崔立群表示,现在作家泛滥,什么样的都有,书店希望多举办像陈应松这样重量级的纯文学作家的签售和交流活动。而青岛市作协副主席叶帆追忆,青岛作家群与湖北作家群一直有着密切的交往,徐迟、方方等都曾受邀来青,陈应松目前担任湖北省文学院院长,而青岛也将成立文学院,接下来两地作家将开展更频繁的互动。

乡土写作:喜欢城市以外的地方

“神农架系列小说”是使陈应松蜚声文坛的作品,2000年已人到中年的陈应松主动要求在神农架挂职,在随后的几年中,他用极富个性的语言重塑神农架,创造了一个神奇诱人、充满梦幻的艺术世界,被称为中国当代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他也凭借其中的中篇小说《松鸦为什么鸣叫》获得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随后,陈应松还曾到荆州等地挂职,始终坚持亲近乡土和农民。

当被问及常年在偏远的乡村行走、采访是否感觉辛苦时,陈应松说:“我从来没有痛苦感,反而感觉非常幸福,这可能跟我的成长经历和性格有关,我本来就是出生在农村的孩子,而且这么多年待在城市里,我已经厌倦了,城市是不真实和枯燥的。”陈应松认为人是属于泥土的,需要水、土等自然元素的滋养,“我喜欢城市以外的所有地方,即使是不写作,我也会到乡村行走。”

这么多年来,陈应松始终坚持对乡村现实和农民命运的关注,坚持现实题材的创作,“这也无关什么作家的使命感,我只是骨子里就一直比较关注现实,这几年底层文学写作开始越来越热,这是种好现象。”虽然多数时间生活在乡村,但陈应松前几年开博客,现在又玩微博,对各种时兴的交流方式都不拒绝:“在微博上跟很多朋友交流起来都非常方便。”

稿酬大涨:中篇小说收入多四倍

纵观陈应松的创作历程,会发现其作品以中篇小说为主,“我在2009年推出过《猎人峰》等两部长篇小说,这三年来就一直在写中篇”,陈应松说他年轻的时候可以10天写一篇中篇小说,而现在一年也就是写两三篇,“年纪越大下笔越慎重,我希望慢工出细活。”

陈应松偶尔也会写电影剧本,日前他编剧的公益电影《拐杖老师》已开机拍摄,主人公以湖北恩施巴东山区“拐杖教师”谭定才强忍病痛、28载坚守讲台的感人事迹为原型,陈应松说:“说白了是命题作文,非我所愿,但还是希望能写好点,希望能在主旋律上退半步,考虑到观众的口味,能在文艺片上进半步,对人情、人性都有比较深入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