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伟故意放红军 大地为证|红军长征能胜利是因为蒋介石故意“放水”吗?

2017-08-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传言:长征胜利是因为蒋介石故意"放水"?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在其口述自传中就说:"当时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

一、传言:长征胜利是因为蒋介石故意“放水”?

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在其口述自传中就说:“当时与其说是没有包围成功而被中共突围,不如说是我们放水。”其目的,是为了让“中央的力量在那个时候第一次正式进入到西南地区”——因为蒋介石已预见到:“日本早晚会侵略我们,到那个时候,我们要建立大后方,要及时让下江的工业往西南转移。”蒋纬国还称:“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战略,我们随着共军进入云贵川,使中国达成真正的统一。”

理由2:如果蒋介石故意“放水”红军去西南,红军又怎会在湘江一战中损失过半?

事实:中央红军突围后不久,蒋介石便在日记中勉励自己:“不可错过剿匪成功之大好机会。”并不断调兵遣将,严令追堵,企图用多道封锁线剿灭红军,“务歼灭窜匪于湘水以东”“阻其入黔”。据国民党军追堵红军长征档案史料证实,为阻止红军“西窜”,蒋介石还曾颁发过“剿匪计划大纲”,明确要求各军“期于湘水以东地区,将匪扑灭”,如计划失败,则应防止“该匪能长驱入黔、会合川匪及蔓延湘西,与贺萧合股”。这一时期,他最担心中央红军沿红六军团西征故道,经黔东北上,与湘西二、六军团或川北红四方面军会合,因此企图在湘桂黔边予以全歼,不让其进入贵州。

理由4:“释放共产国际联络员换回蒋经国”的建议都被蒋介石回绝了,他又怎么可能因此放弃剿灭中共的大好机会呢?

事实:1934年7月7日,蒋介石曾在日记中明确表示:“非消灭赣匪,不能与俄谈话。”此种必欲除之而后快之语,足见其反共决心。况且,当宋庆龄于1931年建议释放共产国际联络员牛兰夫妇以遣返蒋经国时,蒋介石都坚决回绝:“余宁使经儿不还,或任被苏俄残杀,决不愿以害国之罪犯而换我亲子也。”

四川军阀邓锡侯曾对部下面授机宜:“追击部队应与共军保持一日距离,既不失共军行踪,也不认真追击,放放空枪空炮,只要能上报就算了事。”

时任川军第三师副团长的奉伯常也回忆:“在尾追途中,红军停我停,等红军走了又才前进。每日侦询土人和因伤病散失的红军,了解中央红军走向,上报应付蒋中央。”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蒋介石本人不曾“放水”,但各地方实力派则确实屡屡敷衍。

2、国民党部队士气低落,缺乏战斗力

国民党中央军在红军飘忽无常、行动迅猛的打击下,几乎是兵无斗志。这从蒋介石的一些史料中可以窥得一斑。

特别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开始领导红军,随机应变,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走出了一步步好棋。红军充分发扬运动战的优长,在广阔的战场上声东击西,忽南忽北,不断调动和迷惑敌人,先后四渡赤水,并乘虚南渡乌江,跳出了优势敌军的包围圈。接着,威逼贵阳,分兵黔东,进军云南,巧渡金沙江,粉碎了敌人彻底消灭红军的企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在长征中,红军战士浴血拼搏,顽强战斗。红一方面军在突围渡过湘江后,86800余人的部队共折损52500余人(刘伯承称“折损过半”)。殿后部队红五军团34师未能过江,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被俘后,敌人将其放入担架邀功请赏,陈扯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这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雪山——川康边界的夹金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总之,国民党追剿失败、红军长征胜利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所谓蒋介石“放水”说纯属臆测,与事实相去甚远。或许蒋介石的某些决策在客观上有利于红军突围,但至少其主观上从未有意“放水”。说长征胜利是因为蒋介石“放水”,不仅是往长征伟大壮举上泼污水,也是往长征中牺牲的烈士身上泼污水,更是向人民军队泼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