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一入候门不自由 《陈布雷:一入侯门不自由》阅读附答案

2018-04-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布雷一反常态地在屋中踱步,全然不顾地板上散落的纸团和戳断的笔头."你不懂,你不懂,叫我全部编造,怎么写得出?"他冲前来奉劝的妻子大吼.这是

陈布雷一反常态地在屋中踱步,全然不顾地板上散落的纸团和戳断的笔头。“你不懂,你不懂,叫我全部编造,怎么写得出?”他冲前来奉劝的妻子大吼。

这是“西安事变”之后的一天。而在以往,陈布雷总是静声静气,极少疾言厉色。据说,那副恭谨严肃的样子,时常“令人透不过气来”。

此刻,身为蒋介石的“文胆”,他正为一篇命题作文抓狂。该文既要揭露“西安事变”中张良等人的狼子野心,又需突出蒋委员长的深明大义,同时还须对“全民抗日”等问题只字不提。“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和灵魂已渐为他人一体。”在日记中,他留下这句感叹。尽管如此,他依然“听话”地完成了这篇捉刀之作。

这与10多年前,那位挥斥方遒的记者形象实在相去甚远。

“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上世纪20 年代初,担任上海《商报》总编辑的他,素以社论犀利著称。事实上,早在辛亥革命时,他就曾写过堪比邹容《革命军》的战斗檄文,五卅运动中,他又因抨击殖民主义而被捕。

“主笔不吃官司,不是好主笔。”这位年近30岁的年轻人说这番话时,全然没想到自己就此转折的命运。

1927年,名声鹊起的陈布雷受到蒋介石的关注,在寄去一张签名的戎装照片后,最高领袖的“求贤若渴”,深深打动了这位“士为知己者死”的文人。一年后,他辞去报馆职务,追随蒋介石,担任了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

多年后,陈布雷回忆往事说:“他要我入党,我就加入了国民党;他问我愿意做什么工作,我说愿意做你的私人秘书。由此一诺,一直做着这份工作。”

自此,由职业报人转变为宣传官的陈布雷,开始挥起大棒,钳制舆论。

“王芸生君是新华社的应声虫。”这是他同陶希圣在《中央日报》上与《大公报》展开笔战时的言论。原来,该报总编辑王芸生,斥责查封《新民报》的行为,撰文呼吁新闻自由。

“这是对你的警告,你还有什么可说?”这是他对某报停刊数日后的威胁。当时,此报违背宣传纪律,不仅揭露河南旱灾真相,还对比衬映了重庆上层社会的奢靡。

难以想象,这些言论皆出自“横扫大军”(郭沫若语)的陈总编的如椽之笔。最为钟爱的女儿陈琏参加革命离家出走时,留下过这样的话:“时代既然已决定要在我与家庭间排演悲剧,我是无法抗拒的。”

事实上,这位父亲更是“无法抗拒”自身的悲剧。进入官场的他,一直试图保持淡泊清廉的文人操守。 一位记者来家中采访,诧异地对门卫说:“我跑过多少码头,见过多少公馆,像你们这样可怜的只有两家,一家是陶(指陶希圣)公馆,还不如一个小老板。”

虽然在个人操守上,陈布雷极力还想保住一个读书人的秉性,但一入侯门早已身不由己:对好友张治中进行监视,为孔祥熙舞弊案作说客。始终深陷矛盾漩涡中的他只能叹息:“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从政而又不懂政治。”

恪守从一而终的陈布雷,把自己比作“出嫁了的女人”。因此,当得知《中央日报》总编辑程沧波辞职做官时,他专门选择记者节去函表示惋惜。

这位“军机大臣”明白自己早已油尽灯枯。曾经面颊圆满而被邵飘萍戏称的“面包孩儿”,其时已日渐瘦削干瘪,像个长年吸大烟的老太婆,“身体好像直不起来,眼睛也好像睁不开”。

后人回忆,1948 年前后,陈布雷时常念叨:“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倘使在抗战中被敌机扫射,也还有些价值。倘使积劳成疾而死,也还值得一些可惜。”

在那年冬天,他选择了“天下最大之罪恶”的自杀。不少研究者认为,此举是出于对蒋氏王朝的彻底失望。蒋介石则在10 年之后表示,陈布雷是因为听信他将下野的谣言,“愤慨之至而以死报国”。

今天,人们只能从他留下的遗书中体味他当时走投无路的心境:“任何人都可以鄙视我,责备我。”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这位国民党的“忠臣”也再未能如早年那样直抒胸臆,唯留下一声长叹:“让我安静些吧!”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链接材料】

材料一 陈布雷(1890-1948)名训恩,字彦及,浙江慈溪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是蒋介石的“文胆”和“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

早年宣传共和,拥护北伐。1937年 7月,蒋介石邀集国内知识界名流召开“谈话会”,在会上慷慨陈词,其中以“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抗战之责任”最为著名,它如同“抗战宣言”被广泛传诵,激励了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最大决心。

这篇演讲稿就出自陈布雷之手。抗战时期,他支亲属奔赴抗日前线,掩护民主人士。抗战胜利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申报》顾问兼常务董事。1948 年 11月13日在南京自杀。蒋介石如失左右手,在祭文中称他为“当代完人”。

(来源: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47 年 6月,陈布雷对《文汇报》的徐铸成说:“我们国民党的举措的确是不能尽如人意的,但是,再腐败,我看至少二十年天下总可以维持的。“1948 年,他就没有这样乐观了,他在回答宁波同乡、立法委员毛翼虎时,说:“‘势力’两字要分开来,势是形势、力是力量。

论‘力量’,国民党陆、海、空军优于共产党,问题在于‘形势’这个词。”毛认为陈布雷已看到总的“趋势”,在他身后仅仅几个月,南京城头就插上了红旗。

(来源:《社会观察》月刊)

材料三 “看样子我的身体是无法好起来的,我此心永远在痛苦忧念之中。四弟告我,百事要看得‘浑’些,我知其意而做不到。八弟告我:‘一切一切自有主管,又不是你一个人着急所能济事的。’又说:‘你何必把你责任范围以外的事,也要去分心思虑着急。

’这话有至理,然我不能控制我的脑筋。”“最近常想国家是进入非常时期了,我辈应该拿出抗战的精神来挽回困难,但是我自问身心较十一年前大不相同,即是共事的同事们,其分心经济,精神颓散,不免影响工作,要像当年的振奋耐劳,亦不可得……”

(来源:陈布雷最后一天日记)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布雷为了一篇揭露“西安事变”的文章疾言厉色、一反常态,主要是因为文章需要“抑张褒蒋”全部编造,思想言论不能自作主张。

B.蒋介石关注到声名鹊起的陈布雷,陈布雷也被蒋介石的“求贤若渴”打动,陈便寄去一张带有签名的戎装照来表达“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情感。

C.陈布雷从敢吃官司的“主笔”“横扫大军”的陈主编成为蒋介石的“文胆”、宣传官,人生命运的转折也就开始了,他的一生都深陷在矛盾的漩涡之中。

D.陈布雷不但明白自己的人生处境,更明白自己的人生是怎样的结局。他对蒋氏王朝早已彻底失望,并预感到蒋介石将要下野,便选择了畏罪自杀。

E.陈布雷这位恪守从一而终的国民党“忠臣”,无法抗拒自身的悲剧,身不由己,走投无路,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也未能直抒胸臆,唯留一声长叹。

(2)作者在文中树立了一个“一入侯门不自由”的书生形象,请你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陈布雷的“不自由”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一介书生”的陈布雷为什么要追随蒋介石?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4)你认为造成陈布雷悲剧命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

(1) A给3分,E给2分,C给1分。

(C 项“他的一生都深陷在矛盾漩涡之中“表述欠妥,陈布雷只是身入“侯门”之后才陷入漩涡之中。B 项张冠李戴,“陈便寄去一张带有签名的戎装照“错,戎装照是蒋介石的。D 项中“便选择了畏罪自杀”错,陈布雷不是“畏罪自杀”)

(2)①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作为蒋介石的“文胆”,他必须服从蒋介石的意旨来写“命题作文“,与原来的“挥斥方道的记者形 象”“相去甚远”。

②违背良心限制新闻自由。 由原来不怕吃官司的职业报人转变为国民党宣传官,不得不奉命挥起大棒,钳制舆论,限制新闻自由。

③被迫之下“亲友不认”,糊涂做事。虽然还能保持读书人的操守秉性,但他却不得不遵从顶头上司的意旨,“对好友张治中进行监视,为孔祥熙舞弊案作说客”,最为钟爱的女儿也离开了他投身革命。

④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陈布雷时常念叨:“人生总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倘使在抗战中被敌机扫射,也还有些价值。倘使积劳成疾而死,也还值得一些可惜。“说明在他的心目中,无法决定自己的生存价值,最终在极度矛盾中选择自杀来寻求解脱,终于走上了幻灭之路。

(每点2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3)①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书生,他关心时事,拥护北伐,拥护革命,而蒋介石当时作为北伐军领袖,符合他的政治理想。②他才华横溢,凭借自己的如椽之笔在社会享有崇高声望,能以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符合书生的理想。③陈布雷有书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身为最高领袖的蒋介石对他“求贤若渴”,深深打动了他,因此他甘心以“一介书生”追随蒋介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陈布雷的悲剧命运既有社会的客观原因,又有个人性格上的主观原因。(1分)

客观来讲,当中国处于大变革时代,无论是领袖还是时代,都需要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举起如椽巨笔,宣传革命。从政后时代也曾把他推向了权力的核心,抗战时期他以文报国的理想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他既然将自己的命运与国民党这艘大船绑在了一起,那么随着国民党政权的风雨飘摇,他的命运也必然是悲剧的。这是时代的悲剧,阶级的悲剧,更是体制的悲剧。(3分)

主观来看,他一介书生,“从政而又不懂政治”,这个最大错误也导致了他个人命运的悲剧,使他“始终深陷矛盾漩涡”而不能自拔。廉洁奉公重视操守的他,无法在日益腐败的官场做到游刃有余,思想不能自主,身不由己,灵魂备受煎熬。

能自省到总的形势,却因思想保守,被“从一而终”愚忠思想束缚,而无法摆脱。(3分)正是这种“既不能融入又不能摆脱”的优柔性格,又不忍见理想的幻灭,使他在大厦将倾之际走向自杀,最终成为蒋家王朝的陪葬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