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诺贝尔 王淦昌:我国科学界第一人 3次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

2017-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4年4月,王淦昌从柏林大学博士毕业准备回国,有人劝他:"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还很落后,回去做什么呢."王淦昌回答:"科学没有国界,但

1934年4月,王淦昌从柏林大学博士毕业准备回国,有人劝他:“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还很落后,回去做什么呢。”王淦昌回答:“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现在我的国家正遭受苦难,我必须回去。” 20世纪30年代,粒子物理学家对原子核衰变时出现极小的能量和动量损失感到困惑不解。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提出了存在着一种尚未被发现的粒子――中微子的假设,但这一假设长期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1941年初秋,王淦昌在长久的思考之后,一个伟大的设想在胸中成熟。于是,《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横空出世。《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1941年10月13日寄往美国,《物理评论》以最快的速度,在1942年1月刊出。

仅仅过了5个月,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就在1942年6月的《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个中微子存在实验证据》的实验报告。在报告的引言中,艾伦明确表示,他是按照王淦昌的论文所提出的建议完成这一实验的。

后来,由王淦昌首先提出,艾伦实验室最先开展实验的这一探测中微子的方法,就被物理学界称为“王淦昌-艾伦实验”。 艾伦实验很快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轰动,认为该实验“也许还没有一个完全确定性的方法检测单个中微子,但中微子是能够将众多已知事实关联起来的唯一假说”,是寻找中微子的努力中“最接近决定性的”成果。

物理学家们对中微子的探测是一个漫长的接力赛,艾伦并没有能够跑到终点,持最后一棒的是另外两个美国人:莱因斯和考恩。

身在抗战中的王淦昌,一直梦想着能由中国人探测到中微子的存在,他非常希望能将这项研究进行到底。为此,他先寄望于助教孙沩,孙沩离校后,又寄望于学生许良英,希望他能毕业后留下作为自己的助手。

王淦昌对孙沩和许良英都说过,如果沿着他的思路做下去,会最终找到中微子,而最终找到中微子的人,将获得诺贝尔奖。遗憾的是,孙沩和许良英都没有沿着王淦昌为他们设定的人生旅程走下去,他们走上了各自选择的道路。 莱因斯果然获得了诺贝尔奖。王淦昌又一次与诺贝尔擦身而过。不过这次戏弄王淦昌的,不是命运,而是我们当时多灾多难的祖国无法支持王淦昌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