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安图片 王全安:德国片就像德国车(图)

2018-01-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首届德国电影节10月12日至23日在北京成都深圳沈阳四地展映"德国人的做工非常严密,在制作工艺上孜孜不倦,这跟中国人在做事上的灵活性截然不同

首届德国电影节10月12日至23日在北京成都深圳沈阳四地展映

“德国人的做工非常严密,在制作工艺上孜孜不倦,这跟中国人在做事上的灵活性截然不同,两个国家的人适合在一起工作,是彼此需要的。”在德国电影节即将开幕前夕,出任首届德国电影节名誉主席的中国导演王全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除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月蚀》,他此后拍摄的所有电影都是跟德国电影工作者合作的成果,此外,他还三度在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捧回3座奖杯(一次金熊奖,两次银熊奖)。

首届德国电影节由德国电影协会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手在中国举办,定于10月12日在北京奥迪city正式开幕。《欢迎来到德国》、《芭芭拉》、《汉娜·阿伦特》、《红酒烩鸡2》和《啊,男孩》等近两年的十余部最新德国影片将于10月12日至23日先后在北京、成都、深圳和沈阳四地展映。包括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雅瑟敏·萨穆德里、安德里斯·维利尔等德国的著名电影制作人和演员也会来到中国与观众交流。

聊起自己跟柏林电影节的缘分,王全安笑称,这跟自己喜欢在冬天开机拍片有关,一部电影制作完成需要一年时间,所以等到影片完成的时候,恰好碰到柏林电影节开始,“从时间上来讲,这是一种巧合。”

德国电影人为什么基本功都扎实

即便是在世界电影史上,1939年出生的德国导演施隆多夫的《铁皮鼓》都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该片在1980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导演,也是我的偶像。”王全安这样评价施隆多夫,但在他看来,这部作品“既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能够在时间的旷野中自由穿越,是高度感性和理性的结合。”

他还爆料生活中的施隆多夫其实是一个“话痨”,擅长演讲,有一次在柏林电影节上,大家都等着吃饭,本来是礼貌性的邀请施隆多夫上去致辞,结果施隆多夫一上台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台下人实在饿坏了,向边上德国人打听,对方回答,“施大师这才讲到他的中学时代呢!”

王全安说,对于中国的电影人来说,德国的柏林电影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艺谋第一部作品《红高粱》就获得了1988年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它对中国电影的发现和策应,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对比中德电影人,王全安说,德国电影人的基本功要更加扎实,在职业范围内的素养更加厚实,比如1998年拍摄的引领世界潮流的《罗拉快跑》导演汤姆·提克威,他就具有深厚的古典功底,也更加擅长在商业片和艺术片之间游刃有余。“在创意和成熟度的结合上,德国导演更加圆熟。”

王全安的御用摄影师是德国人卢茨,当年参加柏林电影节时,对方主动找到他,希望能够合作,当时他提出要用一种“消失的摄影机”的冷静视点来拍摄王全安钟爱的现实主义题材,一下子打动了王全安的心。在拍摄《惊蛰》这部影片时,有一次摄影机出了“问题”,结果卢茨根本无法入睡,彻夜在想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后来终于查出问题是出在洗印厂,他这才放心,这事给王全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德国人善于理性的思辨,喜欢对问题进行层层剖析,而中国人则喜欢飘逸的表达,喜欢东方式的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

”“但德国人也有务实的一面,这一点,很像北京人。”

此次的德国电影节,首要的目的是交流,让中国观众在了解了德国的宝马、奔驰所代表的德国品质外,也能够通过电影了解德国这个民族的品质和文化精神。对于两国电影人未来的合作前景,王全安说,除了可以在电影题材上寻找互相融合的题材外,两国的电影人还可以在商业电影中尝试进行合作。他透露,自己正在准备的两部电影都是反映当下生活的。

王全安的妻子张雨绮担任此次德国电影节的宣传推广大使,“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白鹿原》参加了柏林电影节,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重大的国际电影节。”

本报记者 王金跃J166

德国电影

屡获奥斯卡

德国电影在世界上屡获殊荣。从天才导演法斯宾德到开创“公路片”电影形式的文德斯代表作《德州,巴黎》,德国影片在史上占有重要的席位。

除施隆多夫《铁皮鼓》获1980年第52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外,卡罗林·林克导演的《无处为家》获得第7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德国导演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的处女作《窃听风暴》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而迈克尔·哈内克除了《白丝带》获得第6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外,他去年的影片《爱》更是将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都囊括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