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玉徐和谊 剪刀手徐和谊:剪和接的艺术

2017-10-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徐和谊如何以富有创意的剪刀手和不畏困苦的铁血精神,在一年半时间里,调转一盘散沙般的北汽船头至正确的方向华丽.残酷.悲情.圆满.2008年3月

徐和谊如何以富有创意的剪刀手和不畏困苦的铁血精神,在一年半时间里,调转一盘散沙般的北汽船头至正确的方向

华丽、残酷、悲情、圆满。2008年3月21日晚上,由中国人续写最后一章的意大利著名歌剧《图兰朵》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以上场景次第呈现。作为庆祝奔驰C级国产轿车在北京奔驰-戴克公司正式生产的一项活动,将近2000名嘉宾应邀观看了这部中国版普契尼的歌剧。

经典的中国化,中国化的经典;奔驰中国造,中国造的奔驰。这在外界看来是场极富象征意味的推广活动。坐在观众席上的高级观众徐和谊或许想得更多。如果换上这位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掌门人,他会不会冒死去猜图兰朵公主那三个不能猜出便让猜谜人人头落地的谜语呢?

答案不言自明。自2006年10月入主北汽以来,徐和谊便开始了改革北汽的一系列激烈动作,那三个谜语的谜底也在他实际的行动中被一一揭示。他已经开始用“希望”和“热血”这前两个谜底来改变第三个谜底——冷酷的“图兰朵”——现实中一盘散沙、竞争力欠佳的北京汽车工业。

2005年,北汽制定了这样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实现汽车产能150万辆,产销130万辆,自主品牌产销量不低于60%,20%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力争进入世界500强!

2008年过完新年,徐和谊将这个计划变成了历史,新的规划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期,形成200万辆产能,实现180万辆产销,其中自主品牌达到60%,进入世界500强。同时在180万辆产销当中,要有3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

按照这样的产销计划,北汽2008年就要实现产销100万辆的目标,这意味着2010年为实现180万辆的产销目标,北汽要每年都保持在40%以上的高增长率。这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徐和谊为自己下了个大大的注。

“人来到世上,在人生的长河中,要留下一点痕迹,这样,人的一生就没有虚度。”30多年前听到的这句话,徐和谊一直谨记在心。他说:“我理解的‘留下一点痕迹’,不就是对社会、对人类,对你所从事的工作做出贡献吗?”

《图兰朵》歌剧中反复咏唱的“谜语有三个,生命只有一次”的曲调或许能令这位51岁的钢铁汉子心有所动。现在,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成就一番事业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了。

1982年,徐和谊从北京钢铁学院(现为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艺专业毕业后进入首钢。在首钢15年,他获得了“拼命三郎”的外号。尔后,他调任北京市委工业工委副书记、市经委副主任。2002年6月,他成为北京市委、市政府最为看重的北京现代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开始了北京轿车工业项目的创业。

在北京现代筹建初期,徐和谊把自己的行李卷搬到了厂区旁边的林河开发区。面对厂区一人多高的杂草,他亲自带领大家清理杂草,500把镰刀搞创业。工厂筹建、公司注册、资金筹措、人才招聘等大量工作,都在他和同仁惊人的毅力和超负荷运转中一一解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家与韩国现代汽车的合资公司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成为一家拥有30万辆产能的整车企业,创造了一度为业界传颂的“现代速度”。

但是也就是这短短4年时间,使徐和谊完全明白“现代速度”背后的各种酸甜苦辣,明白了北京汽车工业的各种酸甜苦辣。早在2004年国家新的汽车产业政策颁布时,同时还是北汽控股副董事长的徐和谊就已经为北汽的明天未雨绸缪。他在当时的一篇论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北京汽车工业的策略是:对外联盟、兼并,对内实现一体化。

徐和谊认识到,当时北汽的对外联盟伙伴关系极其脆弱,而内部的一体化则更是因为“先有儿子(子公司)、后有老子(控股公司)”的关系而无从谈起。这样的局面将使北汽在汽车业竞争的大浪中被淘汰出局的命运不可避免。

2006年10月10日,徐和谊升任北汽控股董事长,他一统北京汽车工业天下的战略终于有了真正落地的机会。将近1年半时间以来的工作充分证明了他快刀斩乱麻的铁血精神,充分证明了他不仅是北京汽车工业,亦是中国汽车工业一名少有的剪刀手。在他的铁腕之下,尽管驶向未来的航程依然暗礁密布,但是至少,北汽这艘大船终于把航向调整到了正确的地方。

在2008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北汽控股将发布“北京”牌乘用车的LOGO,并同时推出两款北京牌中高级轿车的概念车。“作为我们自主创新开发出来的北京牌轿车,应该是一个高品质的车,能够代表北京这个城市形象的。”徐和谊说。

2003年,在北京现代成功运作之后,扬眉吐气的北汽在北京东南三环盖起了新的办公楼,并自豪地给它取名“北京汽车大厦”。从前门附近的老楼搬往崭新的写字楼,这是北汽迈上新台阶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根据徐和谊的规划,2010年前,北汽将把总部搬往顺义,那里将是北汽的研发、生产和办公相对集中的汽车城。

2008年的春天,徐和谊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独家访问时说:“咱们就是慢慢干,我非让国内的几大集团,我们的伙伴们刮目相看北汽。”

先有“儿子”后有“老子”

如果追溯“一汽”、“二汽”或者“上汽”的前身,众所周知,它们分别来自于一个单一的汽车或者拖拉机企业,但是要对“北汽”进行一下名词解释,就会发现,北汽迄今为止的所有问题都能从上面找到源头。

所谓北汽,它的前身不是单一的由朱德总司令题写厂名的北京汽车制造厂,还包括北京内燃机厂、北京齿轮厂、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众多互相之间没有瓜葛的汽车和零部件企业。以粗话论之,就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

这个“老子”现在叫做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06年底,它拥有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32个,员工4万多人。表面看起来,北汽控股颇为风光,但是在徐和谊接任北汽控股董事长之前,实际上它却不能真正对“儿子”发号施令。

北汽控股旗下最引人关注的4个整车生产企业中,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戴克是合资公司,而占据北京现代50%股份的中方是北京汽车投资公司,其中北汽控股则以41.58%的股权控股北汽投。

而北汽控股旗下的另外两家整车生产企业——生产商用车的北汽福田和生产越野车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则更不在它的直接控制下。

前者,北汽控股对之属于间接控股,因为它只直接持有其3.94%的股份,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则持有32%的股份,而更实际的控制权则在北汽福田总经理王金玉手中;后者,北汽控股则占有它33%的股份,北汽摩老职工姚长生成立的北汽装配厂则对北汽有限绝对控股。

至于北汽控股旗下其他与汽车有关的产业,基本上都处于青黄不接、等待倒闭的阶段。“老子”对其根本就是惟恐避之不急。

北京汽车工业的结构曾被比喻为“一个头、两条胳膊、三条腿”。“一个头”是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北京汽车工业领导小组;“两条胳膊”是北汽控股和北汽投;“三条腿”则是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和福田汽车。

如前所说,“三条腿”基本是各走各的路。先前的北汽控股的董事长,能控制的只有北京奔驰,对其他两家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北京现代由北汽投资掌握,北汽福田基本是由王金玉说了算。如果说北汽有限是第四条腿的话,因为它是民营控股,更是不在能够管控之列。

由于旗下企业基本都是各自为政,互不来往,因此,在全国所有的汽车公司中,北汽是最为怪异的一家公司。儿子不是老子生的,也就不听老子的话。这是一个原因,但却并非是根本的原因。

2000年,先前捏出来的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改制为北京汽车工业控股责任公司,这被认为是徐和谊的前任上任后主持的第一项改革。

他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思想——即从生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产经营为主,从发展第二产业到二三产业并重,从行政管理转变为派产权代表管理。

根据这样的想法,改制后的北汽控股不再管下属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而是以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向所属企业派任董事、经理,通过企业董事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而北汽控股主要负责北京汽车工业的宏观规划和战略布局安排。

不能说如此做法没有道理。1993年9月,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总经理与前来寻求合作的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厂长王金玉一拍即合,对方资产并入北汽摩,新公司进入农用车领域,再而进入商用车领域。

1996年8月,北汽摩公司以优质资产发起成立了北汽福田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8年上市,摆脱了国有体制的约束。

北汽福田一节节长大,北汽摩在一点点缩小,当时的北汽控股董事长说,一般上市公司都是被母体侵犯得多,而北汽摩则是把母体奉献出去,让上市公司轻装前进。

上市公司确实是轻装前进了,但是母体对它的控制力则越来越弱,而作为间接控股的北汽控股对它的控制力更是鞭长莫及,所谓的通过派任董事或者经理在董事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想法只能变成一种说法。

如此做法并非新鲜。1983年5月5日,北汽摩前身北京汽车制造厂经过近4年谈判,与美方建立了全国首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将主导产品BJ212及厂房、设备和精干力量划归北京吉普,中方占股68.65%。北京吉普几经坎坷,几经演变,现在变成了北京奔驰-戴克,日子并非轻松。

被剥离掉主干的北京汽车制造厂,利用剩下的22%固定资产和60%原厂职工总计9110多人(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生产配件和提供后勤服务。时任厂长郑焕民不愿面对如此情况,就利用这些可怜的资产重新开始整车生产。

1987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北京摩托车厂合并组成为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后来情况如我们所见,北汽摩的主体让渡给了王金玉,最后孵化出了境况不错的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而剩余价值“北京”牌越野车,包括“北京汽车制造厂”这块金字招牌在2001年10月让渡给了由北汽摩和民营的北汽装配厂组成的“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也就是俗称的北汽有限,其中民资占有67%的股份。

由此,北汽摩基本成为空壳。而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原有的其他各自为政的企业,虽然曾经都有过辉煌,包括北内、北齿和北旅(北京旅行车厂),但最终都偃旗息鼓。2000年,当时北汽集团旗下好一点的资产只能算是北汽福田和2000年开始亏损的北京吉普。

徐和谊前任的执政之道是做大增量,而北汽作为集团来说则不再奢望成为能够对下属企业有直接控制权的公司(分歧最为严重之时,福田汽车召开董事会,兼任福田汽车董事长的北汽控股董事长只是在会后才被告知会议内容),而是老老实实作一个资产上与下属企业有联系的所谓的控股公司——北京汽车工业控股责任公司。

当然,如果所有的增量都能够金碧辉煌,那么北汽控股自然也能够金光闪耀,也不愁没有资金来解决旗下积贫积弱的各类企业包袱,因此,北汽控股虽然希望能够在零部件以及三产上有所作为,但是最终力不从心。

2002年,北汽控股的新增量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快速成立,汽车新人徐和谊出任合资公司董事长,由此开始酝酿北京汽车工业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