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华苓的作品 聂华苓: 旅美华人的寻根写作

2017-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苓"是寄生于树根下的一种植物,在古文中亦有"零落"之意--这恰与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的人生有诸多暗合之处.她用极大的勇气在命途多舛中坚持写作

“苓”是寄生于树根下的一种植物,在古文中亦有“零落”之意——这恰与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的人生有诸多暗合之处。她用极大的勇气在命途多舛中坚持写作,终成海外华人文学名家,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聂华苓出生于兵荒马乱的1925年,一生辗转三地:湖北、台湾和美国爱荷华州。如她在自传作品《三生三世》中所言:“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聂华苓的第一故乡是湖北武汉,她在军阀混战中度过了本该美好的青少年时期。幼时聂华苓吵着要去看戏,来到街市,看到的却是砍头现场“扑面而来的血腥气”,这让小华苓哇哇大哭。类似的场景在她后来的作品中时常出现,战争的血腥在她心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1949年,聂华苓迁居台湾。担负着养家糊口重担的她在台北参与了由雷震主编的《自由中国》杂志社。1960年《自由中国》因批评蒋介石的人格缺陷被当局查封,聂华苓因此失去了工作。比之贫穷和落魄,对聂华苓打击更深重的是精神上的失望。在台北的第15年,聂华苓赴美担任“作家工作坊”顾问,结束了她在台湾的生活。

初到美国,聂华苓经历了生存环境的突变与谋生的艰难,度过了异质文化和传统中国意识形态的碰撞期。1971年,聂华苓与美国著名诗人保罗·安格尔成婚,才开始了安定的生活,她的作品也由此前的以悲观宣泄为目的的《桑青与桃红》等过渡到“为亲人而写”的《千山外,水长流》和自传体小说《三生三世》。

坎坷的漂泊经历使聂华苓的作品充满了苦涩——《失去的金铃子》里,苓子和母亲最终离开三斗坪时感慨道:“到什么地方也没有自己的家。”白先勇曾经评价过:“这话道破了现代流浪的中国人的悲剧,他们没有地方可去,连祖国也归不得,由北平流徙到台北再到美国,沿途尽是痛苦与折磨。”颠沛流离中,聂华苓更难掩对寻根的热切渴望。找到自己的“根”才是逃亡的最终目的。

聂华苓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我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的寻根,而且是一种普遍的人性。‘人’被困在各种陷阱中反复地挣扎于被困和逃离之间,这种状态不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存在。”可见,她对“故乡”境界的把握已具有形而上的意味,也为海外华人文学写作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