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望江亭 《望江亭》风靡40年 “富二代”曾为张君秋出走

2017-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助理 骆正北京大学教授<望江亭>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故事写的是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

辽宁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艺术研究所所长助理 骆正

北京大学教授

《望江亭》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故事写的是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京剧《望江亭》算是京剧中的新编戏,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派”艺术创始人张君秋改编,戏中的谭记儿也由其扮演。这出戏被看作张派的代表作,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流传到90年代。

历史故事

《望江亭》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故事写的是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

才貌双全的谭记儿新婚没多久,丈夫就去世了,早已看中谭记儿的权贵杨衙内对她死缠烂打,没办法,守寡的她暂时住在女道观中。这个时候,刚好道观观主的侄儿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观主,并告诉观主自己刚没了妻子。一边是刚刚丧夫的谭记儿,一边是没了妻子的侄儿,观主于是从中撮合,使得白士中与谭记儿结成夫妻。

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本想娶她为妾,没有想到谭记儿成了别人的妻子。于是,他就一直对白士中怀恨在心,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级。杨衙内人还没到,白士中已经得到消息,整日愁眉不展。谭记儿不愿让他受自己连累,于是想出一个妙计。

适逢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卖鱼,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及其随从,将势剑金牌窃走。杨衙内欲绑缚白士中却没有凭据,白士中出示势剑金牌,说有渔妇告杨衙内中秋欲对她无礼。等到再见谭记儿,杨衙内方知中计。恰好湖南都御史李秉忠暗中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杨衙内受到惩办,白士中依旧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望江亭》又名《切浍旦》,全名《望江亭中秋切浍旦》,流传版本现有明万历四十二年脉望馆校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明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元曲选》癸集本、《古今名剧选》卷二本等。

求学过程

尚小云收张君秋为徒

《望江亭》一剧经京剧名家张君秋公演后很快风靡全国,此剧是剧作家王雁根据元代关汉卿著名杂剧《望江亭中秋切浍旦》和川剧《谭记儿》改编的。戏中的谭记儿就是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小名旦之一、“张派”艺术的创始人张君秋扮演。张君秋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他的演唱艺术兼具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本剧中,他把谭记儿的聪慧、果敢、才情充分地展示了出来。

张君秋从小跟李凌枫学京剧表演艺术,后来又拜师尚小云和梅兰芳,和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被合称“四小名旦”。

梨园行里的人以及票友们都知道,张君秋当年是得到了尚小云的赏识和栽培,在尚小云的教育和帮助下,他在戏曲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张君秋曾经心怀感激地说,他能够结识尚小云,并得到尚小云的赏识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当年,张君秋刚满16岁,有一次,他在华乐戏院里演《二进宫》,尚小云去看他的戏。演出结束之后,张君秋就听到经理喊他去跟尚小云见面。张君秋和母亲及戏院经理一同见到了尚小云,见面后,没聊几句,豪爽的尚小云就表示愿意教张君秋戏曲,这对于一个要靠唱戏吃饭的人来说,是幸运又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尤其是在“艺不清传”的旧社会里。

后来,尚小云一方面给张君秋说戏,另一方面邀他同台演戏,这段经历虽过去多年,却一直让张君秋难以忘怀。

爱情经历

无意间打动名门千金

在影视作品《大宅门》中,著名演员蒋雯丽扮演了一个喜欢上“戏子”的白家小姐,她最终不顾家人阻拦,与戏子的照片结婚。蒋雯丽在分析这个人物的时候曾说:“白玉婷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她在戏中戏份不重,却是独特的一枝,我将她演成一个任性的女子。 ”而张君秋的妻子吴励箴认识张君秋,与影视剧中白家小姐的经历很相似,不过与影视剧不同的是,吴励箴最后修成正果,与张君秋结为夫妻。

吴励箴当年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花,吴励箴的父亲当年是上海的知名银行家,上世纪40年代曾任国华银行(一说“金城银行”)董事长,他早年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投身金融界。吴励箴是他的大女儿,吴励箴的妹妹曾经用“绝顶的漂亮、绝顶的聪明”来形容自己的姐姐。

在当时,吴励箴有好的家世,而且学业出色,因为父亲开明的缘故,吴励箴会游泳,会打篮球,会骑自行车,这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来说,是十分前卫的。也正因为吴励箴如此优秀,所以吴父对女儿寄予了很高期望,在全家人的想法中,吴励箴日后当然而且一定要嫁给一个门当户对的金融界或商界的青年才俊。可是,对于身边的追求者和倾慕者,这位吴家大小姐都没有感觉。

1941年的夏天,吴家姐妹利用假期去青岛度假,正巧张君秋在那里演出,双方同住一家饭店。张君秋白天在房间里吊嗓、说戏,引起了吴大小姐的注意,也许从那时起他们就有了来往,后来有人分析,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吴励箴爱上了京剧。

恋情一度遭家长反对

年轻的张君秋,在舞台上是观众追捧的对象,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粉丝,就像现代人追星一样。当时,只要是张君秋的戏,前排座位肯定都被占满。不过,每次张君秋去上海演出,他的母亲都随行,对他的生活起居管理很严。不过,吴励箴的出现,让张君秋动了真情。吴励箴和张君秋再一次见面是在张君秋1943年到上海演出期间,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据说,他们常在淮海路的上海西餐社约会。

吴励箴和张君秋的交往,很快引起巨大的阻力,阻力首先来自吴家,即使张君秋当时已经事业有成,而且是戏剧界中的名人,但对于吴家这样的家庭来说,他们对“戏子”是很不屑的。

一个是吴家大小姐,一个是名伶,二人的感情立刻成为了当时上海滩中的一则新闻。吴父坚决阻止女儿与张君秋在一起,但吴励箴却毫不动摇,义无反顾地要与张君秋在一起。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她打点行囊,单独北上,连在北京的张君秋都感到非常突然。

幸福生活并没有长久

在上海,吴励箴的行为遭到了吴家的反对,而吴励箴北上,也在张家引起了轩然大波。张君秋的第一次婚姻是在1940年,娶的是尚小云的琴师赵砚奎的女儿赵玉蓉。吴励箴的到来,张家认为这样太委屈这位大小姐了。张君秋的母亲当时劝说吴励箴,说她还是个大学生,而且家世那么好,以后一定会有更好的前途。

说完找人送吴励箴回上海,吴励箴答应的挺好,也跟着回了上海,但到了上海送的人还在上海逛街买东西,吴励箴却已买了票又回到了北京。就这样,吴励箴嫁进了张家。

用现在的话来说,吴励箴绝对算是一个“富二代”,不过,与张君秋结婚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全部的积蓄都交给了张君秋的母亲,完全没有大小姐的派头。她根据张家的规矩,早上给张母请安,当时张母还抽点大烟,她就给婆婆点烟,还照顾张君秋的起居。

吴励箴当年是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外语系,因此受西式文化的影响比较多,而在她的影响下,张家的家具都是欧式的,甚至张君秋的艺术观点都受到吴励箴的影响,很早就接触了西方音乐。

1948年,张君秋与马连良、俞振飞赴香港演出,吴励箴带着年幼的儿子随侍,在香港因为一些事务要与工作人员交涉,吴励箴流利的英语让张君秋等人免除了麻烦。

然而,幸福生活并没有长久,1966年,文革开始后,张君秋一家被扫地出门,全家人住进一间半房,每人每月的生活费是9元钱,子女们全部住校,或是插队落户,家里只剩下最小的女儿和儿子。那个时候,吴励箴有一次不小心摔倒摔破了头,好不容易才做上了手术。1969年,当宣布被管制的张君秋获得自由时,吴励箴悲喜交加。在极度高兴之余,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相关阅读

张君秋新编《望江亭》

张君秋的代表作《望江亭》和《秦香莲》曾被拍成彩色京剧电影,他开创了张派京剧表演艺术,他的演唱风格被人称为“张腔”,张君秋的儿子张学津、张学海工生行,分别拜师马连良和周信芳,儿子张学浩工生行、旦行,女儿张学敏工旦行。

张君秋主动要演“谭记儿”

张君秋的《望江亭》可以说是一出新编戏。 1956年,张君秋在中和戏院观看了李笑非、杨淑英合演的《望江亭》,同他一起看戏的还有刘雪涛,两个人不由自主地都被戏里的情节吸引住了。看完《望江亭》后,张君秋邀刘雪涛家中小坐,说自己很喜欢这出戏,希望能演谭记儿这个角色,刘雪涛也觉得非常好。

没过几天,刘雪涛把川剧本《望江亭》拿来给张君秋,又请来编剧王雁,以及陈少霖、李四广、耿世华等,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剧本移植。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望江亭》的轮廓出来了。谭记儿怎么出场?怎么铺垫?怎么念引子?

“认认人儿,找找事儿,琢磨琢磨心里劲儿,安腔找俏头”,张君秋用上了王瑶卿经常说的那句话。“认认人儿”,张君秋看了川剧《望江亭》,又找来关汉卿的原作翻阅多次,翻来覆去地“折腾”剧本,他心里有了一个活生生的谭记儿。

这个角色不同于他以往演出的任何一个角色,她聪明,有才学,敢于面对生活,敢于选择自己的命运,并且能够机智应变,巧妙地化解事态,让仗势欺人的杨衙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找找事儿”,事儿都是和人有联系,谭记儿与杨衙内、白道姑、白道姑的侄儿等人物的关系组成了一个个的矛盾纠葛。

“劲头儿”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看不见也触摸不到的东西。京戏的感觉传递就是通过唱、念、做、舞的手段,把演员内心的东西与观众的心沟通起来。“安腔找俏头”就是要把沟通感情的最敏感部位找准,张君秋二十来年的舞台经验使得他有信心、有办法去调动剧场内观众的情绪变化。

《望江亭》成为张派代表作

《望江亭》首场演出之后,该作品由上海传到了北京,凡是迷旦角的戏迷没有不学这段唱的。这段唱成了《望江亭》的标志,成了张派艺术的典型唱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流传到90年代。

也是在那一年,36岁的张君秋以其新戏《望江亭》的创新,确立了张派艺术在京剧史上的地位。“张派”是上海观众首先叫响的。京剧艺术能够自成一派,尤其是旦角艺术,具有广泛影响的梅派、程派、荀派、尚派深入人心,脱出四大家的艺术模式,能够自成一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要的一条是,要有别人没有而我又独有的,同时又是广大观众欢迎、同行认可的绝活儿。张君秋的绝活儿就是唱腔。刘新阳说,张派的特点就是以华丽的音色去唱,唱腔很丰富,而且唱腔激情奔放。

经典唱词

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都原来竟是这翩翩的少年。观此人容貌像似曾相见,好似我儿夫死后生还。到此时不由我心绪撩乱,羞得我低下头手抚罗衫。见此情不由我心中思念,这君子可算得才貌双全。三年来我不曾动过此念,却为何今日里意惹情牵?奴本当允婚事穿红举案,羞答答我怎好当面交谈?今日里若将这红绳剪断,岂不是错过了美满的良缘?我何不用诗词表白心愿,且看他可领会这诗内的隐言。

京剧小常识

什么是武场?

以打击乐器伴奏为主的戏叫武场戏,传统上直接称打击乐器为“武场”。

为武场伴奏的打击乐器基本有四件:首先是板鼓(包括檀板和单皮鼓)。板鼓是很重要的乐器,是京剧乐队的指挥,由它来掌握节奏的快慢。另外,还配备三组乐器:首先是以力度强、音响丰满的大锣为主,加上声音哑、音色低闷的铙钹和音色清淡的小锣为辅,表现热烈的场面。

第二组只用以铙钹为主小锣为辅,用来表现压抑、悲凉的剧情。第三组是只用一件小锣,为了表现安详的气氛。除了这四件主要的打击乐器外,武场乐队还包括堂鼓(大小堂鼓)。表现水战的水钹、大铙。表现机智、轻巧的小礤锅,还有齐钹、木鱼、梆子、碰钟、小汤锣、大筛等。

什么叫文场?

以唱为主的戏叫文戏,也叫文场,是用管弦乐队来伴奏的。

文场乐队的乐器包括四组:首先是必不可少的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还有小三弦。第二组是以笛子为主的管乐器包括笙。第三组是一对唢呐,既能吹曲牌,又能为唱伴奏。第四组是海笛、云锣等(唢呐还有兼学战马嘶鸣、鸡叫等音响效果)。(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