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远的私募基金2016 8个数字解读公募2014:206位基金经理离职

2017-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邱国鹭说:"优秀的投资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而2014年,这一最稀缺的资源正在从公募基金流向私募,包括邱国鹭自己.在辞去南方基金投委会主席

邱国鹭说:"优秀的投资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而2014年,这一最稀缺的资源正在从公募基金流向私募,包括邱国鹭自己。

在辞去南方基金投委会主席、投资总监8个月后,邱国鹭重出江湖担任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CEO。与邱国鹭蛰伏8个月相比,原宝盈基金的"公募一姐"王茹远对奔私显得更迫不及待,她在10月17日离职后,仅隔17天就创办了上海宏流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1月份便开始发行私募产品,公司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已达50亿元,旗下的一款产品"大浪潮"成立13个交易日净值就达到了1.4元,并进行了两次分红。

除了邱国鹭和王茹远,今年2月,原兴业全球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晓明告别公募,正式投奔私募创业大军。10月,万家基金总经理吕宜振"以修身养性"为由委婉离开,业内人士透露,吕宜振的下一站也将是私募基金。此外,据接近上投摩根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投资总监冯刚或将离职,去向同样是成立私募。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不完全统计,12月22日到12月26日仅一周已经有五六家基金公司出现高管变更。

公募大佬们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奔私潮越来越汹涌。

12月10日,上海基金圈传出"上海三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权益类基金经理相约集体奔私,其中上投摩根投研团队更被一锅端,集体出走。"传言惹得上投摩根公关深夜紧急辟谣:"左看看,右瞅瞅,前问问,后谈谈。小心脏砰砰直跳啊:可不都在好好好好工作嘛!"

传言最终被证伪,但其中隐藏的人心动荡显露无疑。

在牛市的助推下,除了高管奔私,今年基金经理的离职也更为频繁。韬睿惠悦咨询人力资源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度中国公募基金管理行业整体员工离职率达15.6%,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Wind数据发现,截止到12月26日,68家公司共206位基金经理离职,同期基金经理共1016人,离职占比超过20%。

实际上,206位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至少创10年新高,由于2005年之前基金规模还不是很大,这意味着这一数据也是历史新高。其中离职基金经理最多的是华夏基金公司,共有10位基金经理离职。

从2005年到2014年的10年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不断上升,从2005年的41人,到2010年的105人,再到现如今的206人,离职人数不断翻倍上涨。

2014年,随着大批基金经理的离开,现在的公募基金经理队伍中,有超过10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仅剩14名,资历超过5年的基金经理不足200人,在所有1000多名基金经理中的占比仅为两成。

为了挽留优秀的人才,公募基金公司也在竭尽全力。股权激励、事业部制在今年破题,各家公司还在想办法加大奖励,如兴业全球基金在提高基金经理原有薪资待遇的同时,推出了"业绩排名奖金"和"持基计划",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投资自己管理的基金,再由公司1:1配资;上投摩根将拿出超亿元的公司自有资金,推行"种子基金"计划。

公募基金正在积极应对,但如何通过产品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激发公募的活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邱国鹭看来,最关键的是要回归投资的本源,给最优秀的投资人才创造最好的条件。

"像欧洲足球,俱乐部可能不赚钱,球星一定赚大钱;电影不一定赚钱,但电影明星也会赚大钱。"邱国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