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庭心理学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第二章部分课后题详解

2018-04-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答:神经系统是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有组织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的集合体.它是调节人和动物体内各种器官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全部神经装

答:神经系统是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众多有组织的神经细胞(神经元)的集合体。它是调节人和动物体内各种器官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全部神经装置的总称。人体神经系统包含约1011~1012个神经元以及为数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庞大的神经细胞数量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复杂组织联系使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功能。它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组成,其中,躯体神经系统又可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许多感受器和感觉神经,获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2.中枢神经系统

答: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简称CNS)是人体最主体部分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并能调节学习记忆、注意和思维等高级心理功能及一切重要的生命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人类身上高度发达。

3.周围神经系统

答:周围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周围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根据其发出部位和分布不同,通常包括三部分:①脊神经,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②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部;③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4.神经元

答: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可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其中典型的细胞体,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其结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是细胞质的线状延伸物。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节内,通过细胞突起,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官相接触。每一个都有其特殊功能,不但能接受信息,还能储存和传递信息,能把信息传递到其他神经元或肌肉和腺体等效应器官。其形态很多:按突起,习惯上常分为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按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5.全或无定律

答:全或无定律是神经电活动特征,指刺激达到一定强度,神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应的现象。神经元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性,即兴奋性和传导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具有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当刺激强度未达到某一阈限值时,神经冲动不会发生,而当刺激强度达到该值时,神经冲动发生并能瞬时达到最大强度,此后刺激强度即使再继续加强或减弱,已诱发的冲动强度也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全或无定律。

6.突触

答: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即一个神经元的突起与另一神经元或肌肉细胞、腺体细胞发生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和其间的突触间隙组成。突触的作用在于传递不同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冲动。

7.裂脑

答:裂脑(split brain)是指切断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连结以研究人与动物行为的一种技术。高等动物和人类大脑两半球之间由胼胝体、海马联合、前联合和后联合等联合纤维连结。主要连结部为胼胝体,约有2.4亿条神经纤维连结两半球的相应皮质区。切断这些联合纤维,左右两半球各自对于对侧半球进行的活动全无所知,形成裂脑。临床上为治疗顽固性癫痫发作而切断两半球的部分联合纤维,使癫痫病灶的放电不传向对侧半球。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及其同事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高度专门化,并存在不对称性;绝大多数人的左半球为数字、分析、言语功能的优势半球,右半球保留程度不等的言语功能,在其他非词语活动均优于左半球。研究还发现经裂脑手术,裂脑者仍可保持行为的统一。

8.脑电图

答:脑电图(简称EEG)是指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节律性电活动。这种自发电位主要是由皮质大量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形成的。人脑只要没有死亡就会不断地产生EEG。健康成年人在清醒状态下,头皮表面记录的EEG为数微伏至75微伏左右,但在病理状态下(如癫痫发作时)可达1毫伏以上。EEG的测量方法是将许多平头的金属电极放置在头皮上的各个部位,电极把探测到的脑电活动送入脑电图仪,再由脑电图仪将这些微弱的脑波信号放大并记录下来。

9.事件相关电位

答:事件相关电位(简称ERP),指的是当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在给予刺激或撤销刺激时,在脑区引起的电位变化。由计算机的叠加平均技术在诱发脑电位上的应用而产生。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用于心理学问题的研究,是心理生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某些条件下,大脑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自动加工产生,有时甚至可以在规律性刺激突然消失时出现。为一些困难的心理学课题,如非注意、非随意注意、感觉记忆、无意识记忆等的认知原理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也为一些脑功能疾患的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ERP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发现许多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的成分。

10.功能磁共振成像

答:功能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是一种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是MRI的一种运用和深入发展,主要是用MRI的方法研究人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通过磁共振信号的测定来反映血氧饱和度及血流量,间接反映脑的能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神经元的活动,间接达到功能成像的目的。这种技术的显著优点是:信号直接来自脑组织功能性的变化,无须注入造影剂、同位素或者其他物质,是无创伤的方法;实验准备时间短,同一被试可以反复参加实验;可以进行单被试分析;可以同时提供结构像和功能像;空间分辨率非常高,可以达到1立方毫米。但是,fMRI最大的局限性在于时间分辨率较低。原因在于认知过程所引起的血流量变化通常需要数秒后才能达到高峰,而认知过程往往能够非常迅速完成。

11.内分泌系统

答: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在作用方式上。神经系统一般是通过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去极化波来实现其调节功能,而内分泌系统则是通过血液运输使激素作用于某些细胞组织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这两个调节系统在结构和机能上是密切联系的:①几乎所有的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②激素也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功能,因为激素是经过血液传布到全身各处,脑中也有血管,因而它也能传布到脑中对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和抑制作用。

12.激素

答:激素(hormone)是指内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质。与唾液腺、胰腺等外分泌腺不同,激素不是通过特殊的分泌管道分泌出来,而是由腺细胞直接释放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然后再运输到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机能起调节作用。激素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功能,因为激素是经过血液传布到全身各处,脑中也有血管,因而它能传布到脑中对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和抑制作用。

13.遗传

答:遗传(heredity)是指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现象。像身高、体重、肤色和头发的颜色等身体特征是遗传的。人类体细胞(精子和卵子例外)中有46个染色体,其中一半(精子)来自父亲,另一半(卵子)来自母亲。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由复杂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保存者和传递者,构成DNA的单位称为基因,因此基因乃是携带遗传信息的最基本单位。

14.基因型

答:基因型(genotype)是指个体的整个遗传禀赋,又称"遗传型"。与"表现型"相对。表现型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一定基因型的个体遗传得以实现的程度。遗传对行为的影响总是离不开环境的。基因型是包含在染色体中的遗传信息,规定个体对环境因素所发生的特定反应方式。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15.表现型

答:表现型(phenotype)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一定基因型的个体遗传得以实现的程度,有机体可被观察到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特性。如形态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基因型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亦即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基因型是指个体的整个遗传禀赋。表现型是个体在发育期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定表现形式。同种个体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行为特性,且进化越是高等,环境的影响越明显。

16.选择性繁殖

答:选择性繁殖(selective breeding)是对动物特性遗传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让具有某种高水平特性的动物和低水平特性的动物分栏交配以考察行为特性遗传的情况。科学家们已采用选择性繁殖技术来证明了大量行为特征的遗传性。如果某些特质是受遗传影响的,就应该能够以选择性繁殖得到明显的改变;反之,则可以断定它们主要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伦理的限制,选择性繁殖的方法不能用于人类本身。

17.双生子研究

答:双生子研究(twin study)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双生子可分为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同卵双生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具有相同基因型;异卵双生是由两个不同的卵子和两个不同的精子结合而成的两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其基因型不同。异卵双生子的相似性与其同胞兄弟姊妹相同。由于理论上双生子有着最为接近的后天环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行为相似性上的差异可以证明行为的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