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高考后综合症

2018-06-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高考前后,有些学生出现焦躁的心态,这些现象,可以称为高考前后综合征.高考期间,考生们长期超负荷学习,大脑中枢建立起了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高考结束后,考生处于放松状态,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没有了对象便表现出极不适应,于是便出现各种症状的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早醒.注意力不集中,想不起事来,常常发呆.心慌.出汗.疲乏无力.头晕脑胀.心烦.坐立不安.易发脾气,常为小事而大怒;严重者可产生冲动伤人.自伤.自杀.出走不归,或出现精神病等症状,如幻觉.妄想等.每年高考前.后半个月都是考生心理疾

在高考前后,有些学生出现焦躁的心态,这些现象,可以称为高考前后综合征。高考期间,考生们长期超负荷学习,大脑中枢建立起了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高考结束后,考生处于放松状态,高度紧张的思维模式没有了对象便表现出极不适应,于是便出现各种症状的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早醒、注意力不集中,想不起事来,常常发呆、心慌、出汗、疲乏无力、头晕脑胀、心烦、坐立不安、易发脾气,常为小事而大怒;严重者可产生冲动伤人、自伤、自杀、出走不归,或出现精神病等症状,如幻觉、妄想等。每年高考前、后半个月都是考生心理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在这一关键时期,除了考生必须保持平常心态、注意自我调节外,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升学观,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

女人邦保健知识配图

有的学生过于悲观,有些学生则在放假的这一个月里晨昏颠倒,生物钟紊乱。

一旦出现这些状况,就要注意调节。首先考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高考成绩,如果觉得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不能考取向往的高校,就应该调整情绪,把所有心思放在选择专业上,专业选得适合会弥补考试成绩上的损失,重拓光明前途。如果的确考得很差,复读一年也未必不可,再退一步说,现在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并不一定全是大学毕业生,只要努力,不上大学也会取得成功。因此高考失利的考生要勇敢面对现实,闯过眼前的难关。在感到焦虑时可加强体育锻炼,或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转移精力。

高考后一段时间,成绩还没有出来,有些考生自认为考得很差或者发挥不好,产生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学校、家长要予以密切关注,防止部分心理压力大的考生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因此,必须高度注意考生们的心理状态,给予帮助,合理疏导。特别是即将知道成绩以及填志愿的时候,更是考生产生心理疾病的高峰期。

考试结束后,家长应及时与孩子沟通,如果小孩考不好,但这已成定局,因此不要再责备小孩,有条件的可带孩子出去旅游散心,或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如打球、游泳等。不要让孩子单独面对压力,让他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为一次考试考砸了而感到丧气,乃至丧失信心。考不好可以再来一次,或者寻求别的出路,如来年再考等等。

走出考场之后陷入对于成绩的担忧,担心自己不能进入理想的院校,并且陷入悔恨交加的情绪中,感觉自己愧对父母家人的期望……这些考生有的表现出焦虑症状,如紧张、烦躁、易怒、失眠、坐立不安等;还有的表现为强迫思维,如无缘无故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并且越想越信以为真,精神沮丧、萎靡。这个时候不妨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与亲朋好友一起去旅游,欣赏一下自然风光,让愉快、轻松的气氛冲淡烦恼,放松紧张情绪;走访同学朋友等等。

几乎每年高考之后,都有考生因暴饮暴食,引发肠胃炎或是假期迅速长胖。另有一些考生频繁参加同学和朋友聚餐时,因饮酒过量而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所以,学生高考之后的饮食依然要保持规律,对于自己喜欢的食物切忌贪嘴,不要在活动之后身体太热的时候吃冷饮、喝冰水,否则急性胃痉挛、急性盲肠炎等肠胃疾病很容易找上门来。另外聚会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酒一定要有所节制。

改善环境强健体魄。在过去,人们总是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书生;如今现在虽然不至于如此,但是高考过后学生的健康问题依然堪忧。这个时候,一方面需要加强锻炼,另一方面需要改善环境。比如为了避免高温中暑,选择一款适合的方法做好防暑降温。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高考结束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开始,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显然是不行的。

考后自闭症的典型表现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天不出来,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不愿活动,睡眠也存在障碍等等。引发自闭症的原因多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感到自己考得不理想,觉得没脸见人,自我封闭;另一类是考完后得了厌学症,对任何事物都丧失了兴趣,提不起精神来,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自闭。这个时候要加强自我调理,强制性地多与伙伴们在一起,是战胜自闭症的关键。多参加小团体活动,一起聊聊天、逛逛街、打打球,或者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小品等等,尽量不给自己独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