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草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8种选方知识值得你学习一下

2018-0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冰糖草为野甘草,亚灌木,高25-80㎝,全株无毛.根粗壮.茎直立,有分枝,下部木质化.叶小,对生及轮生,披针形至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20㎜,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边缘有锯齿. 形态特征 花小,多数,白色,单生或成对:萼片段,卵状矩圆形,长约定俗成㎜:花冠辐状,4裂,裂片椭圆形, 花径4-5㎜,喉部有毛:雄蕊4,花药箭头形,黄绿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盘状.蒴果卵状至球形,直径2-3㎜,花柱宿存,熟后开裂.花期夏.秋间.生于荒地及村边.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药用价值 [采集

冰糖草为野甘草,亚灌木,高25~80㎝,全株无毛。根粗壮。茎直立,有分枝,下部木质化。叶小,对生及轮生,披针形至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20㎜,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边缘有锯齿。

形态特征

花小,多数,白色,单生或成对;萼片段,卵状矩圆形,长约定俗成㎜;花冠辐状,4裂,裂片椭圆形,

花径4~5㎜,喉部有毛;雄蕊4,花药箭头形,黄绿色;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盘状。蒴果卵状至球形,直径2~3㎜,花柱宿存,熟后开裂。花期夏、秋间。生于荒地及村边。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药用价值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药材】干燥茎黄绿色,小枝有细条纹,光滑无毛。叶多卷缩,蒴果小球形,多开裂,散出极小粉状种子。主根圆柱形,平直或带弯曲,往往分生侧根,再生细根,主根长工10~15㎝,根头部直径约8㎜,中部径约5㎜,表面淡黄色,有纵皱。质坚脆,断面破裂状,淡黄绿色,皮部甚薄,木部髓线较清晰。产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成份】全草(地上部分)全草含生物碱1.6%、野甘草醇和抗糖尿病成分阿迈灵。根含甘露醇约1%,并含鞣质等。根皮含二十六醇、β—谷甾醇、D—甘露醇。

【药理】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均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呼吸抑制,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十二指肠的张力及运动均为抑制。对离体大鼠子宫略有兴奋作用。对离体豚鼠回肠和蟾蜍直肌均无影响。水提取物对小鼠毒性较大,醇提取物则几无毒性。

阿迈灵15~20毫克口服,可缓解糖尿病人的症状,在1月内尿糖、血糖皆有显著下降,此种降低是逐步进行的;与胰岛屿素不同,血糖水平不会降至正常值以下。有些有酮尿、蛋白尿、酸血症的患者,症状亦可有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贫血也可得到纠正,并使过高之血磷有所降低,高胆甾醇血症也有所减轻。

【性味】

(1)《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广州部队《常用中医药手册》:“甘,凉。”

(2)【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热咳嗽,暑热泄泻,脚气浮肿,小儿麻痹,湿疹,热痱,喉炎,丹毒。

(1)《福建民间草药》:“解热利尿,调中益肺。”

(2)《广西中药志》:“退热祛风,又可解木薯中毒。”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感冒发热,肠炎腹泻,脚气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2~3两。外用:捣敷。

选方

1.治脚气浮肿:鲜野甘草一两,红糖一两。水煎,饭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2.防治麻疹:野甘草水煎作茶饮,连服三天。(《闽南民间草药》)

3.治小儿肝火烦热:鲜野甘草五钱,酌加冰糖,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4.治湿疹、热痱:鲜野甘草捣汁外擦。(《广西中草药》)

5.治小儿外感发热,肠炎,小便不利:野甘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6.治肺热咳嗽:鲜野甘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7.治喉炎:鲜野甘草四两,捣汁调蜜服。

8.治丹毒:鲜野甘草二两,食盐少许,同捣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