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其峰的鹰 名家世界‖高山仰止巍巍其峰—孙其峰先生的艺术人生

2018-0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天津美术学院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多学科之一的美术专业教育发展成为专业高等美术教育,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天津美术学院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上,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多学科之一的美术专业教育发展成为专业高等美术教育,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孙其峰先生作为天津美术学院诸多历史史实的亲历亲为者,为学院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画教学体系的建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艺术创作在美术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为天津美术学院积淀了丰厚的艺术和精神财富。

孙其峰 翠鸟写生 34×34cm 约20世纪60年代

在这样的文化学术情境下,我们举办孙其峰先生的艺术研讨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今天的我们围绕孙其峰的品德、学识、书画创作和美术教育进行了多层面的阐述,这既是对孙其峰先生从教从艺几十年的理论总结,对他教育理念和艺术思想的弘扬,也是通过深入探究孙其峰先生的艺术人生经历,来启迪我们对当前美术教育与创作的思考。

总结孙其峰先生的艺术人生经验,他兼容并包的艺术思想,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甘为人梯的磊落胸怀,正是这些卓越的品质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孙其峰成为当今一位名副其实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教育家。

一、兼容并包的艺术思想

通过孙其峰先生所走过的艺术道路可以看到,他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从来都不拘于一家一派的门户之见,而是转益多师兼容并蓄,这既与孙其峰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更多的是孙其峰先生具有海纳百川的心胸。上世纪初,师徒相承的门户教学仍是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

然而,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一些留洋美术家把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观念注入教学与创中作,希望用西方写实主义审美观改良中国绘画。在这样的形势下,以“古法为上”的艺术观念受到诟病。

徐悲鸿的中国画教学改良方案,既鞭策着中国画面向时代的发展变革,又因其全国一盘棋地跟风沿袭、对传统中国画规则过于简单地否认而引发后来的诸多争议,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亦促使青年时期的孙其峰先生开始对人生与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虽然师辈在教育理念及艺术见解上各持己见,但孙其峰先生却能以学生身份从两派理论中汲取营养,认为不论是“独持偏见一意孤行”者的激进变革,还是“保存国故”者的守护传统都有其合理的成分,这不仅影响到孙其峰先生当时对书画艺术的学习方法,也为他此后形成其兼容并包的艺术思想打下了基础。

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主题先行,还是在艺术思潮多样发展的今天,兼容并包始终是孙其峰先生坚守的艺术思想,并把它贯穿于创作和教学中,这对天津美院的教学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孙其峰先生身上我们更加认识到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应该具有兼容并包的气度与胸怀。只有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才可以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出人才出成果。

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在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互融、观念纷杂并陈的今天,我们更要有兼容并包的胸襟,我认为大学一方面要贴近社会,让老师和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社会,这对深入掌握专业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助益,这也是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建设一个学习、研究、思考、探讨、切磋、交流的学术文化氛围,以此来全面地培育人才,使大学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孙其峰 花卉蝴蝶 33×34cm 约20世纪60年代

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孙其峰先生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不待言,而我认为教育家应是最能反映孙其峰先生一生追求的称谓。《学记》中有“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说法,以此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从孙其峰先生的教学实践和他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和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而言,他就是这样一位知行合一的善教者。由于书画艺术的实践特性,教师同时也是艺术家,过去中国的书画家基本身份多是文人,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中,不是单纯地将作品视为艺术价值的终极实现,而是把作品和书画家所处时代生活相关联,强调“文以载道”。

今天,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这是教育所独有的、奉献给社会的成果。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讲教育是一种高深层次的维系力量,因为教育的宗旨是“养成人格”。

所以说,我们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只是掌握一技之长的画匠,而是通过美术教育陶冶性情,塑造人格,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孙其峰先生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家,信奉“在其位任劳任怨,不在其位亦正心修身、明道立德”的人生理念,遵循“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他既注重艺术技能与规律的传授,也强调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人格的养成,使学生能做到知行合一。

因此,在传授技能方面,他主张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把握规律性的东西。他的教学方法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学生在掌握一种的基础上可以触类旁通;他主张不但教学生以“法”,还要晓之以“理”,使学生对于一种技法的形成与运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学生他则强调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单纯地模仿老师的艺术面貌,要了解老师风格面貌形成的渊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掌握书画知识与技能的规律。

所以,我们今天看孙其峰先生教出的学生能面貌各异,与他提倡师心不师迹有很大的关系,这很值得我们当下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确实,现今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与孙其峰先生那时有很大的不同,在大的功利化和市场化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都面临着生活、就业等诸多压力,潜心学问与快出成绩在大家心中都比较纠结,然而从孙其峰先生的经历和他的教育成果来看,只有抛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表象,像孙其峰先生这样的善教者才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有出息的学生,不当只是亦步亦趋地描摹师辈的技能,更当体会和继承师辈的高尚理想情操。

孙其峰 松鹰图 89×48cm 约20世纪80年代

孙其峰先生从踏入天津美院工作至今一直是位勤于学习、诲人不倦的师长。2011年身体不适在天津总医院住院治疗,他仍然手不释卷,终日挥毫不辍。病榻前还与前来看护的青年教师交流艺术心得,孙其峰先生可以说是当代践行教学相长的典范。

孙其峰先生知道美术的教与学从来不是片面的灌输与被动的接受,好的美术创作和好的美术教育总是交叉促进,互为因果的。作为艺术家的他深知社会美术现象永远是美术教育内容中最鲜活、最生动的资源,而作为教师,把当前的美术现象纳入教学,应该剥离它的表现,从中提炼出规律化、系统化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才不会背离艺术教育的本质,不然就会陷入应景教育的怪圈。

所以,我们看到孙其峰先生即使离开教育岗位后也一直在研究学问,不断探索绘画的规律,这与他一心扑在美术教育事业上是分不开的。

他的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很值得现今的中青年教师学习。美术教育虽不像航空航天等前沿学科一样知识更新那么快,但作为美术教师并不是准备一份教案或熟练一套技法程式来讲一辈子就万事大吉了。我们应该像孙其峰先生那样对待教学和学生,他的成功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我认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中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甘为人梯的磊落胸怀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天津美术学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画教学从20世纪50年代艰难起步到现在蜚声画坛,功不可没的是孙其峰先生。一方面他虚怀若谷聘贤于外,另一方面甘为人梯在院内千方百计培养新人,在他的带领和实干下,通过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健全和完善了教学思想和教学机制,并不断以他们的个性风格和创作成果,为当代中国画发展做出了贡献。

孙其峰先生倡导的导师制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思想的肇始,在为青年教师系统地补传统文化与中国画传统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艺术思想。

孙其峰先生在五十年前实施的导师制实际是在急用先学的情况下针对天津美院师资队伍现状的一种强化建设,然而正是当时的这种急就章式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愈加凸显出它的巨大现实意义和孙其峰先生看待事物的先见之明。

他一方面接受主流思想,重视写生;另一方面尽可能维护传统,适当强调临摹和师徒传承关系,强调学习传统画论与笔墨语言。上世纪50年代,在孙其峰先生的主导下学校聘请、调入了多位在当时有影响、有成就的中国画艺术家、理论家、学者来校任教。

对于天津美术学院的教学而言,这无疑是奠定以后发展的重要基石。远在千年的曹植就曾说:“文人相轻自古已然。

”俗语也说:“同行是冤家。”而孙其峰先生却能把国内一批诗文书画都颇有造诣的中国画艺术家、理论家、学者咸集到美院,这需要何等的胸怀与气度,不仅如此,大家能一派平和地聚在一起切磋学问,培养后进,更是难能可贵,这要有一位有凝聚力的领头人才行,这也充分体现出孙其峰先生的人生境界。

我想孙其峰先生在做这些看似与自己艺术创作无关的工作时肯定耽误了自己很多画画的时间,当时或许有人会感叹孙其峰先生为什么要操心费力去为别人作嫁衣,今天来看无论对孙其峰先生的艺术成就还是对教育事业来说这都是难能可贵的正能量。

新出的十卷本的《孙其峰书画全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孙其峰先生在山水、花鸟、书法、艺术理论等方面的成果,透过这部全集可以看到孙其峰先生是一位修养全面的艺术家。

虽然他把很多的精力用在了教学和行政工作上,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成就的取得,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从艺术之外获得了学习的源泉与动力,他艺术成就的取得与他从事的这些工作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这方面孙其峰先生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艺术家要成大器,不能狭隘地只关注自己。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一个思想者、文化人和有社会担当的人。

孙其峰 写生 1960年

正是孙其峰先生的敢于担当,使当时天津美院的师资建设逐渐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对年轻的教师队伍的培养,证明了前两代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成功。我认为他们的成功应当首先感谢孙其峰先生,他凭着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自己的学生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研究和深造的环境和空间,使他们的才智和天分能得以很好的培养、开发和升华。

这种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是我们今天需要大力弘扬的。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孙其峰先生给我们许多启发。

现在由于学科建设日趋完善,教师进入岗位前从学历上大都已完成本专业方向的修习,然而美术专业尤其是中国画艺术对综合素养的要求,需要青年教师进一步完善多方面的积累。从美院的历史和走过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队伍失掉老、中、青的结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将走弯路,将失去生机,这样来看孙其峰先生当年倡导的一些做法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今天在这里研讨孙其峰先生的艺术成就,对美院来说我认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通过大家的研讨,多维度地重温了孙其峰先生的艺术人生,联系到我们今天学院的现实,我认为,孙其峰先生的艺术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磊落的人格魅力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天津美院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它,弘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