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可循的意思 市场轨迹与节奏有章可循 轮动操作思路亦有规可寻

2017-09-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尽管昨天市场仍然维持强势格局,但高位上下震荡仍然反映出一定的市场分歧.毕竟在外围大涨刺激下的强势勉为其难.所以周四市场的表现已经回归本质.早

尽管昨天市场仍然维持强势格局,但高位上下震荡仍然反映出一定的市场分歧。毕竟在外围大涨刺激下的强势勉为其难。所以周四市场的表现已经回归本质。早盘指数低开似乎暗示上涨出现乏力,而全天指数的震荡幅度也明显收窄。

可以看到前期提振市场的权重股趋于平静,随之而来的是题材股的活跃占得上风。虽然周四板块涨幅不够大,热点不够多。但题材股这样接地气的板块走强让投资者比较适应。至少这样的市场表现比大盘涨,个股不动更易于接受。而纵观近几个月的走势,其中暗含的规律还是有章可循。

我们先看看大盘,从4月至今的行情走势可以清楚的发现,每当市场出现一、两跟大阳或大阴之后,随之而来的会是至少一到两周的,在收盘价附近的横盘。4月20日大阴后,出现近十一天的休整;5月6、7日两根大阴后,出现两周横盘;5月31日收出大阳,又是一周的横盘;6月15日大阳后有8天横盘;6月27日和7月4日出现大阳后,也都有几个交易日的短暂横盘休整。

那么在7月12日大阳后,横盘的情形可能再度出现。这样的走势可以明显看出,市场的运行轨迹是涨时步步为营,跌时一步一回头。这也在提醒投资者,市场出现大阳不要急于追涨而,而当市场出现大阴,也不要慌不择路。

大盘走势体现在板块方面更是规律明显。回顾4月底到6月中,大盘处于底部区域时,市场是题材股的天下,各新兴行业、涨价概念等题材股轮番表现。而当6月中旬开始,大盘逐步走出底部,震荡回升的过程中,权重股的表现功不可没。

在此区间,每一个压力位的突破、每根大阳出现时,都能够看到权重股领涨的身影,其中也伴随着成交量的温和放大。而在每根大阳之后的横盘蓄势期间,有可以看到题材股卷土重来。最后的总结就是,指数突破向上要有权重股的推动,市场机会在权重蓝筹股;指数调整修复,题材股有机可寻。

问题又来了,我们如何知道大盘什么时候收大阴或者大阳?对于这个问题,谁都不敢说可以精准把握。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技术面和资金面的分析得到一些判断依据。在技术面,我们可以结合短期均线的走势初步判断。在7月4日的大阳后我们判断,指数拉升后的乖离率偏大,等短期均线跟进形成支撑后可能是再度拉升的机会。

而7月20日正是10日均线顶住屁股后形成的大阳。那么,周四指数与10日均线的乖离率还要时间修正。同时昨天说到指数突破3046点的确认,至少在周K线上本周要站于其上,而在下周还要继续确认。之后才能够出现再次拉大阳的可能性。但如果3046突破没有成功,下周不排除收阴的可能。

至于资金方面的变化。前天我们着重谈到沪股通的资金流向,这是基于外资更为精准的操作能力。从最近三天(不包括周四)的沪股通资金流向看。7月11日资金净流入15.93亿;7月12日资金净流入18.14亿;7月13日资金净流入5.

57亿。整体的流入出现一定的减少,周四净流入应该不会超过两位数。微妙变化说明沪股通对于指数的支持趋于谨慎,表明短期大盘也将进入短暂的休整,但这并不意味指数会出现大跌。因此,从资金动态来看,资金不会一味穷追猛打,短期时进时出的行为显示出资金波段炒作的操作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投资者一方面可以结合大盘进一步或退一步,都会调一段的运行轨迹,做到大阳不追高,大阴不恐慌;又可以结合板块轮动,做到在大盘突破时关注权重蓝筹的机会,而在指数横盘整理时回归题材股的炒作。然后还要结合技术找准关键的压力和支撑,再适时跟踪沪股通及其他资金的动向,综合把握市场动向和机会更替。

这就可以做到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把握好市场的节奏和板块的轮动。至于具体个股的选择,还是应该结合“质”、“形”、“量”三个要素去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