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夜宵真的会胃癌吗

2017-09-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配图 总是太晚进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再生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经常在夜间进餐会使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甚至破坏胃黏膜. 夜晚太晚进食往往被认为会"伤胃"."使胃得不到休息",甚至还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罪魁祸首.在新闻报道中,"年轻白领常年加班吃夜宵患胃癌"这样的标题也不时出现.然而,即使在一些个例中"常吃夜宵"和"胃癌&quo

配图

总是太晚进食,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吃夜宵对胃的伤害非常大,因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再生一次,再生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经常在夜间进餐会使胃黏膜得不到及时修复,甚至破坏胃黏膜。

夜晚太晚进食往往被认为会“伤胃”、“使胃得不到休息”,甚至还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罪魁祸首。在新闻报道中,“年轻白领常年加班吃夜宵患胃癌”这样的标题也不时出现。然而,即使在一些个例中“常吃夜宵”和“胃癌”真的先后出现,这也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存在联系。

流言中提到的理论解释没什么道理,那么又有没有研究数据提示吃夜宵和胃癌风险有关呢?答案也是没有。在Pubmed等医学数据库中检索可以发现,目前还没有研究将进食时间晚(以及进食到睡眠之间的时间间隔短)与胃癌风险联系起来。

在提及胃癌的风险因素时,英国癌症研究所(Cancer Research UK)、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循证医学数据库UpToDate等权威机构和各个诊疗指南也均未将进食时间纳入其中。虽然各个专业机构都认为饮食是影响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他们所强调的是“吃什么”而非“何时吃”:过多的盐和腌渍食品摄入才是真正与胃癌有关的风险因素。

并没有证据表明吃夜食与胃癌发病存在相关性,不过如果吃饭时间太晚,并且吃完就去睡觉,确实也可能给消化系统带来一些麻烦。

一些研究显示,进食到睡眠的间隔时间太短会增加胃食管返流的发生风险。而胃酸返流不仅会带来“烧心”的不适感觉,而且也会损伤食管。食管黏膜如果长期处于胃酸的刺激下,就有可能产生所谓的“不典型增生”,逐渐发展为癌前病变,进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有研究显示,进食到睡眠间隔时间短确实是食道癌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在2014年8月刊登于《肿瘤外科年鉴》期刊的一篇论文也指出,这一因素与胃与食管交接处发生的贲门癌也有关联。不过好消息是,这些研究也发现,只要避免吃完夜宵就睡觉的情况,并在餐后散散步,就可以降低这一风险了。

胃癌究竟与哪些因素相关呢?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专业的答案。耶鲁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德维塔(Vincen T. devilta)和他的同事在2011年所编著的第9版《癌症——肿瘤治疗原则与实践》中罗列了一系列有证据支持的胃癌高发因素。除了遗传以外,影响胃癌发病率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饮食、职业、吸烟、幽门螺杆菌感染、肥胖和放射线暴露等等。在饮食方面,高盐摄入、过多的腌制食品摄入和维生素A、C摄入不足都与胃癌风险的增加有关。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减少胃癌风险,“吃”确实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不过比起吃饭时间,“吃什么”更值得关注。此前已有一系列研究发现,高盐摄入、高腌制食品摄入与胃癌发病有关,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少人会选择高盐的腌制肉类、香肠或是烧烤作为夜宵,如果说吃夜宵真的增加了胃癌风险,这些“重口味”的食谱恐怕要承担主要责任。

此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当属幽门螺杆菌。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在胃黏膜反复受损和修复的过程中,胃黏膜上皮细胞可能会突然出现“变异”,转化为癌前病变,这样就增加了发展成为癌症的可能。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合并溃疡的患者,需要进行规范的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而要想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注意饮食卫生条件很重要。如果选择卫生条件不好的大排档作为夜宵,也可能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远离烟草、多吃蔬果并保持健康的体重,也对预防胃癌有所帮助。保健知识

“吃夜宵导致胃癌”的说法缺乏证据支持,不过进食后很快睡觉可能导致胃食管返流并损伤食管。与其把责任都推到夜宵身上,不如好好管理食谱和生活方式来保护你的胃吧。

预防胃癌的食疗粥

8种胃癌早期信号提醒你要体检

5种菜全面防胃癌

晚上经常吃夜宵会导致胃癌

常吃这种零食竟易患上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