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作品欣赏

2017-05-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以抒情性的美丽旋律与强烈的情感宣泄的结合而见长,他吸收意大利歌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他的音乐充满内心情感和戏剧力量,以抒情性的美丽旋律与强烈的情感宣泄的结合而见长,他吸收意大利歌剧、法国芭蕾、德国交响曲的创作特色,使其作品色彩异常丰富。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小夜曲》以及钢琴套曲《四季》等,不仅深为专业音乐工作者喜爱,而且也为广大群众所赞赏。

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是柴可夫斯基作于1869年的作品,题材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悲剧。柴可夫斯基采用着重刻划悲剧中的中心人物的手法,用奏鸣曲式(结合回旋曲原则)的结构,使乐曲成功地体现了戏剧的主题思想。该作品共有如下几个重要的音乐形象:

引子:是一个严峻而阴郁的圣咏旋律,表现沉思的劳伦斯神父的形象, 之后出现的与其对比的部分则表现深切的哀痛,概括地揭示出故事的悲剧性。

主部主题:表现两大家族的仇恨和斗争。

副部主题:最初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和英国管演奏,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甜美爱情。

展开部:主要展开引子的圣咏主题,表现两大家族的激烈厮杀,圣咏主题穿插其间,仿佛是劳伦斯神父努力斡旋,力图使他们放下武器,归于和解。但是他的努力徒劳无效,渐渐地,圣咏主题消失,仇恨主题得到了毫无顾忌的发展,并占据了压倒的优势。

再现部:在乐队全奏的高潮中,主部主题再现,显示出仇恨已无法消除的悲剧。副部的再现从忧虑、悲哀发展到几乎是绝望的呼喊,然而爱情主题的哀求完全不被理会,仇恨主题又闯入进来,其间又二度出现圣咏主题,但此时已转化为厄运的象征。

幻想序曲的尾声,描绘葬礼的行列,在此背景上出现的变形的爱情主题,是对罗密欧和朱丽叶悲痛的回忆。最后,这一对情人的牺牲导致了两个世仇家族的和解。

1893年,柴可夫斯基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六交响曲》(《悲怆》),这部充满着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悲愤,以及对自身命运凄叹的,同时也充满了柴可夫斯基对死亡的预感。1893年11月6日,也就是这部交响曲公演一个星期之后,年仅53岁的柴可夫斯基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第一乐章,序奏为慢板,由低音管在低音区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乐曲自开始就笼罩在一种不安的阴沉气氛中。第一主题快速而富节奏感地奏出,给人以苦恼、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后乐曲的速度即转成行板。第二主题哀愁而美丽,有如暂时抛却苦恼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本乐章的终结部十分柔美、温和,旋律在平静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谜一样的结尾。

第二乐章,温柔的快板。自始自终一贯单纯的色彩,其构想似乎来自俄罗斯民谣。不安定而又稍快的音乐,全乐章呈现出昏暗、低迷的状态。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节奏,却又荡漾着一丝不安的空虚感。

第三乐章,甚活泼的快板,谐谑曲与进行曲混合而无发展部的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人们四处奔忙、积极生活的景象,有人认为这一乐章体现出作者对过去的回忆。

第四乐章,终曲,哀伤的慢板。该乐章的主题极为沉郁、晦暗(一般交响曲的终曲都是最为快速、壮丽的乐章,而本交响曲正相反,充分强调了“悲怆”的主题),悲伤的旋律在两声圆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凄凉,该乐章在无限凄寂当中结束。这一乐章正如本交响曲的标题,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深沉的悲怆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