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十二因缘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2019-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慧.道德和行为上,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济群法师十二因缘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法宝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众生因迷茫所困,无始以来在生死中轮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皈依法之后,通过对佛法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离苦得乐的方法,解脱生命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慧、道德和行为上,都已经达到彻底的圆满。

济群法师十二因缘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法宝是指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十二部。众生因迷茫所困,无始以来在生死中轮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皈依法之后,通过对佛法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离苦得乐的方法,解脱生命中存在的种种痛苦,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济群法师十二因缘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僧宝是指严持戒律的出家人,包括贤圣僧和凡夫僧二类。僧宝是佛法住世的象征,是三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有人会认为,我只要皈依佛宝和法宝,而不必皈依僧宝,可不可以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佛法在世间的流传,必须依靠僧宝的住持和弘扬。还有一种人则认为:我皈依僧宝和法宝,总该没问题吧?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因为学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佛陀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如果我们不皈依佛宝,就会失去前进的目标。三宝是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不皈依其中的任何一宝,都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徒。

济群法师十二因缘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二、皈依的意义

那么,皈依意义究竟何在?所谓皈依,也就是寻找我们生命的依赖。

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从出生到成长乃至死亡,每一阶段都需要不同的依赖。在小时候,我们依赖父母的呵护养育;进入学校后,依赖老师的传道授业;步入社会后,依赖同事的指导教育;成立家庭后,依赖对方的体贴协助,正是因为大家的帮助,我们才能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除了生活周围的这些人,我们还会依赖各种不同的对象,有人认为金钱万能,将金钱的增长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有人认为权力至上,将权利的获得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人信奉鬼神,遇到挫折就祈求鬼神的保佑;有人信奉上帝,希望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得到永生。这种种现象,都是出于依赖。

但是,我们所依赖的那些对象是不是那么可靠呢?我们依赖父母,但父母亲终会撒手西归,不可能永远为我们提供庇护。我们依赖家庭,但家庭也有聚散离合,正如佛经中所说的比喻:夫妻好比同笼栖宿的鸟,一旦大限来临,免不了各奔东西。

我们依赖财富,但佛经告诉我们:财富为五家所有,大水能将财产冲走;大火会将财产烧毁;大风会将财产刮跑;盗贼和黑势力会财产掠为已有,即使侥幸躲过这五种灾难,不肖子孙也会将财产尽情挥霍。 "崇高必堕落",无论多么珍贵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当权力、地位、财产、亲人都失去的时候,我们还能依赖什么呢?信奉鬼神吗?其实,鬼神也和我们凡夫一样,有喜怒哀乐,我们供养去他,遇上他高兴的时候确实能保佑你,万一遇上他动嗔心的时候,就可能适得其反,孔子要我们敬鬼神而远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上帝是不是可靠呢?上帝虽然能力和福报都比我们大,但福报享尽时,也要和凡夫一样流转六道。所以说,唯有三宝才是最究竟,最值得信赖的归投之处。

三宝又可分为三类,即住持三宝、化象三宝、自性三宝。

首先是住持三宝,我们现前供养的这些泥塑木雕的佛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经典为法宝;住持僧团的僧众为僧宝。佛法要流传世间,必须依赖于这三宝的住持。

其次是化象三宝,以释迦牟尼为佛宝;以佛当时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为法宝;以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如舍利弗、目犍莲等为僧宝。

第三种是自性三宝,也就是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的一切智慧德相,只是被无明妄想及贪嗔痴烦恼所覆盖,清净本性无法显现。

那么,怎样才能使清净的本性显现呢?就要通过皈依外在的三宝,学习佛法,逐渐开发我们原有的自性三宝。所以,皈依三宝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讲,就是皈依我们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