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怎么死的

2019-06-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宋哲元,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战名将,自幼受家庭影响,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跟随冯玉祥后,一路升迁,最后官至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北路军总司令,参与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等主要战役.那宋哲元是怎么死的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哲元怎么死的宋哲元怎么死的宋哲元是病死的.其实在历史上对宋哲元怎么死的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不像当时有的将领是被刺杀啊,飞机失事啊,会让人产生怀疑,宋哲元的死因就是简单明了,就是病逝的.在历史上,宋哲元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在他的内心深处,有很强的爱国之心,但是宋哲元的观念里军阀

宋哲元,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战名将,自幼受家庭影响,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跟随冯玉祥后,一路升迁,最后官至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北路军总司令,参与过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等主要战役。那宋哲元是怎么死的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宋哲元怎么死的

宋哲元怎么死的

宋哲元是病死的。

其实在历史上对宋哲元怎么死的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不像当时有的将领是被刺杀啊,飞机失事啊,会让人产生怀疑,宋哲元的死因就是简单明了,就是病逝的。

在历史上,宋哲元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在他的内心深处,有很强的爱国之心,但是宋哲元的观念里军阀割据的思想也十分严重,所以这两个思想常常使宋哲元很困扰,所以有时候宋哲元的行为就会让人觉得很看不明白,如其在平津的时候,宋哲元当时和华北的驻军司令香月清司谈判并签订停战协议,有人将其视为愚蠢,其实只是宋哲元内心过于地期待和平,也过于相信敌人,所以才会在夜里的时候被偷袭,而且当时宋哲元还受日本人所迫,所以当时的他内心相当的挣扎和矛盾。

宋哲元怎么死的

蒋介石曾经极力要将宋哲元拉到自己手下,因为蒋介石非常看重宋哲元的本领,但是宋哲元脑子似乎一根筋似的,只跟着冯玉祥,并且忠心耿耿,蒋介石只能作罢,宋哲元对冯玉祥真的是好的不得了,从在卢沟桥事变后宋哲元坚持要为冯玉祥的西北军留住家底,当时的蒋介石已经实现统一了,宋哲元还敢这样拒绝蒋介石,可见,蒋介石在他的心中确实是没有冯玉祥重要的。

宋哲元简介简历

中文名:宋哲元

别名:明轩

籍贯:山东乐陵县人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85年

去世年月:1940年4月5日

职业:军事 将军

政党:国民党

宋哲元(1885~1940)中国国民党军队将领。字明轩。山东乐陵人。1940年4月5日卒于四川绵阳。1912年入陆建章部随营学校。次年起追随冯玉祥自连长累迁至团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升任第25混成旅旅长。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任第11师师长。次年12月,出任热河都统。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进兵宁夏。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北路军总司令,参加北伐战争,先后平定甘、宁、陕边境的吴佩孚残部。

同年1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29年8月通电反蒋。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失败后率西北军余部接受张学良的收编,任东北陆军第三军军长。1931年6月所部改编为第二十九军,任军长。1932年9月出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罗文峪等地痛击日军。1935年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同年12月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任委员长。在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初,企图与日军妥协,后率部抵抗。同年8月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后又兼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所部曾参加台儿庄、徐州等战役。后改任军事参议院虚职。

宋哲元幼时就接受家庭教育,7岁随舅父沈兰芬先生读书,从四书读到左传、春秋。1907年,22岁的宋哲元考入北京武卫右军随营武备学堂,受训5年,毕业后分配到第六镇见习。1913年调入京卫军第二团(团长冯玉祥)。从此,在冯玉祥部队,先后任营长、团长等职,在参加讨伐张勋复辟的战斗中,一战击溃了张勋的军队,迫使张退回北京。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宋再建奇功,晋升为旅长。当时冯部辖5旅,旅长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均骁勇善战,时人称之为“五虎将”。

1924年,直奉二次战争,冯部自热河班师回京,完成了“首都革命”。并电请国父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同时冯玉祥、胡景翼、孙岳三人联盟,正式组成国民革命军,冯任总司令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宋哲元任第十一师师长。1925年宋兼任热河都统。

1926年,国民军受奉(张作霖)、吴(佩孚)攻击,冯主祥赴俄,宋任第四路军总司令,由热河退转多伦,旋退绥远。及8月,冯自俄归,宋迎于五原。9月17日誓师入陕,并率全军参加中国国民党,誓为中国革命而效命,这就是著名的五原誓师。

1927年,冯部入陕,宋任北路军总指挥,11月,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宋亲率所部,剿灭匪众十数万,结束了陕西十数年割据之局面,北伐随告成功。

1929-1930年,中原大战,冯、阎败绩,宋率残部入晋,誓言不再参加内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第2日,宋哲元率部下将领通电全国,请缨杀敌,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之壮语。同年十二月,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

1932年8月,宋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率部入察,力除积弊,锐意建设。

1933年春,日军攻我榆关,陷我热河,进迫长城。29军调防北京东线,宋受任第三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3月10日,大战于喜峰口,歼敌5000余人。18日再捷于罗文峪,杀敌3000人。29军威名大振,全国同胞有“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之歌。

1935年4月,宋哲元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7月,国民政府颁授青天白日勋章。8月,任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长。11月,受任冀察绥靖主任。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同月,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南京,宋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宋哲元于7月16日自山东返回北平,主持大计。最初,仍拟作地方事件解决,随发现日敌阴谋,乃奋起抗战。7月28日,平津撤守,奉命赴保定督师,授第一作战。新乡战后,以劳瘁过度,夙疾复发,行履艰难,忾敌忧国,不能自己。

1938年4月,以病辞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职,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7月疾益重,再辞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8月释兵权,徒步衡山养病。10月移驻阳朔,病中督建“碧莲新村”于西门外,及去以赠阳朔中学。

1939年6月至灌县养病,并于东关外建“博爱山庄”,及去以赠山东第六中学校。12月,回成都就医,同月25日病笃,食物难进,终于4月5日逝世,享年56岁,安葬于绵阳富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