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子女 张云逸大将简历生平事迹 张云逸的后代子女

2018-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云逸,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历任红七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副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党的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①.张云逸子女 张云逸大将简历生平事迹 张云逸的后代子女张云逸,原名张运镒,曾用名张胜之,一八九二年八月十日诞生于广东省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

张云逸,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历任红七军军长,中共中央军委副参谋长,新四军副军长,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委副书记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党的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①。

张云逸子女 张云逸大将简历生平事迹 张云逸的后代子女

张云逸,原名张运镒,曾用名张胜之,一八九二年八月十日诞生于广东省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其父张景琚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农民,母亲邢氏,勤劳俭朴、和蔼善良,有子女六人。一家八口,只有一亩多水田和一点薄地,不得不租种别人一些田地,生活十分困难。一九一○年冬,张云逸的母亲邢氏积劳致疾去世。不久,两个弟弟也先后在贫病交加中夭亡。

张云逸子女 张云逸大将简历生平事迹 张云逸的后代子女

张云逸是家中的长子,很小就参加各种家务劳动。他的父母希望他能读一点书,摆脱当牛做马的命运,便拚命劳动,省吃俭用,在他七岁时被送进了本村的长发小学,十二岁时又入头苑乡启明高等小学学习。高小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更加困难,无法再供他继续升学,他便在家里参加劳动和自学。

张云逸子女 张云逸大将简历生平事迹 张云逸的后代子女

有一年,在广州当军官的同乡赵士槐回家省亲,看到张云逸聪明好学,劳动勤快,便答应了张云逸四叔张景起的请求,把张云逸带到广州当他的勤杂工。一九○八年,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招生,张云逸在赵士槐的支持下报名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陆军小学学习期间,张云逸和少数爱国学生秘密参加了同盟会。一九一一年夏,他离开陆军小学投身辛亥革命,积极参加了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

清王朝垮台后,一九一二年,张云逸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学习。一九一四年,他从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被派到海南杨锦隆部队任排长,后升任连长。一九一五年十二月,袁世凯复辟称帝。张云逸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三年,张云逸任广东香山护沙营营长。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他调任广东揭阳县县长。随后,又到广东军队许崇智部任旅长。

一九二五年七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张云逸所在的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一九二六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张云逸参加了北伐战争。由于他作战英勇,被任命为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参谋长。第四军中的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精神,使张云逸受到极大的教育,中国共产党的彻底革命纲领,使张云逸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他在党的教育下,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自己由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一九二六年十一月,经王之仁的介绍,张云逸在武汉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严重情况下,张云逸根据党的指示,继续留在国民革命军张发奎部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他极力推荐和说服张发奎任命共产党员卢德铭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团长。

七月,第二十五师驻防江西省九江市。由于他的秘密掩护和大力支持,该师大部分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他自己仍留在四军张发奎部队。不久,他随张发奎部到了广州。十二月,在广东的桂系军阀势力李济深、黄绍竑等,与广东军阀张发奎矛盾日益尖锐。

张发奎派张云逸带领数百名军队到海南岛,代替黄镇球任琼崖司令。这时,中共琼崖特委正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准备领导海南各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夺取琼崖政权。

张云逸按照党的指示,计划到海南岛后,进行里应外合,配合海南党组织夺取琼崖政权。但在关键时刻,张发奎在海南岛的驻军某部副团长叶肇被桂系军阀收买叛变。结果,张云逸带领的队伍一上海南岛即被缴械,夺取琼崖政权的计划未能实现。张云逸只身脱险后,经广州取道香港到上海寻找党组织。

一九二八年上半年,党中央准备派张云逸和一批共产党员到苏联学习。在他快要动身的时候,国内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场新的军阀混战正在酝酿。根据这个新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在这一年的八月两次找张云逸谈话,向他传达党中央的决定,要张云逸准备到广西去开展革命工作。

一九二九年春,第一次蒋桂战争结束后,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被迫下野。同年七月,俞作柏就任广西省主席,李明瑞任广西绥靖司令。俞作柏、李明瑞在大革命时期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同情革命,他们掌握政权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请求中共派干部来广西工作。

中共中央为了发展广西革命力量,派邓小平为代表到广西做上层统战工作和领导广西全盘工作。随后,共产党派遣一些同志,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进入广西,开展革命工作。

一九二九年五月,张云逸根据党的指示,从上海到达香港,同当地党组织接上了关系。负责同他接头的叶季壮,为他开了到广西去的组织关系介绍信。随后,他就从香港到了广州。当时任广东省海军总司令的陈策,是张云逸过去的好朋友,辛亥革命时,他们同是炸弹队的队长。

张云逸到广州找到了陈策,陈只知道张云逸在北伐时是张发奎的部下,但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因此,陈策为张云逸写了到广西去向俞作柏找事做的介绍信。张云逸遂于七月间顺利地到达南宁。

这期间,先后到达广西的共产党员还有叶季壮、袁任远、李干辉、袁振武、李谦、冯达飞等。他们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同原来在广西工作的雷经天、韦拔群等一起,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开展做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

俞作柏、李明瑞在共产党的影响和支持下,把共产党派来的干部安排到他们的军政机关中任职,释放和任用了被桂系军阀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逮捕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人士; 解散了被反动派把持的国民党各级党部,逮捕了一批桂系军阀在地方政权中的反动骨干分子,下令开放工农群众运动。共产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工农运动和学生运动。

党又通过俞作柏的弟弟 (李明瑞的表弟) 、共产党员俞作豫,促成李明瑞开办了一个训练初级军官的教导总队,张云逸任教导总队的负责人。一个多月后,他又兼任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的大队长。广西警备第五大队的大队长则由俞作豫担任。为了把教导总队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这两支旧军队改造成为新型的革命军队,张云逸根据邓小平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坚定、果断的措施,使这两支军队的面貌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首先,紧紧地掌握了教导总队和广西警备第四大队的领导权。教导总队是由李明瑞管辖下的三个师抽调来的班、排长组成的,全队有一千多人,设有三个营九个连。张云逸任教导总队负责人后,根据共产党的指示,把广东和广西地方党派遣来的工人、学生党员大部分都安插到各连里当干部和学员,使九个连的干部都是共产党员,排长也由学员中思想比较进步的人担任。

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是李明瑞回广西后,收容土匪、民团、散兵游勇编成的,成份复杂,纪律涣散。

张云逸兼任大队长后,呈请李明瑞将共产党员李谦委任为副大队长,随后,张云逸又在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各个连建立了共产党的秘密支部,形成党的秘密领导核心。对于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中的反动军官,张云逸分别采取"升迁"和撤换两种办法,来剥夺他们的实际指挥权。那样,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的各级领导权就完全为共产党所掌握了。

其次,开展士兵运动,充分发动群众。张云逸在第四大队中成立士兵委员会,对广大士兵进行民主教育,发动他们起来揭发反动军官的罪恶,使广大士兵的觉悟迅速提高,更加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张云逸还在党内强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处处作群众的榜样。

他自己身为少将级军官,却毫无架子,和士兵打成一片,许多士兵有话都愿意和他谈。通过和广大士兵的接触,党组织及时了解士兵群众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从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壮大党的队伍。短短的两个月里,教导总队即发展了三百多个新党员,占全总队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四大队也发展了许多党员。

第三,张云逸在改造这两支旧军队的过程中,还十分注意从组织上增加工农成份的比例。特别是在第四大队,由于大量吸收工人、农民和进步学生参军,使部队在一个月里,就从原来的一千多人扩大到两千人。

在张云逸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共产党员的紧张工作,几个月后,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而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后来的武装起义创造了条件。

一九二九年九、十月间,俞作柏、李明瑞不听中共党的劝告,仓促决定与张发奎联合反对蒋介石,率领军队进攻亲蒋的广东军阀陈济棠。我党决定利用这个时机,大胆发展我们的力量。张云逸根据党的决定,以教导总队和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是新建部队,没有训练好和需要保卫后方为理由,向俞、李提出让这些部队留守南宁,维持后方治安。

俞、李同意这个意见,只从教导总队调走三百多人回各师去,并委任张云逸兼南宁警备司令。张云逸便利用这个职权,接管了省军械库等机关。

俞作柏、李明瑞的部队出发后,张云逸根据党的指示,把第四大队的一个营派到右江地区,准备今后的工作; 第五大队也派出一个营到左江去作准备。十多天后,俞、李的反蒋斗争因他们手下的几个师长如吕焕炎、杨腾辉和黄权等被蒋介石收买叛变,宣告失败。

消息传来,在教导总队中引起很大骚动,加上一些坏分子的煽动,许多人闹着要回原部队去。当晚,张云逸召集各支部的干部开会研究对策,决定第二天分小组开会,党员参加到各小组去,揭露坏分子的阴谋,宣传革命的光明前途,争取大多数人站到共产党这边来。

经过一天的辩论和斗争,少数坏分子孤立了,大部分人认清了是非,解除了顾虑,愿意跟党到右江去干革命。但仍有一些人要走。为了进一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张云逸在小组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又召开了教导总队全体学员大会。

他在会上讲话,指出革命是光荣的,反革命是可耻的。每一个人要走什么道路,应当慎重地选择。他对大家说: "有些同学还是要走,这也可以,我们革命部队是由有革命觉悟的人组成的。

现在就站队,愿意跟我们去右江继续革命的,站在这边,愿意去投降反动派的,站在那一边"①。重新站队的结果,愿意跟随共产党到右江的,有五百多人,加上三百多名党员,一共八、九百人,坚决要走的是一些反动军官、兵痞和坏分子,只有一百人左右。

接着,张云逸根据党的指示,组织部队和民工,把省军械库里储存的五、六千支步枪以及山炮、迫击炮、机关枪、电台和堆积如山的弹药,搬上了汽船,由邓小平率领党委和在地方作秘密工作的同志及警卫部队,溯右江而上。张云逸带领着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从陆路掩护前进。俞作豫等带领第五大队到左江去。这样,几千人的武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几天之内胜利撤出了南宁,到左右江去开辟革命根据地。

十月二十二日,张云逸率领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到达百色。邓小平在百色召开党委会议,决定公开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进一步发动群众,整顿和补充部队,组织和武装群众,继续清洗部队中的反革命分子。会议还决定利用旧有的督办官衔,宣布张云逸为右江督办。

会后,张云逸同其他领导同志一道坚决贯彻党委会的决定。首先,他们在部队中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实行官兵平等,建立士兵委员会,发扬民主,反对军阀制度,反对虐待士兵,惩办了一些一贯克扣军饷、打骂士兵的反动军官。

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部队的民主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积极性。接着,他们将部队分散到各地,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在有工作基础的地方,还通过地方党组织,将枪支发给群众,领导群众开展对地主恶霸分子的斗争,没收其财产分给群众。

在部队和地方党的共同努力下,右江地区的工会、农会组织恢复了,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群众政治觉悟大大提高,纷纷报名参军,部队迅速壮大。张云逸还以右江督办这个公开的行政长官名义,通知右江各县县长、税务局长将全部税款上交,为武装起义准备了经费。

右江地区的地主、豪绅对此十分仇恨。他们到南宁去勾结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到右江驻防,以对付革命群众运动,企图消灭革命武装力量。我党决定先发制人,智歼反动的第三大队。十月二十八日,张云逸以右江督办的名义,"邀请"第三大队头目熊镐到百色"商谈防务",在宴会上捉拿了熊镐。

与此同时,张云逸等又秘密调集恩阳、奉议等县农军配合驻平马的第四大队的一个营,向第三大队发动攻击,将其全歼,粉碎了敌人妄图扑灭右江革命烈火的反革命阴谋,为举行百色起义扫清了障碍。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左右江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的指示传到了百色,中央颁给了红七军的番号并委任了负责人。邓小平召开党委会议,传达中央指示,经过讨论,决定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宣布起义。会议结束后,邓小平带领一部分干部到左江地区去部署龙州起义事宜,随后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张云逸则领导右江地区军民加紧继续进行百色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二月十一日,在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雷经天、韦拔群等的领导下,百色起义胜利举行。这天一早,百色城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部队集合到广场上,庄严宣布起义和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宣布了党中央的任命: 张云逸为红七军军长,邓小平为政治委员、前敌委员会书记,陈豪人为政治部主任,龚鹤村为参谋长。

军部下辖三个纵队: 第一纵队司令李谦,政治部主任沈静斋,第二纵队司令胡斌 (后由冯达飞接任) ,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第三纵队司令韦拔群,政治部主任李朴。

接着,身穿灰色新军装、衣领上系着红带子的红军指战员,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街头,欢呼起义的胜利; 工人、农民和学生挥舞彩旗,引吭高呼,欢声动地庆祝自己的解放。

这一天,还在平马召开了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雷经天任主席。平马五万多军民集会,热烈庆祝右江工农民主政府和红七军的诞生。张云逸代表中共红七军前委参加了平马的庆祝大会,并在会上讲了话。右江军民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红七军诞生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百色、东兰、凤山、恩阳、奉议、恩隆、恩林、果德、隆安、向都、镇结、凌云等县也相继建立了工农民主政府和赤卫军。

百色起义前,李明瑞从龙州来到百色,邓小平、张云逸代表党组织对他进行了耐心的教育。他表示愿意留在革命队伍里工作,随即返回龙州,参与领导龙州起义工作。一九三○年二月一日,龙州起义爆发,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邓小平兼任政治委员,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

随后,左江地区的龙州、宁明、上金、明江、崇善、左县、雷平、养利、凭祥等县也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红七军、红八军的诞生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广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它给了广西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给灾难深重的广西各族人民带来了希望。

面对左右江地区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广西反动派惊恐万状。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经过密谋策划,于一九三○年二、三月间,调集大批反动军队向左右江地区发动猖狂进攻,妄图把革命军队和新生的革命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二月四日,敌以五个团的兵力向我右江根据地前线城镇隆安进攻。我军驻隆安的只有红七军第一纵队部和一个营,情势非常危急。张云逸和李明瑞带领红七军主力,从百色、果化等地日夜兼程赶赴前线,六日到达隆安城外,立即投入战斗,使守城部队得以冲破敌人的重围转移到城外。

由于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张云逸和李明瑞在取得了消灭敌军五百多人的胜利之后,带领部队撤出战斗。接着,我军又在马鞍山、亭泗战斗中予敌重创。隆安、亭泗战斗后,张云逸和李明瑞带领红七军指战员到东兰、凤山一带休整。敌军占据了我右江沿岸城镇。

三月初,张云逸等红七军前委领导人在凤山县盘阳乡召开会议,总结前一段斗争的经验教训,研究部队今后的行动计划。为了扩大红七军的政治影响,避开敌人主力的锋芒和在游击战争中消灭敌人,武装自己,前委作出红七军主力到外线出击的决策。

三月底,红七军第一,二纵队进驻河池县。随后,张云逸和李明瑞带领第一、二纵队到广西、贵州边境进行游击战争,韦拔群等率领第三纵队留在右江,保卫和建设根据地。邓小平到中央汇报工作后,于三月底回到东兰武篆,同韦拔群一起领导右江的土地革命。

四月上旬,张云逸等率领红七军第一、二纵队占领了怀远镇。在这里召开了几千人的群众大会,张云逸在大会上讲话,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剥削人民的罪行,阐明我党的方针政策和我军的纪律。当地老百姓眼见我军指战员爱护群众,秋毫无犯,高兴地说: "红军对老百姓很好,张军长的队伍非常和气,没有官架子。反动派的宣传是假的。"①

四月三十日,张云逸率部到达贵州的榕江城外。榕江是贵州军阀的后方,囤积着许多军需品。当时贵州军阀正与湖南军阀在湘黔边境打仗,城里只有一个副师长带领六百多名武装防守。我军到达这里后,立即发起攻城战斗。敌人仓促应战,凭借优良的武器和坚固的城墙作掩护,进行顽抗。

红七军军部提出了 "攻下榕江,纪念五一节"的战斗口号,张云逸、李明瑞亲临前线指挥,我军士气高昂,反复猛烈冲击,终于在当天下午攻克榕江。五月一日,红七军召开万人群众大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张云逸在大会上讲话,宣传我党的纲领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中国工农红军要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主张公平买卖,保护商业交通。会后,又把没收地主官僚得来的衣服、粮食等分发给贫苦人民。

我军在榕江战斗中缴获了几门大炮、六百支步枪、十多万发子弹、一部电台及其它军用品,并筹得军饷数万元。这次胜利,鼓舞了我军的斗志。部队在榕江休整几天之后,即回师右江,于五月上旬在河池同邓小平等会合。

六月初,张云逸和李明瑞率领红军攻打百色。这里自二月被敌人占领后,已成为桂系军阀在右江的一个反革命大本营,四处碉堡密布,炮台林立。我军抵达百色城外,先以山炮、迫击炮轰击,而后一、二两个纵队齐头并进,向敌人穿插迂回,摧毁了敌人城外的据点和许多小碉堡,侦察人员已经进入市区。

但是,敌人依仗城北山上的一个大碉堡进行顽抗,战斗直到第二天下午仍未解决。张云逸、李明瑞等亲自到离敌人很近的山顶上观察敌情,研究新的作战方案,命令把山炮拉到距敌人只有五百米远的山顶上来进行平射,同时命令一个排在敌人碉堡二百米远的死角处埋伏待命。

当李明瑞总指挥亲自瞄准、亲自开炮,连续两炮打中敌人大碉堡时,我埋伏的攻击部队立即突起进攻,消灭了大碉堡里的敌人,所有部队分路冲进了城。这次战斗消灭敌军三百余人,缴枪三百多支,敌团长岭建英化妆坐船逃走。百色城又重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