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是谁的名字 孟达:我是三国最大的草包
而孟达反叛之后,按一般史书会有上中下三策,我们来分析下。如果诸葛亮不想借刀杀人,消息没有泄露,那么趁魏人没有防备,突袭西城,击破申仪肯定是上策。这样就和蜀汉连着一块,司马懿想拿下他就不容易了。而分兵据险,把守隘口,这是中策。聚众守城,坐以待援,这肯定是下策。而孟达选的就是下策。

上策这条诸葛亮给他堵死了,中策这条可是完全可行,孟达自己都认识到自己“所在深险”,难道地处险要就可以掉以轻心?要知道他干的是造反作乱掉脑袋的勾当,加强戒备本来就是一个将军应有之义。他所处的房陵城北一百二十里有山名马嘶,道路最是难行,在此要害之地分兵据险,司马懿就算倍道兼行实施奇袭,也会受阻于此,孟达会得到更多的时间和更好的机会。

可是从他给诸葛亮的信中就可知道,他根本没这个计划,只打算收缩集中兵力,盘踞在新城死守,等待接应,可以说是完完全全不考虑当前形势。当年他领新城太守时,曾登白马塞(在上庸西南45里)看着周围的险要地势还嘲笑刘封、申耽:“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其实他自己还不及这两人。当年的刘备还是很有知人之明的,他派孟达去攻上庸之地时就私下认为孟达不能独自承担任务,加派了刘封从汉中乘沔水而下去指挥孟达。
孟达的迅速败亡对诸葛亮的北伐计划是有点小小影响的,本来以孟达一万多的兵力凭借那么险要的地形完全有能力牢牢拖住司马懿荆州军团的主力。司马懿如果一定要歼灭孟达,其负责的荆襄防线就会收到极大削弱,给东吴可趁之机。就算东吴没有行动,魏军也会两线作战,加重他们的困难,为北伐创造更好的条件。然而孟达败死,一切都成画饼。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