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兰花有关的成语及典故

2018-01-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出于对兰的亲近和崇敬,创造了许多与兰字相关的美好词语.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成了美的代名词和同义词,并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出于对兰的亲近和崇敬,创造了许多与兰字相关的美好词语。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成了美的代名词和同义词,并由此而衍化成为很多事物的理想境界、美好情感的赞词。因此,受到人们普遍的青睐。成语中也有很多和兰相关的词语。

芝兰玉树:比喻优秀的、有出息的子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日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兰心蕙性: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有时也用于比喻女子善良贤淑。出自宋柳永《玉女摇仙佩》: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采兰赠药: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出自《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芝兰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环境。《孔子家语六本》卷四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司其香,即与之化矣,孔子用这句话来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芝兰之化:比喻受到品性高尚的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家语六本》卷四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芝兰生于深林:比喻君子不因为处于逆境而改变节操。《孔子家语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困穷而改节。

兰因絮果:兰因,比喻美好的结合,絮果,比喻离散的结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日燕姑,梦天使与己兰。

兰摧玉折:兰和玉通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贤良的人才。此成语指贤人亡故,志士去世。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兰艾同焚:兰指美好的事物,艾则指不好的东西。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出自《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兰薰桂馥: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出自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一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出自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吹气胜兰: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兰芝常生兰芝,兰草和灵芝草。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出自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朱桂黝倏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兰桂齐芳: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兰艾难分好人、坏人难于分清。出自《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味,而九族就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