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心的夫人 杜鸣心钢琴作品的回顾与启示

2017-08-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 要:作曲家杜鸣心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因此,有必要对杜鸣心的钢琴作品进行历史性回顾,探究其影响之大和流传之广的原因,并作个性风格

摘 要:作曲家杜鸣心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钢琴作品。因此,有必要对杜鸣心的钢琴作品进行历史性回顾,探究其影响之大和流传之广的原因,并作个性风格与艺术特征方面的总结。针对杜鸣心钢琴作品带来的启示,结合当前我国钢琴新作品的现状,引发了深刻的思索。同时,对未来钢琴音乐的创作、比赛、教学和演奏提出设想和展望,希望对振兴中国钢琴音乐起到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杜鸣心风格;艺术特征;当前现状;前瞻 

(一)回顾与启示

杜鸣心先生是享誉世界乐坛的著名作曲家。在五十余年的艺术生涯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钢琴作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形式多样、题材宽泛、广为流传的作品,在我国钢琴音乐中位置显赫,多数作品为广大业内人士和钢琴学子耳熟能详。

杜鸣心从小在民间音乐环境中长大,深受民族文化的熏陶。青年时代跟随多位名师苦学钢琴,并在前苏联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多年留学,传统作曲技法愈发深厚、西方文化思潮影响颇深。杜鸣心正是在中西不同音乐文化的氛围和环境中成长起来,他的大多数钢琴作品都打下了中西音乐文化不断交融的深刻烙印,承载着中西音乐文化不断发展的心路历程。

历经五十年的音乐创作实践,杜鸣心在风格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之间自由游走、掌控平衡,逐渐形成同行公认的“杜鸣心风格”。

即,以功力深厚的传统作曲技法为基础,以格调高雅、飘逸、亲切感人的音乐语言为方向,以调性音乐体系与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相结合为切入点,以视角独特、清新、具时代感的旋律写作而见长的、融入个性化艺术观的音乐创作风格。

致力于创作民族风格钢琴作品是杜鸣心的不懈追求。在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创作方面,着重注意“继承世界音乐文化的传统,并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精华融会贯通,同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现代钢琴音乐创作技巧,在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两方面努力探索中国风格,创造出既是中国自己民族的、又是世界性的钢琴音乐,进而形成中国自己的民族钢琴学派”。

①杜鸣心的钢琴曲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基石,并相继予以巩固、建设和增添新鲜血液,他本人也正是在这样的道路上努力实践、奋力前行。

他的钢琴作品,不仅具有中国民族风格,有些还成为中国钢琴曲中的精品,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舞台占有重要位置。譬如,写于八十年代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基于传统作曲技法且大胆突破,采用明晰的曲式和简洁的配器,以乐明志、凭乐抒怀,也是个人文化素质、创作思维、个性风格和世界观等多方面因素沉积的产物。

作品在香港一经首演就取得极大成功,并获全国交响乐作品评比高奖。

他的作品以旋律见长,讲究旋律线条轮廓与句幅大小的结合,乐句起伏伸缩自然考究,大气磅礴又不失婉约深情。多种形式的半音模进和调式调性的频繁转换,辅以民族特色的“杜氏和声”与少许现代技法,给旋律带来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音响效果,描绘出诗的意境,继而表达出诗的气质和风格。

这一点在作品《水草舞》和《珊瑚舞》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旋律的写作,关乎作曲者全面修养的体现,反映着作曲者对民族音乐和世界音乐文化的理解程度、掌握的程度,以及作者的文化修养与人格的力量”,“写作旋律的基本功,其根基仍然是在做人上”。②用来形容杜鸣心的作品再恰当不过。

注重形式为内容服务,作者本着从音乐本体出发,坚持内容决定形式的创作理念,以“形式再也不是对内容的约束,而形成了内容展开的依据”③为艺术指导思想。在坚持传统技法的同时,有意识挣脱传统形式的羁绊和束缚,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为作品铺开清新、流畅的基调。

伟大的音乐家贺绿汀曾说过:“我们总不能忘记一句至理名言:‘伟大的艺术家必然是传统的儿子,同时又是传统的叛逆。’这里面包含了很深的道理。任何艺术家必须深入学习传统,没有传统你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同时你也必须从传统的规范中突破缺口冲出来,才有可能创造你自己的艺术”。④运用传统作曲技法,加之极富个性的“杜氏和声”与“唯美主义”艺术观就是最好的明证。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通过音乐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渴求探寻、对情感的深度挖掘、对内心世界的剖析表白。只有发自肺腑的乐思流淌、深深地沉醉于情感之中,方能谱出这样好的音乐。

在创作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第二乐章的过程中,作品经历了肯定、艰难的否定、更艰难的否定之否定这样不平坦的孕育过程,也赋予作品的音乐“传记性”特征。更令人感动的是,作者身为国际知名的大作曲家,始终坚持音乐作品为大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贴近广大平凡人的艺术审美心理特征,强调艺术的美感与时代感的紧密结合。

坚持高雅艺术不脱离群众,阳春白雪应建立在社会现实之上,满足艺术欣赏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这是杜鸣心先生终身保守的、强烈的艺术责任,即对作品、本人、同行、听众尽皆负责。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就是最好的佐证,作品于台湾公演一次后,作者略感不满意、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当即束之高阁,待以时日再作修改,以全新面貌示人。如果说作者在恪守着某种艺术原则的话,那就是包含艺术美学特征的、音乐创作的价值取向原则。

任何艺术的发展过程,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大气候的制约和影响。在对杜鸣心写于“文革”时期的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快乐的女战士》、《军民一家亲》等作品进行历史性回顾时,通过系统的音乐分析,会惊喜地发现多处超越时代的闪光点。

我们可以凝神遥想,杜鸣心在当时的大环境里,以极大的勇气摆脱各种因素对音乐产生的影响,在艰苦的创作条件下,用心良苦、积极地调动音乐创作手段,突破性的赋予作品新意、思想与人文主义精神,写出流传至今的佳作。

这几首乐曲可称得上是“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作品”,其时代意义已大大超出了作品本身。旅美作曲家谭盾曾说过:“个性在平凡的环境中找到很难,在大家都熟悉的文化背景上去创造个性更难”。

⑤但杜鸣心正是在平凡的环境中、在大家都熟悉的文化背景上、突破性的创作出个性化的、带有“杜鸣心印记”的优秀钢琴作品。一句话以概之——追求真正的音乐美。其作品在数十年的传播过程中,艺术的情感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被不断“放大”,并带来难以估算的“附加值”。因此,他的很多作品如在前苏联留学期间创作的《练习曲》、《变奏曲》,经过数十载,仍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当然,从其他角度来看杜鸣心的作品,也有白玉微瑕之处。比如,音乐发展手法稍显单一,过多依靠模进和调性转移,使主题后续部分小结构无序分散,会导致大结构不凝练、不集中。有评论认为他的作品中包括无调性、序列、十二音等现代作曲技法运用较少,“未能追随新音乐时代的发展”、有“过时”和“保守”、“落后”的嫌疑。

面对诸如此类的批评,杜鸣心往往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泰然处之。端正创作态度,虚心接受同行、业内人士的不同意见和批评,是他一贯的作风。

但他同时认为,“评价一首(部)音乐作品,不应以作品中是否有现代作曲技法为衡量标准,重要的是看作品中有没有好的音乐,即作品是否能准确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真正做到用音乐与人交流、真正感动听众”。

⑥艺术家是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为革新而革新,还是持之以恒的严守己律、“逆流”前行?详阅过杜鸣心的作品,明显感受到他确是一位勇敢的“反潮流者”。他不缺少“炫技”型作品,比如独奏曲《托卡塔》。但他认为技术是艺术之载体,技术最终要为艺术服务,即任何一门艺术的技法都不应是炫耀艺术家本人的工具,而应当作为艺术创造的方式与手段。

民族音乐学家田青有言:艺术感觉就像马。只有当年追风闯阵、青史留名的“飒露紫”们,才是既有个性、又善解人意,并能沿着它该走的途径奋力奔腾的骐骥。⑦尤为可贵的是,始终坚信“艺无止境”的杜鸣心先生年事已高,仍然坚持音乐创作、笔耕不止,以旺盛的创作热情和精力完成了电视连续剧《冼星海》和芭蕾舞剧《牡丹仙子》的交响配乐和创作。不难看出,作者在艺术道路上向着高峰继续奋力攀登之势。

乐如潮涌、思吟万千。当今时代,能够听到这样好的音乐,美丽的缪斯女神也会露出迷人的笑容。这里,笔者引用作曲家赵晓生教授的诗句来诠释杜鸣心先生的音乐:“音者有魂,乐者依心,音由心出,是为至乐”。⑧

(二)现状与前瞻

杜鸣心的钢琴作品也引起我们对当前钢琴音乐创作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思索。

中国钢琴音乐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作曲家已创作出不计其数优秀的钢琴作品,创造过辉煌的一页。但时至今日,很多作品在题材、体裁和演奏技术方面与时代确有脱节。比如,《解放区的天》和《翻身的日子》(储望华)这两首姊妹篇,以往曾红极一时,几乎是钢琴小学子的必弹曲目。

但在今天,出生于上世纪末、成长在新世纪的琴童们,对过去的事情知之甚少。老师要用半节课时间才能讲清楚作曲家、作品背景和创作初衷,学生又似懂非懂。弹奏技术不成问题,形象塑造、感情表达、历史重现才是最大的问题。

在1995年,曾举办过国际性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比赛,评选出十首获奖作品。但似乎只有四川音乐学院邹向平教授的《即兴曲——侗乡鼓楼》,经常有上演的机会。其他多数作品不是强调高难演奏技术,就是写作技法和意识过于“现代化”,不适宜作为教学和表演曲目。

2000年,举办了少年儿童钢琴作品征集活动,并出版了一本获奖曲集。但很多作品似乎无人问津,还是不能满足广大琴童的需求。大型钢琴作品为数更少,只有作曲家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赵晓生的《希望之神》、王建中与杨立青合作的《走进新时代》、杜鸣心的《春之采》,曾创造过辉煌业绩。

唯一扬名国外的《黄河》,因无数次被重复着、极少新意的“泛滥性”演出,自身价值已遭减损。

国内举办的各种大型钢琴比赛中,肖邦、李斯特、柴一、拉二等外国作品被反复弹奏、“长盛不衰”,而中国作品确极少使用。更为痛心的是,华人青年钢琴家们,无一人选择中国钢琴协奏曲参加国际大赛。新作品“疲软”之态不知将持续多久,难怪钢琴教师与钢琴家们经常感到无奈,无更多优秀曲目可供选择,更谈不到曲目更新。

时代呼唤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艺术情感和由此产生的艺术作品,没有触及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有好的音乐。杜鸣心一生追求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品位,坚信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社会推动作用,牢固自己勇于负责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心中时刻装着人民,铭记艺术作品须符合民族的、人民大众的审美承受力。

正所谓“乐为心声,器为心物”。杜鸣心在创作音乐之时,往往是有感而发、发自肺腑,以钢琴为媒介,借用心物抒发情感、谱写心曲。以心灵创作理想的音乐,表达无限的心声,带给人们永恒的记忆。

时下,某些现代派作曲家们对西方音乐创作技术、思维和观念顶礼膜拜,盲目“偏爱”、跟从。特别是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们,一入学就拼命钻研“现代技法”。生活、情感经历皆不足,写出的作品乐思不知从何而来,音符凭空堆砌、肆意想象、言之无物,却被堂而皇之的冠以“现代作品”,看似作曲技法“高深”、激进,音乐语言神秘、玄奥,“没有创造冲动,单凭钻研和计算就能创造出艺术作品来”。

⑨必然会异常脱离人民群众,脱离国人的艺术审美心理和情趣。这也是当前好的钢琴作品少之又少的重要原因与症结所在。

一个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应具备较好的文化底蕴,以此来充实自己的头脑,以传统和民族音乐为根基,完善自己的创作思维能力,并拥有比常人更为宽阔的想象力、丰富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

反观传统,耐人寻味。特别是新生代作曲家们一味求新、求异、求变、求突破的今天,杜鸣心先生始终脚踏实地、不故弄玄虚,不搞花拳绣腿式的“炫技”表演,其作品乃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颇具崇高深邃的艺术修养和纯真浪漫的艺术趣味、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独特魅力之所在。

结合当前这种现实的紧迫感,呼吁成立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研究会等部门,为尽快建立起中国钢琴学派奠定基础。鼓励音乐创作人员,特别是中青年作曲家,立足于我国悠久的文化背景,结合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素材,创作出真正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时代感强的优秀钢琴作品。

鼓励中国钢琴作品的评选、演奏、比赛和各种推广活动。提倡参加国外钢琴比赛的中国选手演奏本国作品,并在由中国举办的国际钢琴比赛、音乐节上,增设中国作品必弹曲目,设立中国作品创作奖、演奏奖,引导外国钢琴家增强兴趣、有意识演奏中国作品。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终有轮回,当事情发展到看似“尽头”的时候,必然产生大逆转,让我们期待更多、更好的钢琴新作问世。中国钢琴文化再度振兴将不远矣。

注释:

①④张旭良.试论贺绿汀的钢琴曲[A].童道锦、孙明珠.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②杜兆植.被忽视了的精灵——旋律[A].赵宋光.旋律研究论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39).

③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6).

⑤王树.在“我国现代的音乐创作之路究竟怎么走”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央音乐学报,1987(2).

⑥苏澜深.杜鸣心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8.5(8).

⑦刘索拉.行走的刘索拉[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96).

⑧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封二).

⑨保罗·欣德米特. 罗忠镕译.作曲技法——第一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201).

许 淳(1970—),男,理论作曲硕士研究生。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艺术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