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嘉树简介 宋美龄生平简介及其晚年生活(罕见老照片)

2018-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世界科技频道-讯]宋美龄,1897年3月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广东文昌县人(今海南省),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

【世界科技频道-讯】宋美龄,1897年3月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广东文昌县人(今海南省),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宋美龄是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逝世,享年106岁。

人物生平

1897年-1926年,她的父亲宋嘉树是中国海南文昌县人,曾经担任美南监理会(今卫理公会)的牧师,后来离开传教职务经营出版业致富;母亲倪桂珍则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其中倪桂珍这一支母系的祖先目前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

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随父亲的姓氏而姓韩,名教准。宋美龄祖父韩宏义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韩宏义夫人宋美龄的祖母为王氏。宋美龄的曾祖母为吴氏。

由于在美国有堂舅父,韩教准少年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韩教准就被堂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别名耀如。

宋嘉树在美国加入基督教,取英文名字查理·琼斯·宋(CHARLES JONES SONG)。韩改宋后,才逐渐发迹成为影响海内外的“宋氏家族”。但宋氏并非宋美龄的本家,据《宋庆龄年谱》记载:“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

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此文海南省政府网有专门介绍,并非什么莆田宋氏之后,宋嘉树舅父才是莆田宋氏之后,而宋的父亲韩宏义以上世代是韩家人,跟莆田无关。

宋美龄是兄弟姊妹六人中第四个出生的,两个姐姐宋霭龄、宋庆龄分别比她年长八岁和四岁,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长三岁,两个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则分别比她年幼二岁和九岁。

宋美龄出生于上海,1903年,6岁的宋美龄进入上海三一堂女塾就读。1908年,11岁的宋美龄与二姐宋庆龄同时赴美国留学,先后在新泽西州萨米特镇以及乔治亚州梅肯市的皮德蒙特学校、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就读,1912年进入马萨诸塞州的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 MA),1917年回到上海从事教会工作,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这时,她必须努力学习汉语,并重新融入华人社会。回国前,宋美龄已经与哥哥宋子文的好友刘纪文秘密订婚(这一点没有历史史实的根据,还有待历史考证)。

1922年,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初次见面,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由于蒋介石已经结婚和军人出身,并且信仰佛教,倪桂珍强烈地反对他们的交往,要求蒋介石先行与所有妻子、侍妾解除婚约,并答应在婚后研读基督教教义才答应他的追求。

中华民国第一夫人

1920年与蒋介石初次见面,被蒋介石热烈追求。宋美龄要求蒋介石先行与所有妻子妾侍解除婚约才答应他的追求,结果二人于1927年12月1日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结婚仪式,此一结合曾被一语双关的称为“(蒋)中(正)(宋)美(龄)合作”。在西安事变中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使被软禁的蒋介石获释,随后对蒋之政治活动多有襄助,她曾负责当时中国空军之组建。

1942年蒋介石、宋美龄与史迪威将军在缅甸她在对日抗战之际,赴美国募款,并成为第一个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的中国人,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为中国赢得了美国的同情,战时,她为国军缝制军服的照片成功地激起许多中国人民的爱国心。1943年宋美龄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

战后,宋美龄姐夫孔家与宋家所形成的孔宋集团在政治力的默许下,在贸易特许权、金融等等方面上下其手,被许多近代史研究者认为是导致当时中国国民党形象败坏的主因。

晚年生活

自从宋美龄于1975年9月乘专机飞赴美国长岛蝗虫谷,开始她长达20多年的半隐居生活,有关她的一切似乎一下子就消散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了。

母子不和远走美利坚

到台湾后,纵然宋美龄在对美“外交”上仍居一言九鼎之地位,然其政治权力显然已逐步受挫,她的最大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蒋经国。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无法忍受她和孔家兄妹充当“后座司机”,他要开创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时代。蒋介石的私人医生熊丸说:“经国先生与夫人对外交的意见不一致。夫人便对经国先生说:‘好,如果你坚持己见,那就全由你管,我就不管,我走了。’自此夫人便到美国纽约,一直都不回来。而经国先生的个性很强,他决定的事情便一定要办到,所以也不大管夫人的意见。”

1975年9月16日中午,宋美龄搭乘专机离台赴美,行前说:“余本身在长期强撑坚忍、勉抑悲痛之余,及今顿感身心俱乏,警觉却已患疾,急需医理。”

“内务部”派员随从

移居纽约后,宋美龄大部分时间住在孔祥熙所购置的长岛蝗虫谷巨宅。在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曾数次去台湾,其间除了治病,最主要的还是陆陆续续地搬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她的私人用品,来来回回,总共搬了3次才搬完。

据说,整个蝗虫谷的孔家宅地共占地200多亩,拥有如此之大的住宅基地,就是在美国本土居民中也很少见!赴美前两个月,宋美龄通过美国国家银行,从她的私人款项中拨出120万美元,专门用于房屋的修缮。这幢房子原先是孔祥熙家族的产业,而孔家没有后代在纽约,房子年久失修,实际上已经破败不堪了,经过一番花大力气的装修,终于显现出华贵原貌。

宋美龄1975年离开台湾去美国时,总共带了20多名随从人员。但这些人并不是宋美龄自己点名要的,而是蒋经国通过台湾当局“内务部”直接派去给她的。除了这些随员之外,宋美龄从原先的侍卫人员中,又挑出自己最得力的几个人,其中还包括专门给她缝制旗袍的裁缝师傅张瑞香。

宋美龄的贴身侍从钟爱民回忆说:大家到蝗虫谷的第二天,所有侍从和警卫人员都参与了房子的大扫除。结果整个大扫除的过程断断续续搞了近两个月,仅那个宽大的地下仓库就足足花去了半个月时间。

学画练字度过晚年

在清扫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个孔家的大仓库里应有尽有,就连一些想不到的东西也有,甚至还有几箱枪支弹药,有1937年蒋介石写给孔祥熙的一封请求给予经济援助的亲笔信,有数不清的字画收藏,包括国画和西洋油画……十几个侍从忙了整整一个星期,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完。结果在宋美龄的授意之下,钟爱民找来几个警卫,干脆放一把火把那堆字画连同蒋介石写的那封信一齐烧掉了。

这天下午,侍从们正在远处的火堆旁烧那堆字画,刚好被宋美龄从楼上的阳台上看见,她忽而心有不忍地说:“这些都是我画的呀。”沉吟了一会儿她又深深叹息:“也好,烧就烧了吧,这样我就可以专心作画了。”

1950年宋美龄开始跟着黄君璧学画国画,临帖练书法,从此以后就再也没间断过。自进入老年以后,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宋美龄每天都坚持作画。但创作完成的画品绝不出售,也不会拿出来送友赠朋,只是画完后交给侍从人员保管起来,多年来她从未改变过这一原则。

金银珠宝不计其数

1991年,宋美龄最后一次离开台湾。有关她所带的行李数目的消息传出后,一时间人们议论的话题是:宋美龄究竟从士林官邸带走了多少金银珠宝去美国?

据士林官邸的侍从们推估:宋美龄带走的远远不止97箱宝贝,她至少带走了100多箱东西。当然这里面也有部分是随员们的行李。就因为她和随员一行带走了那么多的物品,所以才引起外界的极度关切和舆论众说纷纭。宋美龄之所以有这么多可带的东西,与国民党内阿谀奉承、送礼成风分不开。

宋美龄的侍卫说,在国民党众多官员当中,以送礼向上爬的不乏其人。尤其在早年更是如此。宋美龄既然身份特殊,巴结谄媚者自是比比皆是,能讨人欢心的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大送其礼。

据悉,在宋美龄的书房旁边,有一间储藏室,专门存放一些大小官员孝敬她的宝物,大凡宋美龄认为比较值钱的东西全部储存在这个房间里,稍微次一点的礼物或是过时的礼品,宋美龄就会差人把东西搬到士林官邸隔壁的一栋平房式建筑的仓库里面去。

搬进纽约普通公寓

因蝗虫谷的住宅靠海,每逢秋冬,寒气逼人,交通又不便,如遇大雪,顿成与世隔绝之孤岛。1995年,宋美龄索性把它卖掉,搬到纽约曼哈顿一栋15层高的普通公寓。宋美龄和她的侍从们分别住在9、10两层。住在第五大道公寓的孔令仪和她的夫婿黄雄盛也便于就近照顾她。

一般来说,宋美龄绝大多数时间都窝在10楼,很少会到9楼来,因为每下楼一次都很麻烦,必须化妆、梳头,至少要花去一两个小时。这与宋美龄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她始终坚守自己的两个着装原则:第一,没化好妆、梳好头,她是绝对不会下楼或是出门见其他人的;第二,她只要出门,一定要穿着长及脚踝的中式旗袍。

一位曾在蝗虫谷跟随过宋美龄的侍从回忆说,2000年农历春节前夕,他曾经提着两罐乌龙茶(这是宋美龄最爱喝的一种茶)去探望她,却未被允许进门。前来接待他的宋美龄秘书塞给他200块钱。这位秘书对他说:“老夫人不方便见客。”这位原侍从想了想,觉得也是。若为了与一名侍从见一面,又是化妆又是梳头的,还真是太麻烦她了!

始终拒写回忆录

据宋美龄当年在台湾时的一位私人医生回忆:在宋美龄身上,真正出现老态的时间并不晚,早在她74岁左右动作上就已经开始显得不太灵便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便开始坐轮椅。这位医生还回忆说,她的记忆力已经明显开始衰退。那年回台湾参加蒋经国的葬礼,一些往日的侍卫、随从前往她下榻的阳明山别墅探望,宋美龄见到大家时,怎么也想不起谁是谁了。

1991年带着自己所有的行李离开台湾后,宋美龄就未曾表现过对台湾这个孤岛的依恋。

宋美龄在纽约的晚年,因孔令侃、孔令伟和孔令杰三个晚辈的相继辞世,不免有“杜鹃声里斜阳暮”的寂寥之感。1997年3月20日欢度百岁生日时,纽约宋寓热闹万分,贺礼极多。每年过生日,似乎是她最快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