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钊颖:一条自由快乐的鱼

2017-09-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叶钊颖家门口的墙上插着一面红旗,这使她家同其他人家的房很明显地区别开来.这面红旗透露了这家女主人往昔身份的"秘密",并很容易让人联想

    叶钊颖家门口的墙上插着一面红旗,这使她家同其他人家的房很明显地区别开来。这面红旗透露了这家女主人往昔身份的“秘密”,并很容易让人联想她在赛场上曾有的辉煌。7月22日,这座世界冠军的宅邸又多了一个小主人,女儿杨景惠的降生,让叶钊颖快乐平凡的生活从此又驶入了一个新的航程。

出笼小鸟享受生活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走下季军领奖台的叶钊颖转身离去,从此结束了羽坛的一个时代,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时代。从此,她如同一条游向海洋深处的鱼,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有4个字可以概括叶钊颖这3年来的生活,那就是:享受生活。

    离开运动队的心情,用出笼小鸟来比喻,恐怕也不为过。多年封闭,刻板的运动员生活,使叶钊颖丧失了很多同龄女孩子应有的内容和乐趣。如今,脱下那身国家队的运动服,她一头扎入生活的大海中,尽情地游乐,要把这些年来失去的全都弥补回来:与朋友聚会、旅游、光明正大的谈恋爱……甚至看电视,看书至深夜也是一项,因为在队里,晚上10点必须熄灯了。这些普通人习以为常,不以为意的生活内容,在她看来都是令人愉悦的、欣喜的。

    2001年,叶钊颖成为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本科生。这是清华专门为退役名运动员开设的专业,实行“小班”化管理,课程都是特别设计、讲授的,相比有些院校,这更切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但这只是叶钊颖选择清华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毕业于清华自动化专业的先生想跟她做“校友”。

    叶钊颖的先生曾是清华大学手球队的队员,喜欢体育运动,羽毛球是爱好之一。他和叶钊颖相识就是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羽毛球馆里。先生身高力大,后场拉球、高远球有模有样,唬个一般人没什么问题,但在叶钊颖眼里,那就大“幼稚”了。球技不高,先生的胜负心却强,喜打比赛,所以,相识至今,叶钊颖从未和先生打过球。

    今年春节,叶钊颖还圆了一个多年的心愿:陪爸爸妈妈旅游。她组织了一个浩大的“旅游团”:自己的父母、公婆、小姑子夫妇以及小姑子的公婆,外加一个朋友的全家,开往海南三亚。行前,她和先生对整个行程进行了周密计划,饮食起居、活动内容等等的各种细节,都安排得妥贴周到。在三亚,他们下榻凯莱酒店,踢沙滩足球,品当地美食……叶钊颖的爸爸感叹:女儿真是好孝顺,这一次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吃喝玩乐。

体育情未了

    退役后,羽毛球叶钊颖是很少打了,因为能配得上跟她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昔日队里的好朋友们又天各一方,难得聚首。于是,网球和高尔夫成为叶钊颖的伙伴。

    早在国家队时,叶钊颖就打起了网球,基本上是无师自通,因为在她看来,网球的步伐、手法和技巧与羽毛球有不少共通之处。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发球,最高时速达173公里/小时,曾获得过一块雷达表的奖品。

    高尔夫是后来学的,与先生前后脚。她的先生一开始称高尔夫是老年运动,一段时间后改称“绿色毒品”,陷在草场上不能自拔了。叶钊颖学得很出色,很短时间蓝T成绩达到了90多杆,教练甚至建议她可以打职业高尔夫,但她对高尔夫的爱恋是有节制的,尚未像先生那样“中毒”。

    羽毛球虽然不打了,但每逢电视里有女单比赛,她还是要看的。8月在伯明翰结束的羽毛球世锦赛上,老对手欧洲女一号马汀对中国记者说:“最想见的人是叶钊颖,叶是中国选手中最特别的一位。”消息见报后,叶钊颖看到了,不胜感慨。她和马汀相识于1990年世界青年锦标赛上,那也是她的第一次国际比赛,她输给了马汀。但此后的成年赛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汀是她的手下败将。即便到后来,马汀对她也是输多胜少。但私底下,两人关系很好。国际比赛中,常坐在一起看球、聊天。有一年,马汀来中国打比赛,空闲下来,叶钊颖还特意请英语流利的未来的小姑子陪同马丁逛街。

    退役那年,叶钊颖曾想举办一场告别赛,计划邀请的选手中就有马汀。虽然比赛未能举办成,但马汀在她心目中的位置也可见一斑了,毕竟,“山千座,水万条,我们一起走过”。马汀的合约签到了2004年,叶钊颖欢迎她退役后来家做客。

    未来从事的事业,叶钊颖希望能与体育有关,毕竟体育是她所熟悉的,也是她的优势所在。前不久,听说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商学院,里面设有体育管理硕士,她很感兴趣。“眼前的事,是先把这个本科读下来。一步一步来!”

升职当妈妈

    叶钊颖喜欢小孩子,因此,结婚后就有了要个小宝宝的计划。2002年底,她如愿以偿,怀孕了。

    孕期的叶钊颖基本没有什么怀孕的反应,跟常人一样。所以,该上学上学,该打球打球,生活如常。直到7个月时,她还陪着母亲爬山。后来母亲因为考虑到下山时太危险,才阻止了她,将爬山改为散步。生产也十分顺利,一般孕妇要一个多小时的产程,她只用了十几分钟。

    初为人母的叶钊颖对新生儿充满了新奇。“好丑啊,小脸红通通的,鼻子扁扁的。”这是婴儿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叶钊颖出生后,名字是父母各挑一字组成的,现在她的女儿取名也采用了这个颇为民主的办法。女儿的名字叫景惠,景是她挑的,觉得“景”字好发音,又大气;“惠”是先生挑的,希望女儿有好运相伴。

    叶钊颖是个“现代妈妈”,没出月子,就恢复了社交,自己开着车探亲访友。不过,女儿手里有根无形的线,总是牵扯着她,离家一会就要打个电话问一问。

    小宝宝的到来带来给叶钊颖父母和公婆的快乐恐怕比小两口还要多。自叶钊颖怀孕,她的爸爸妈妈就从杭州赶到北京照顾她。小宝宝出生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高兴得不得了。月子里,叶钊颖的先生想请月嫂,结果遭到老人们的一致反对。外公统计过,一共有11个大人围着这个小孩转,小孩子一哭,起码有3个大人跑过来看,抱她还要排队。真是个宝贝疙瘩。

    闲来无事,大人们会坐在一起讨论小宝宝将来干什么,外婆希望外孙女当医生,因为她觉得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对社会贡献大,在北京经历了“非典”,更增加了她对医生的崇敬。这其实本来是叶钊颖小时她对女儿的心愿,女儿没实现,她“移植”到外孙女这儿来了。外公则希望女承母业,将来继续从事体育,并且拿到奥运会冠军,弥补叶钊颖的遗憾。其实,这些都是玩笑话,顺其自然是他们共同的原则。

    为迎接宝宝的到来,叶钊颖中断了在清华的学业,眼看9月要开学,她计划着把学业重新拣起来,这意味着她今后的生活更忙碌,也更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