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远凯哪里人 石远凯:攻关肿瘤内科的人生轨迹

2017-10-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当医生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看病人.做科研.带学生".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冉燃有条短信石远凯一直舍不得删."那是我的第一位自体外周血

“我当医生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看病人、做科研、带学生”。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冉燃

有条短信石远凯一直舍不得删。“那是我的第一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患者在手术十周年的日子发给我的,”他对本刊记者说,“他说我为他所做的一切,使他这十年能够健康地生活、投入地工作。这让我体会到医生这个职业巨大的成就感。”

石远凯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知名专家。由于他在国内最早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实体瘤,和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以及主持或参与了60多项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等出色工作,2013年,石远凯摘得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最具权威性的非政府奖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颁奖时刻,石远凯说他控制不住流出眼泪:“我真是挺激动的,因为说实在的,医生这个职业很辛苦,但是这个职业能够帮助别人解除痛苦,我觉得这个职业我选得太值了。我当医生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看病人、做科研、带学生。”

“到‘虎山’上探个究竟”

石远凯常常说,肿瘤科的医生是一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虽然这些年医学界对肿瘤的认识、研究日益深入,但不太了解的地方还是太多。越不了解,就越需要去了解,越没办法,就越需要去找办法。”

1992年,从日本大阪大学留学归来的石远凯,接受导师孙燕的安排,启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这个领域的研究当时在国外也只是刚刚开始,国内更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前沿性的临床研究当然难度很大,”他说,“但我们感觉,这种治疗技术将是药物治疗肿瘤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良好前景,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到‘虎山’上探个究竟。”

懂行的人知道,用传统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肿瘤的办法,采集患者骨髓的风险很大,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也很多;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法,则能够大幅度提高治疗安全性,同时也能扩大治疗适应症,但这一疗法涉及十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几乎步步是坎。

在参考国外文章、周密制定研究和治疗计划后的1993年,石远凯的首位患者出现。“这个14岁的男孩患有淋巴瘤。我们如实向孩子父母讲,办法是挺好,但这确实是我们治疗的第一例,可能失败,也可能存在风险。家长特别信任我们,说孩子就交给你们了,治好了就当捡回个孩子,治不好也认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首要条件是干细胞的有效动员和采集。因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外周血里存在的造血干细胞很少,需要为患者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大量进入外周血,抓住这一峰值,就可从外周血中采出造血干细胞。

“可是我们医院当时还没有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必需的血细胞分离机,我们只好带着病人打‘面的’去五棵松的解放军307医院。数九隆冬的天气,我们天不亮就出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这样一连采集了三四天。那种饥寒交迫和疲惫,现在想想都发怵。”

这还不是最大的考验。石远凯说:“只有把采集的干细胞成功输回患者体内,患者能够重新造血,才能证明采集的干细胞是好的,治疗是成功的。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和全身照射对患者身体多脏器造成的损伤会集中表现,所以最容易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石远凯记得,当时医院人手紧张,他就和同事两个人轮流全天24小时值班,就是不值班,他也不敢离开病房半步,几个月都没进过家门。

在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后的第14天,患者终于度过危险期,走出了层流病房。看着患者脸上久违的笑容,看着患者父母激动的热泪,石远凯感觉:“一种作为医生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油然而生,几个月来的辛苦早就消失得一干二净。”

此时,石远凯仅仅33岁。在其后7年的时间里,石远凯花费巨大心血,以期让这一疗法更为成熟可靠。在数百例治疗后,石远凯和他的团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症选择,诱导化疗时间,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冻存方法,移植预处理方案组成与剂量强度,移植后并发症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建立起一整套适合我国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特点的临床操作规程。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石远凯的这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他也成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但石远凯最感欣慰的却是:“这一治疗方法被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患者能够因之受益。”

近年来,石远凯在肿瘤内科治疗和相关转化性研究,以及抗肿瘤新药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由于他的研究将临床和实验室紧密结合,使得石远凯在肺癌、恶性淋巴瘤、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和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等恶性实体瘤的内科治疗方面造诣颇深。

石远凯总结自己的临床科研经验,约略为2条:其一是选点,考的是对学科的把握和理解;其二是勇于“割肉”,“一旦发现研究没戏,赶紧退出来,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黑,搭钱是一方面,关键是搭不起工夫。”

“我要让更多医生成长起来”

最怕瞎耽误工夫的石远凯,为患者看起病来却特别舍得花工夫。

石远凯的门诊通常是从早上8点半开始的。一个上午下来,石远凯大致要看20多位患者。“我看病人看得很慢,因为找到我的患者,通常已经辗转多家医院,来到我这里几乎都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们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该手术还是该化疗、哪种化疗方法最好、化疗药物有什么副作用、化疗后该如何护理等等,都想跟我多聊聊,把想问的问题都问了,这我特别能理解。在我看来,患者除了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关爱和支持。”

为此,石远凯常常会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平定心态,接受患病的事实,再积极配合治疗。“通常来讲,豁达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忧郁的患者。”

在治疗患者“身病”的同时,也治疗患者的“心病”,这让石远凯的医患关系颇为和谐。“我总觉得,患者能够找到我来看病,也是一种缘分,何况肿瘤患者都不容易。相对于肿瘤病人来说,医生付出的是辛苦,而病人却是以生命做抵押。我得对得起患者的这份信任。”

在石远凯看来,取信于患者的关键,在于对患者的极端责任心。“肿瘤的治疗难度大,有些是世界级难题,但即便如此,我觉得医生也一定要让患者感受到你已经尽到你最大的努力。正是由于肿瘤有这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才给我们留下很大的空间去解决,你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解决星星点点也是你的贡献,那也很好。”

这几年,石远凯的号越来越难挂。患者数量激增,又不忍压缩患者就诊时间,石远凯决心培养团队,“我要去基层讲课,我要让更多医生成长起来,让他们更出色、更可靠。”

据统计,石远凯先后培养了50多位研究生和1000多位进修医生,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肿瘤内科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与此同时,石远凯还发起召开“中国肿瘤内科大会”、发起成立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等学术组织,这些都已成为我国内科肿瘤学和临床肿瘤学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培养的重要平台。

癌症预防至关重要

石远凯1984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日文医学专业,后进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工作。“那个时候我想当外科大夫。我的科主任告诉我,如果想在学术上有所发展,最好去做肿瘤外科,因为这个病非常值得研究。”

然而,1985年在中日肿瘤学术交流会议上结识的孙燕,改变了石远凯的医学轨迹。

孙燕是我国内科肿瘤学的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在那次会议上,孙燕表示,外科治疗肿瘤毕竟是一个局部治疗手段,而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那么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肿瘤治疗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1988年,石远凯如愿成为孙燕的博士,他的医学生涯也从肿瘤外科转为肿瘤内科。孙燕把集落刺激因子的造血生长因子作为石远凯的研究方向,并于1989年介绍他到日本大阪大学从事相关研究。

到1992年石远凯从大阪大学毕业,肿瘤内科的前景已然可观。“回过头想想,自己当时是有点冒险,甚至可以说是蒙着了,所以我特别感谢我的导师们,他们真的很有眼光,他们的判断对我至关重要。”

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和内科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治疗领域,外科肿瘤学和放射肿瘤学的发展历史都长于内科肿瘤学,是相对比较成熟的学科,内科肿瘤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应用药物、内分泌、生物和基因治疗为肿瘤患者服务。

进入21世纪以来,石远凯亲历了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快速发展。“以我们医院为例,2001年,我院在研的新药项目仅仅30多项,到了2013年,在研项目已经达到400多项,大概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石远凯也感受到中国肿瘤患者数量的明显增多。“近些年,国家对肿瘤的投入日渐增加,肿瘤患者却不见减少。如何让预防优先的控癌策略落到实处,做实中国癌症的三级预防,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23/10万,新发病例309.3万例,死亡率为148.81/10万,死亡病例195.7万例。

这些病人中,中晚期病人占了绝大多数。“如何降低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石元凯说,“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癌症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的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应该定期进行有效的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早期病变,进而给予有效的治疗。即使是中晚期的患者也不能有病乱投医,应该接受规范的治疗,最大程度地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