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刘人怀 暨南大学校长刘人怀访谈:办国际名校打好“侨”牌

2017-10-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记者:暨南大学制定的发展战略---侨校 名校,办学要走"国际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的道路,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能够实施?暨南大学要成为的国

  记者:暨南大学制定的发展战略———侨校 名校,办学要走“国际化、现代化和综合化”的道路,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能够实施?暨南大学要成为的国际化大学有何自身的特点?  刘人怀:为了适应港澳台和海外学生就读的需要,暨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实行了春秋两季招生和毕业制度;改革预科教育。

从2001年开始,按照港澳台和海外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单一的一年制预科,改为三种学制:半年制、一年制和三年制。

另外,学校还在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招生报名点,方便了学生咨询和报名。  为了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将英语、计算机语言和汉语言文学列为学生的“三语”必修课。

1996年,暨南大学就开始提倡和鼓励教师用英语进行本科专业课教学,受到了广大学生,特别是港澳台和海外学生的欢迎。目前,暨南大学每学年实行全英语教学的课程达53门,双语教学的课程达73门。

2001年6月,暨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成立了采用全英语教学的国际学院。  近期,我们还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了10名学院院长,在社会产生了良好反响。根据规划,学校到“十五”末期全日制学生中港澳台和海外学生与大陆学生人数达到1∶1。

扩大在港澳台和海外地区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外招学生的培养层次,为海外和港澳台培养更多人才已成为近年外招工作的重点目标。  记者:您担任校长以来,在暨南大学确立了两个重要原则:“学生第一”原则和“严、法、实”原则(即“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依法治校”和“实事求是”),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人怀:暨南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华侨学子摇篮”,已有近百年历史,作为校长,首先要将学校办成名校,把学校的牌子打响,走向国际化,侨校的作用才可能发挥得更好。

  “学生第一”和“严、法、实”这两个原则都是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学校生源的特点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的。

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科学化管理是办名校的基础。只有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治学环境,品牌好了,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港澳台和海外学生前来读书,并最终让他们学有所成。  有一组最新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2005年与1995年相比,我校全日制学生由8824人增加到22084人。

其中,本科生由5377人增加到15330人;研究生由615人增加到5275人;境外学生由1982人增加到9534人。

学校办学规模扩大了一倍,并已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由教学型大学变为研究型大学。  记者:暨南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为办学方针,现有在校生中有来自世界五大洲6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生9534人,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那么学校是怎样根据三类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培养目标的?  刘人怀:我们注重通过不同文化背景来合理设置专业,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对大陆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香港和澳门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拥护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的专业人才;对台湾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反对“台独”的专业人才。

而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学生,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是热爱祖国或祖籍国,热爱中华文化的专业人才。

  记者:暨南大学是全国最早实行弹性学分制的高校,请您谈谈暨南大学的学分制优点。  刘人怀:从1993年起,暨南大学在全国率先施行标准学分制,即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数就可毕业。

标准学分制可以说是一种完全从学生利益出发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学期多选或少选课程,从而自己决定提早或推迟毕业。学分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给学生提供更主动的学习条件。在这种制度下,学生选择教师、课程、学习进度、学习时间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记者:1998年,针对传统的高校人事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教师职务终身制和国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工资制度,暨南大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制订了一套全新的量化考核指标和管理方法,您认为这一分配制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吗?  刘人怀:暨大的发展在于创新,而每一项改革措施出台的时候都曾遭遇阻力。

1998年,我们进行了量化的改革,即教学科研工作量有不同的分数、不同的酬劳。

刚推行时,不少老师有意见,但后来,我们发现量化酬劳分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与领导评价关系不大时,很多老师都愿意多上课、多挑重担、多承担科研任务,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学术氛围。

这种被媒体称为“暨大模式”的新分配体制可以说能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优化学科队伍。应该说,我们实行的新的分配制度,达到了比预料更好的效果。  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教学情况良好,学校获得的科研项目在“973”、“863”等国家重点项目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教职工2004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达3154篇,与“九五”同期相比增加了27倍。

科研经费达1.

3亿元,较1995年增长了26.5倍。学校也由一所一般性的教学型大学变成了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重点大学。  记者:再过一年,暨南大学将迎来百年华诞,您怎样评价这所百年“华侨最高学府”走过的历程?   刘人怀:暨南大学首先是为华侨服务而生存的,其发展历程始终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一所大学要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屹立不倒不容易,要使这所学校不断进步,更是难上加难。

暨大越有名,侨校的作用才能发挥得越好。2006年的百年校庆,既是暨南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学校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机遇。我们希望发挥优势,实现“侨校 名校”发展战略,使暨南大学真正成为“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为在港澳台地区和华侨华人社会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的华侨大学。

  记者:您是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和工程管理学部两个学部的院士,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

您觉得当今大学生成才欠缺的是什么?  刘人怀:我觉得,忍耐是一个人成功的秘诀。忍耐,就是要坚定,要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除了忍耐,还要学会静下来,要耐得住寂寞。对于任何一个人,机会总会有的,只要努力,你的成绩总会被人认可。  中青在线 本报记者 林洁 实习生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