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评林彪和粟裕 看杜聿明如何评价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

2019-06-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读: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杜聿明评林彪和粟裕 看杜聿明如何评价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

导读: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

杜聿明评林彪和粟裕 看杜聿明如何评价林彪和粟裕的军事素养差别

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也没有苏北那样稳固的根据地,所谓“主力” 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个军分区当作地方部队使用。

杜聿明

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虽然到东北后我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

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

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1945年12月底至1946年1月初,仅10天左右,“先后叛变者有:吉林一万二千人,合江五千人,龙江约三千余人,牡丹江三千人,松江一万人,辽北三千余人,嫩江三千余人,李运昌部亦叛变不少,先后叛变共约四万余人”⑽。这些叛变的部队还带走了大量日军留下的武器。

由于中央和东北局在东北战略上的失误,不是象对其它战略区那样,采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用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方针,而是要求死守城市拒敌于国门之外,与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

四平保卫战,东北联军的“泡沫”部队破灭,老主力也受到损失。但中央很快从此战的失利清醒过来,立即调整东北领导班子。在林彪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采取大踏步后退方式收缩自己的主力部队,分散敌人,坚决与敌人打运动战。

在四平撤退时,101以两个漂亮的“回马枪”在新站和法拉歼灭敌人2个团,同时命令在南满的部队给杜聿明来了个“绊马索”,包围了留在后方的184师,迫使它战场起义,给杜聿明和白崇熙极大的震动,杜聿明和白崇熙意识到再追下去就会有更多的“回马枪”和“绊马索”在等着他,吓的再也不敢追了,并且主动要求延长在停火期限到来后。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打的杜聿明顾此失彼,歼敌4~5万,林彪成功地扭转被动战局。夏季攻势杜聿明被林彪打的只能招架。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控制铁路1250公里,使东、西、南、北满和冀察热辽解放区联成一体,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继续分割东北解放区和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图谋,并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两侧走廊地带,东野迅速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从根本上逆转了东北的战局。

国民党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防守,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杜聿明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