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不是乱写的 这是《本草纲目》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2019-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二十八年而的巨著,却被怀疑有严重的拖延症古代名医高深的医术造诣和医学成就是与他们对医学的热爱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分不开的.华佗博通经书,当时有不少官僚贵族多次征聘他去做官,他都谢绝了,长年在民间行医.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的<要不是看了<本草纲目>,我还真以为李时珍是医生呢>一文中指出:"李时珍行医实践并不一流,他的名声是靠埋头写材料,搞医学综述.本草纲目是不是乱写的 这是<本草纲目>被黑的最狠的一次<本草纲目>

1.二十八年而的巨著,却被怀疑有严重的拖延症

古代名医高深的医术造诣和医学成就是与他们对医学的热爱及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分不开的。华佗博通经书,当时有不少官僚贵族多次征聘他去做官,他都谢绝了,长年在民间行医。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的《要不是看了<本草纲目>,我还真以为李时珍是医生呢》一文中指出:“李时珍行医实践并不一流,他的名声是靠埋头写材料,搞医学综述。

本草纲目是不是乱写的 这是《本草纲目》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本草纲目》撰成于明代万历年间,一般认为是在1578年著成,他这一年60岁。成书后,又用十多年修改才定稿,可见要么李时珍有严重的拖延症,要么古代著述,确实艰辛。”

我们来看,《李时珍传》描写李时珍曾经为楚王的大儿子治好了重病,被楚王聘为“奉祠正”,掌管良医所的事务。但他并不迷恋王府中的优厚待遇,不到一年就借故辞职,回家潜心研究药物学。顾景星因此热情称赞他“乐道遗荣”。

本草纲目是不是乱写的 这是《本草纲目》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李时珍早年学医时曾“读书十年,不出户庭”,为了编纂《本草纲目》,他“搜罗百氏,探访四方……凡二十八年而成书”,耗费了半生心血,却被说成是有拖延症,古人著书立说,尤其是编撰大部头的书,往往都何其难也!

本草纲目是不是乱写的 这是《本草纲目》被黑的最狠的一次

明末清初,年过半百的谈迁把写完的《国榷》藏于家中,不料被贪财的窃贼偷走。书!稿!全!丢!了!他没有沉沦,痛定思痛之后,决定重写《国榷》。想想,李时珍又何尝不是这样,饱尝艰辛,历尽挫折,“书考八百余家”,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称《本草纲目》一书是“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篆,臣民之重宝”,对它的价值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对当时的人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2.李时珍没有医疗实践?

网友墨痕说:“你说李时珍没实践经验,他做过太医你知道么?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不是你现在动动键盘鼠标就能写出来的,哗众取宠!”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的《要不是看了<本草纲目>,我还真以为李时珍是医生呢》一文中指出:“要理解李时珍的成名,需要明白:500年前缺医少药,科学尚未昌明。

所谓的用药是基于经验和玄学,大都经不起现代医学实证的推敲。”我们举例来说,中医认为牵牛苦寒有毒,是泄气之药,可以消水肿、痰饮,通利大便。

《药性论》载:牵牛“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对于牵牛子,李时珍怎么认为呢,他说:“牵牛治水气在肺,喘满肿胀,下焦郁遏……及大肠风秘气秘。”他曾举了一个生动的病例: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贵妇人,平时患肠结病,大便难通,有时甚至十天才通一次,十分痛苦。

先后用过许多养血润燥和通利的药物,都毫无效果。来找李时珍诊治时,病人的病程已缠绵三十余年了。李时珍诊断后发现患者系三焦气滞,气有升无降,津液不能下润肠腑,反而化作痰饮,因此造成肠腑干燥、大便秘结难通。

于是他用牵牛子碾为末,调皂荚膏为丸让患者服用,很快就把病治好了。李时珍因此盛赞牵牛子“卓有殊功”。牵牛子治疗便秘,时至今日,临床都在应用,看一下中国知网的文献报道吧。

正如中国中医药报近日评论(原文点击:一周舆情

《本草纲目》“被黑”,中医经典该如何传承?)所说,“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是因为它没有瑕疵,而是其护佑人类健康的巨大价值以及先进的学术思想。”反对中医的人,总是喜欢对中医的一些瑕疵进行反复“推敲”,绞尽脑汁找思路、切入点,有时候为了写一篇吸睛之作,有策划立意者,有查阅古籍者,有采访口述者,众人帮腔,集体润色,分工明确,标题雷人,读来让人大跌眼镜。

3.李时珍原来是伟大的博物学家?

《要不是看了<本草纲目>,我还真以为李时珍是医生呢》一文说把李时珍当成是伟大的博物学家才是妥帖的,我们未免一笑。《濒湖脉学》是李时珍的另一大手笔,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其用四言歌诀和七言歌诀两种形式,依照体状诗、相类诗、主病诗的次序,分别介绍了27种脉象的形状、部位、频率、节律特征变化和所主疾病等。

如《七言脉诀·浮》中介绍浮脉的“体状诗”“相类诗”和“主病诗”,“体状诗”用四句七言歌诀清楚明了地告诉学习者诊察浮脉的方法和感受,用形象的比喻点明浮脉的特征,并指出平病脉的区分方法及其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相类诗一方面用木块漂浮水上的轻缓飘动感和手捻葱管的真实感触来比喻正常浮脉,另一方面又分别点出与浮相似的芤脉、洪脉、虚脉和散脉的特点。特别是用“散似杨花无定踪”描述散脉,既指出了散脉的特点,又具有诗歌韵味。“主病诗”指明的是临床诊断时须从有力和无力两个方面分辨浮脉所主之病,“浮而有力”者多主风、寒、痰、热等病证,“无力而浮”者则是血虚的里证。

李时珍撰著《濒湖脉学》的原因及目的在序言中说得清楚明白,一是宋人杜撰的脉决鄙陋讹谬,当今医学之士却以为权舆,竞相习诵,已经不明白何为正确的脉理了。二是先父李言闻著录的《四诊发明》精诣奥室,不利于初学者学习,因此撮取各家论脉的精华编撰此书,作为脉诊的指南。基于此,《濒湖脉学》运用韵文歌诀,采用形象比拟的方式阐述高深脉理,既将脉理分析得透彻明白,又便于学习者诵记与临床实践。

4.《本草纲目》到底有多牛?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医药学巨著。这部书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的研究成果,系统记述了各种药物知识。全书共收载各类药物一千八百多种,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采集加工、炮制方法、性味、功用、主治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书中还保存了大量有关疾病医疗的知识。《本草纲目》代表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草纲目》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医药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古代文化集成。书中论述的内容,除了医药知识外,还涉及生物、矿物、农业、园艺等多个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同时也保存了不少有关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神话、民俗方面的资料。《本草纲目》因此又被人们誉为古代的百科全书。

若论文学水平,李时珍怕是要甩《凤凰周刊》这篇报道N条街。李时珍不仅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更善于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在“时珍曰”“发明”和其他各项中撰述、引载时,于短小篇幅中,立论精辟,传述生动,字字珠玑,使得《本草纲目》比其他古代药物学著作显得更富有文学色彩和意趣。

再看看这篇报道,“这都是古人用药时强行脑补,现代医学不支持……不过看了李老先生开的药方,我反正是打死也下不了口。宁可到医院打针,也绝不愿意吃SHI……至于李时珍的本来长相如何,一点也不重要……李时珍的存在感非常低……李时珍一下子蹿红了”,高下立见分晓。

《凤凰周刊》作为“在全球华人圈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时政刊物,其公众号也拥有一定影响力,却对一个伟大的医药学家进行这样的报道,未免让人失望。

给大家推荐《古典文学与中医学(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玖)》,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本书对诗词、曲赋、笔记、散文、戏曲、小说、神话等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中医药内容进行挖掘,考察中医学对古典文学创作的影响,并对中医药著述如《黄帝内经》、中医药歌赋、中医医案、《本草纲目》中的文学意味进行探究,以明确古典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对中医著述的深入渗透。本书还从著述、实践、思想、交游等多个方面探析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医家通文”“文士知医”现象,考察医文相融特征在创作主体中的突出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