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西风烈 妙词妙曲妙千秋——张君秋《忆秦娥 · 娄山关》唱腔赏析

2019-04-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93年, 在中央电视台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文艺晚会上, 张君秋先生创作并录制了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1995 年, 在天津举行的中国首届京剧节开幕式上, 由数十名少女伴舞中用大屏幕重播了这段录相, 顿时全场沸腾.张君秋西风烈 妙词妙曲妙千秋--张君秋<忆秦娥 · 娄山关>唱腔赏析正如主持人所说: " 词是千古妙词, 曲是千秋妙曲." 艺术大师的引吭高歌, 使人感到意境深远, 大气磅礴.时隔多年了, 但这段妙曲仍在我耳边回响.经初步剖析, 发现妙处甚

1993年, 在中央电视台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文艺晚会上, 张君秋先生创作并录制了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1995 年, 在天津举行的中国首届京剧节开幕式上, 由数十名少女伴舞中用大屏幕重播了这段录相, 顿时全场沸腾。

张君秋西风烈 妙词妙曲妙千秋——张君秋《忆秦娥 · 娄山关》唱腔赏析

正如主持人所说: “ 词是千古妙词, 曲是千秋妙曲。” 艺术大师的引吭高歌, 使人感到意境深远, 大气磅礴。时隔多年了, 但这段妙曲仍在我耳边回响。经初步剖析, 发现妙处甚多。特撰此文献予同好们共同欣赏探讨。

张君秋西风烈 妙词妙曲妙千秋——张君秋《忆秦娥 · 娄山关》唱腔赏析

《忆秦娥》是由长短句非偶句体组成的词。用京剧曲调谱唱这种词比通常京剧唱腔设计就难得多了。张君秋先生运用他积累数十年的丰富学识, 把这首用词精炼、含意深远的千古妙词的词情以张腔声情表达得这么淋漓尽致。艺术大师对这类特异唱词的唱腔设计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张君秋西风烈 妙词妙曲妙千秋——张君秋《忆秦娥 · 娄山关》唱腔赏析

全词采用了善于叙情的二黄曲调。首句“ 西风烈”用〔导板〕唱出, 大师采用传统〔导板) 的句首开唱, 并以传统〔导板〕句尾的尾音“3” 来收音, 这样构成的三字

〔导板〕不仅有以简概全的作用, 又不失传统〔导板) 的韵味, 此为其妙之一。第二句句首“ 长空” 二字仍散唱,但却引出了低音, 这样在完成〔导板〕未尽之意的基础上兼有承上启下的简化( 回龙〕的功能, 此为其妙之二。

随着两眼过门的过渡, 便进人了本曲的主体〔二黄慢板〕。“ 雁叫” 二字起于中眼并首次发出主低音“ 3" 以衬托下一板的中眼用高音“ 5 ” 紧连唱出的“ 藉晨” 二字, 而后以“ 月” 字来拖具有5 板之多的长腔。

这句长腔中,既有“ 疏可跑马” 连唱三眼的“ 3” , 又有“ 密不透风”8 ”音共一眼的多个短腔, 还有拖近两眼的悲音“ 4 ” , 更有强烈的顿音等等。这个拖腔, 把紧张、激烈、雄伟、悲壮的拂晓战斗的环境用声情表达得细致入微。

此句一反传统( 二黄慢板) 的板眼规律, 但句尾的“月” 字仍落在板上而不出大格, 既新颖动听又易为老戏迷所接受。这确是出自大师手下的杰作精品, 妙难尽言。

其后长达4 板的过门中, 由低音返回高音区并以全曲的最高音“ 2 ” 及滑音等手法来体现前面长腔所不及描叙的各种余音。重复句“ 霜晨月” , 是基本按传统句首唱法谱唱的。“ 马蹄声碎” 里的“ 声碎” 二字在板上紧连吐出, 与前面第一个“ 霜晨” 在中眼上紧连着其节奏与方式虽同, 但前者是同音“55” 而后者却是异声“ 32 ” ,且两者随后均采用了类似而不同音阶的短促下跌音,这样前后呼应, 既重复又差异, 既有长短又有高低, 真是同异相间, 丰富多彩, 其妙当数四、五了。

“ 喇叭” 二字虽也在中眼上紧连唱出, 但每字都有变音, 而且在“ 叭”字中还加了停顿, 这与前面的“ 霜晨” 和“ 声碎” 又有区别, 绝不是简单的重复, 是为其妙之六。

“ 声咽” 的三板拖腔别开生面全走低音, 使前半部词对战斗情境的描写更为完善。此腔中所用的“ 4’ 与前面长腔中的“4" 既有共同目的的呼应, 又有长短及尾随音的不同, 这就是其妙之七。传统(二黄慢板〕在一眼节奏上并吐二字的情况是少见的, 而此曲中竟有4 处之多, (含以下“ 漫道” 二字) 这种慢中有紧的唱法应该算是此曲的重大突破。

后半部前的4 板过门由低音“5” 突转高音“ 5 ” , 从而进入了高音区, 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6”、“ 1” 一拍四重复音的新声, 使人听来有云开雾散别有洞天之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 , 将句首、句腰合并紧唱, “ 漫道” 二字又是在一眼中并连吐出的, 全句均用短腔, “ 铁” 字虽安在中眼但却音落板上, 这样就唱出了无坚不摧, 藐视困难的大无畏气魄。

“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 迈步” 二字唱得从容不迫, 其后的过门更强化了前进步伐的自信成份。

“ 从头越” 跨了4 板, 在第3 板中的“ 1” 由板延到头眼, 再加上中、末两眼上的大同小异的小腔, 似乎表达出红军预见到了前进中会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坚信通过斗争定会取得胜利。

重复句“ 从头越” 是从中眼的后半拍起唱的, 反映出红军坚强的意志和急切夺取胜利的心情。这些妙处就数不胜数了。“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 两句采用了〔散板〕, 一低一高, 一长一短, 一简一繁, 唱出了毛泽东主席的高瞻远瞩, 前程似锦的革命乐观情怀, 这更是妙中有妙了。

谨以此文表达我对大师的祟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