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之井陉 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

2019-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秦皇古驿道穿陉而过,这里一直是贯通晋冀的重要公路大通道.而两千年后,307国道在穿越太行山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由于惊人的默契,竟与之重合在一起.从太行古径到G307,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条历史大通道一直担负着国家重要的国防.经济.邮政等重要的战略作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这里形成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厚重的人文景观.太行八陉之井陉 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亮子岭 千年交通变迁史 车出石家庄,我们沿着307国道西行约23公里来到头泉村.为了切身感受

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秦皇古驿道穿陉而过,这里一直是贯通晋冀的重要公路大通道。而两千年后,307国道在穿越太行山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由于惊人的默契,竟与之重合在一起。

从太行古径到G307,在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条历史大通道一直担负着国家重要的国防、经济、邮政等重要的战略作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这里形成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厚重的人文景观。

太行八陉之井陉 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

亮子岭 千年交通变迁史 车出石家庄,我们沿着307国道西行约23公里来到头泉村。为了切身感受千年古道的历史韵味,我们选择沿着古道的方向痕迹找寻古道的历史踪迹。按照老乡的指引走,前面出现了一片古槐苍天的山梁,一条若隐若现的石砌古道穿过石太客运专线大桥伸向山顶一座残破的古阁——亮子岭到了。

太行八陉之井陉 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

顺着古道来到山顶,抬头就见古阁拱门额部嵌一石匾,上书“陉山界地”四字,进入此门,即到达千里太行山中。古阁上部的庙宇早已倒塌败落,一棵郁郁葱葱的唐槐下,由几片石片堆起的小龛中供奉着关帝牌位,旁边一块镌刻着“关帝阁”三字的石额斜卧地上,告诉我们这座古阁原先供奉的就是关圣帝。

太行八陉之井陉 井陉被称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

穿过关帝阁即到达亮子岭山顶,沿着或隐或现的石砌路西行约百余米,便是西门文昌阁。古驿道穿拱门而过,东西两门之间的街道两旁散落着十余家青石院落,大多为前店后居结构,透过整齐光亮的驿道和古朴的石屋店铺,仍可想象到当年西入井陉的第一处繁华“商业街”的盛况,只是近些年来因为交通不便,绝大多数村民陆续搬迁到下安村中。

行走在古村里,路边千年唐槐上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寂静得仿佛掉一根针都能听到。

亮子岭古驿道东起鹿泉市郄庄西南,西至下安村东侧,全长约3公里,它是冀晋通衢要道一段,也是西入太行第一条石砌驿道,顺着古道我们断断续续还可以见到青石墁地的原貌。拨开路上的荒草,车辙历历,路面青石上不时会有些小碗状的石坑,是当年牲口铁蹄蹬出的蹄印。

下了坡便进入了下安古村,村中最热闹当数古道边的福泉寺了。福泉古寺地处古道旁边,坐北向南,背依寺垴坡,前临古泉水井一眼,清彻的泉水终年长流不息,汇成一条涓涓小溪,成为村里妇女孩童喜欢聚集的地方。最惬意的当数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人们,他们三三两两聚焦在树荫下,评古论今,任时光在他们身边慢慢滑过。

东天门 千古秦皇空遗恨 离了下安古村,我顺着307国道向西行约7公里,就看见路边了高高耸立的秦皇古驿道景区指路牌,于是沿着路牌所指向南折进上安电厂,行约一公里就来到了白皮关景区。此时恰逢东天门的庙会,无数致贺的条幅挂满了关头,为萧条荒僻的关口增添了许多生气。

我们驱车入关,就见一条宽约四米的的甬道全用整齐的青石路铺设,若隐若现蜿蜒于白石岭山坡的土塬之中。走了约200米就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路也骤然变陡无法行走,只能弃车步行而上。上了坡没走几步路就来到一处半山腰间的开阔小院,路旁竖立一碑,上书“白石岭”。

小院是建在半山坡上一个宽阔的平台之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右手三间石砌小屋,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中室辟为门,东西两室辟窗,石室正中门楣上镶嵌一块长方石刻,上书“立鄙守路”。

石室门前有一座由盘龙石雕作护栏的小桥,小桥两侧是两个深两米的长方形饮马池。 目前这间屋子现作为景区的“井陉古驿陈列室”,里边陈列了一些古驿道、邮路的实物及文史资料。“立鄙守路”语出《国语·周语》:“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这是周朝就已制定的交通法规,意思是栽树成行,标明道路,途中设馆舍,接待过往官员和信使。

“立鄙守路”石屋,其功用就是为过往信使、官员提供更换乘骑、提供食宿的驿站,兼机要传递、路政和内卫事务的简易驻屯之所。

这样的古代驿所保存至今实属不易、不可多得的,据专家学者考证,此处的驿站建于清嘉庆年间(1811年),“立鄙守路”石屋与秦皇古道相比那是太年轻了,但它却是一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驿站,已被中国古代邮政史专家视为“活化石”。

出了“立鄙守路”驿站,转向右手不远就是一处留存于青石路基上长约50余米的古道,两条深深的车辙刻于高低起伏的路基上,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路轨道一样,蜿蜒而上,消失在远处的白杨树林之中,旁边一处凸起于路基的平台,据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秦皇歇灵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时,病死邢台沙丘宫,胡亥、赵高、李斯绕道北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走的就是这段唯一通道。当灵车队伍经过井陉白皮关,秦皇灵车在此停驻歇息。

“廿载升沈话始皇,郎当西度走辒辌。可堪回首东征日,赵国山河黯夕阳”。这位千古始皇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里会是他的冥冥西归路,在此之前,他创造了空前伟业,在此之后,随他同行的3个阴谋家“沙丘政变”提前结束了大秦帝国的使命。

据联合国世界遗产调查员亨利·克利尔考证,这条驿道比罗马古道还要早100多年。此处驿道宽2.85米,古道上的车辙印内径1.05米,外径1.35米,而秦朝时“车同轨”规定是六尺,相当于现同在 的1.1米,二者不谋而合。

这条秦皇古道经虽经历朝历代不同程度的修筑,但作为燕晋古驿道,“西域之纳贡京师者,相属于道,而燕赵秦晋之客之东西行者,亦络绎不绝久矣”,基本都是在原秦驰道的基础上构筑延续的,现在的307国道井陉段基本上也都是沿秦驰道的线路而建设的,可见这条两千年前筑就的古道是相当科学合理的。

值得庆幸的是近代正太铁路及307国道的修筑避开井陉驰道的险要之处改线,才使这段古道得以完整留存至今,才给我们珍存一段回味历史的真实记忆。

顺着陡峭的巨石铺设的古道继续向上走约200米就看到一座建于青石基上的东阁。东阁坐落在白石岭山脊马鞍处的一块整体青石石基上,凿岭石为基,基石上券洞,洞顶建楼阁,门洞内两条深约20余厘米的车辙印穿过门洞而西。此基洞建于先秦,距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了,原楼阁早年已毁于战乱,现存楼阁为康熙13年所修。

漫步于东天门,亲身面对这些年代悠久、前所未见的历史遗迹,我心不禁为之震惊,仿佛置身于秦时“车同轨”时车马队伍中凭轼结辙,好象看见当时“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的情景。 天长古镇慢生活 从东天门出来沿着307国道西行24公里,一座依山傍水的古城映入眼帘,这就是千年古宋城——天长镇。

天长镇自宋熙宁八年(1075年)至公元1958年,一直为历代井陉县治之所。古城形如簸箕倚立,绵河潆于前,北岭居于后,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一座古石桥横跨绵河之上,将307国道与这座古城紧紧连接在一起。

这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连拱式石桥,1929年孙中山视察山西时曾在当时的井陉车站停车接见井陉地方官员和当地知名士绅,故取名“逸仙桥”。桥面两侧建有高三尺的青石栏板和镌刻着各种动物造型的石雕望柱。这些望柱的柱头大多由千姿百态的狮子造型组成,也配有猕猴、苍鹰、白兔等其他动物造型,神态生动各异,造型活泼大方,颇具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透过这些经过岁月雕琢蚀痕斑驳的石雕作品仍能看出康熙盛世的精美遗韵。

过了大石桥,天长古城就近在眼前了。天长古城依山就势而建,地势北高南低、背依北岭,东、西、南建三座城门,形如簸箕,俗称“簸箕城”。南临绵河的南门瓮城是天长古城的正门——会源门,也是三座城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瓮城平面突出于城墙呈半圆形,箭楼为单层阁式建筑,进得城门便发现这是一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瓮城,站在瓮城内环顾四周城墙高耸入云,假如敌人攻破城门进入瓮城,城墙上守军枪炮齐鸣,万箭齐发,敌军定无逃出之路。

进入东聚门,一条宽敞笔直的大街展现在面前,仿佛踏入世外桃园。街道两旁或者是高墙林立、青砖灰瓦的明清四合院,或者是宽门敞窗、前店后院仍在经营的旧式店铺,这些别具特色的院落再配以拙朴大方的飞檐斗拱和精美绝伦的砖石木雕,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曾是千年古驿道经过之地,也是商贾云集之地,解放后井陉县城的新迁让这座千年古宋城避开了现代造城运动的浩劫,才使得这座古城保持了原始的历史风貌,这里的市民得以继续悠闲地享受着令人羡慕的慢生活。漫步其间,时光仿佛在此停止了脚步,青砖灰瓦的深宅大院、临街宽敞的木门店铺随处可见,不经意间,哪里就闪出一片斑驳陆离、精致秀美的砖雕,以不加修饰的古朴,惊艳你的眼睛。

朴实散淡的生活、慵懒悠闲的旋律,对于我们曾经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在这里却随处可见。信步走在古朴的大街上,只要你看见谁家大门没上锁,只要亲切的招呼,这里的主人都会开门迎客,全然没有对陌生人的惊讶,更没有对客人的冷淡,使人感觉到古镇民风的淳朴和浓浓的温情。

绵河水磨的时代变迁 顺着307国道一路向东,绵河两岸长满了片片芦苇,散发出醉人的苇香,草地上三三两两的黄牛在悠闲地啃食着青草,时不时可以看到一条杂草灌木掩没的引水河渠伸向远方废弃的老磨房,几间旧磨房的残垣断壁屹立在那里,巨大的砂石磨盘随意躺在地上,静静地诉说着它过去的故事。

车至蔡庄村,我发现绵河北岸绿柳掩映下的河道中还有个两个老磨房在运营着,我停车走下路基,近前观看。一走进昏暗的磨房,轰轰隆隆的响声顿时传入耳鼓,房中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木粉味,磨房正中一盘巨大的石磨背负如雪山般高的柞料在艰难地转动着,四周被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及香面半成品所包围,一位年过花甲的师傅身处其间,挥舞着巨大的槽锨整理着刚刚磨下的半成品香面。

据当地老师傅讲,绵河水磨鼎盛时期是在清朝中期,当时沿河水磨上过400盘,现在因为引水灌溉及修建小水电站,导致水量急剧减小,到现在整个绵河只剩下15盘磨在运转了。蔡庄村最多时有18盘磨,现在也只剩下他的这两盘磨了。

近年来当地政府因环境保护的原因开始大规模关停绵河水磨,理由是水磨的运营需要砍伐山上大量的林榔灌木,这一古老的行业面临即将消失的境地。 值得庆幸的是2009年井陉“绵河水磨”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井陉水磨的延存又创造了一次契机。

尽管如此,受绵河大量引水浇灌农田和发电的影响,绵河水量急剧减少,导致中下游水磨大多都已拆除或停废,井陉水磨的留存保护仍然面临巨大的困难。以前老话讲,“家有连轴转,赛过做知县”,现在早已不是这回事了,现在是“家有连轴转,老板也得干”。水磨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转,不能离人,但是大多数人嫌这工作又脏又累,都不愿意从事这工作了。

人力还是其次。绵河水磨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加工香面的林榔灌木条越来越难收购了。砍伐林榔条要爬山越岭,非常辛苦,去年100斤的收购价是22元,好劳力一天也只能割3、400斤,挣不下几个钱,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受水磨的苦了。

绵河水磨这项古老的产业到底还能延存多久?但愿这项人类文明的珍贵记忆不要只存在于博物馆和书籍之中,这首古老的歌谣能永远传唱下去…… 雄关险隘 古今通汇固关城 沿着307国道一路西行,穿过旧关隧道,就进入山西地界,一路上关于固关的指示牌及旅游标志明显多了起来,转眼间就一架巨大的石砌长城越过头顶,赫然在目——固关到了。

固关地处太行山中段,是晋、陕、蒙三省区的通京天然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与相邻的娘子关构成“京畿藩屏”,被誉为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之一。

固关城起初建于娘子关镇旧关村,称作“故关”,嘉靖年间嫌“其关虽地当冲要,而旧城险不足”,便西迁十里重筑新城,谓之“新关”。

而今,一条太旧高速公路在关城北侧横穿而过,一座横跨高速公路的跨线桥飞架其上,为晋冀东大门增添了新的风景,秦皇古驿道、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与古老的长城在此首次握手,两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无数将士在此枕戈达旦,宿边守疆,演绎了无数金戈铁马!

车停长城脚下,顺着古驿道推开固关厚重的城门入关,两侧是高近20米的石砌城墙,迎面一条长约百米的弧形瓮城,如同一弯晓月静卧城间,人行其间,举目四望,如行天井,更感到固关城池的险固。翁城,又称“壅城”,即古关隘城门外的月城,其城视地形而为之,或方或圆,高厚与城等同,沿着大门旁边的楼梯拾级固关城楼,登顶长城,举目四望,关城四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 峭壁悬崖,林木蓊郁,关城南北两侧的长城,如苍鹰展翅高飞。

据当地村民讲,新关村现在的村民几乎都是当年守关人的后代。嘉靖二十四年,御封四皇叔镇守固关,赴广阳〈今平定〉上任后招兵买马,并向皇帝讨旨许以随军带眷,生下男孩即可到衙门报丁充军,从小吃皇粮。于是,固关长城的脚下就有了这个新关村,守护固关长城的将士们,便将他们的生命和血脉,永久地浸润在这固关城墙之中,他们的魂魄就流淌在这个小山村的沟沟坎坎之中。

静静仰望它那虎踞龙盘的雄姿,山坡上仿佛还游荡着守卫长城英勇捐躯那不朽的灵魂,远古将士们的弓矛箭铳仿佛响彻耳骨,长城上的烽火狼烟也好像余烟未散……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此可以告慰祖先前烈,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如今我们国富民强,307国道既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联结。近现代那段魑魅魍魉在中华大地上为非作歹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