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徐庶 三国隐士徐庶到了曹营后 最后是什么结局?

2018-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三国时期,有个被埋没的超级隐士--徐庶.徐庶最开始侍奉的主子是刘备,但曹操的大军屡败于他之手后,以挟其母亲为人质,逼徐遮投奔曹营.结果徐庶到曹营,一方面痛恨曹操对他的"欺骗罪",另一方面依恋故主刘备对他的"君子礼",发誓不为他献一谋一计.那么,问题来了,他做到了吗?据史书记载,徐庶在曹魏数十年间,悄无声息,在政治上没有半点作为,在军事上没有丝毫建树,几乎泯然众人矣.笔者认为这一点徐庶应该是做到了,原因是徐庶和刘备一样,是个讲诚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一计,肯

三国时期,有个被埋没的超级隐士——徐庶。

徐庶最开始侍奉的主子是刘备,但曹操的大军屡败于他之手后,以挟其母亲为人质,逼徐遮投奔曹营。

结果徐庶到曹营,一方面痛恨曹操对他的“欺骗罪”,另一方面依恋故主刘备对他的“君子礼”,发誓不为他献一谋一计。那么,问题来了,他做到了吗?

据史书记载,徐庶在曹魏数十年间,悄无声息,在政治上没有半点作为,在军事上没有丝毫建树,几乎泯然众人矣。笔者认为这一点徐庶应该是做到了,原因是徐庶和刘备一样,是个讲诚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一计,肯定会遵守自己的诺言,誓死不悔。

那么,问题来了,据《魏略》记载,徐庶到曹营后最高的职务是: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要知道中郎将是由中郎演变而来。最开始设置中郎一职的秦朝,随后在西汉时期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隶属光禄勋。到了东汉后,中朗将成了统兵将领专属名,其上再加称号,如匈奴中郎将等。总之,中郎将几经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高级官僚。

而御史中丞这个官职最开始是汉朝建立的。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监察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到了西汉末年时,御史大夫有了另一个新的称呼——大司空,御史中丞相应有了新的称呼——御史台长官。东汉中期时又恢复了原官名。总之,御史中丞几经捣腾,成了实权在握的重要官职。

徐庶头顶上戴的这两顶乌纱帽显然在朝中是很有份量的,曹操会让不献一计、不立一功的徐庶当此要职吗?

答应是肯定的——会。为什么呢?

笔才分析原因有三个:

第一,曹操是个任人唯贤的明主。他很清楚徐庶的才华恐怕连自己身边最厉害的程昱、荀彧等谋士都难望其背劲,惟才是举,封徐庶高官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曹操也是惜才之人,因此,即便徐庶没有为他出谋划策,也依然以礼相待,封以高官厚禄。

第二,曹操是个狡诈多变的小人。他知道徐庶有才,但也怕徐庶哪天会对他上演不辞而别。为了安其心,尽管徐庶不为自己献一谋,也给他封以高级官职,目的就是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第三,曹操是个刚中带柔的性情中人。他也为自己逼死徐母而内疚,出于弥补心里,同时为了恢复自己的名誉,拔高徐庶的官职也是举手之劳的事。再说,他还幻想着哪天徐庶被自己的诚心所感动,主动为自己献谋献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