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兵与陈基鸿 揭秘青岛港骗贷主角陈基鸿:曾与落马官员毛小兵有交集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胶州湾,一宗由氧化铝以及电解铜引发的骗贷风暴,令才赴香港上市一周的青岛港(06198.hk)抓狂不已.2014年6月6日,青岛港上市首日就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5月31日,青岛港大港分公司接获相关公安机关的函件,指出其正在调查一宗指称欺诈案件,涉及一名货主以第三方货运代理的名义储存于大港分公司的若干铝及铜产品.公安机关要求大港分公司协助调查,特别是协助盘点涉及的金属产品."尽管一直自诩为全球第七大港和中国第三大外贸口岸,但有着122年历史的青岛港,此前的上市之旅并不畅顺.2013年6

在胶州湾,一宗由氧化铝以及电解铜引发的骗贷风暴,令才赴香港上市一周的青岛港(06198.hk)抓狂不已。

2014年6月6日,青岛港上市首日就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5月31日,青岛港大港分公司接获相关公安机关的函件,指出其正在调查一宗指称欺诈案件,涉及一名货主以第三方货运代理的名义储存于大港分公司的若干铝及铜产品。公安机关要求大港分公司协助调查,特别是协助盘点涉及的金属产品。"

尽管一直自诩为全球第七大港和中国第三大外贸口岸,但有着122年历史的青岛港,此前的上市之旅并不畅顺。2013年6月启动的改制,经一路保送五个月内倒是大功告成,振华重工等6家基石投资者乃至招商局、马士基等锚定投资者,基于多年合作关系也算送了顺水人情。不过,虽然只有24.93亿港元的集资净额,但公开发售认购股数只接到15%的订单,这让青岛港着实脸面无光。

还好,6月6日流血上市总算是功德圆满。谁曾想,IPO前一周离奇的报案和随之而来有关港口方面查封仓库禁止大宗商品出港的传言,还是掀开了原本隐秘的创可贴。上市首日破发很可能是未来若干出血点的集结号。

在青岛港眼中,这种拿捏时机的浑水式攻击,显然是做空者蓄谋良久的伏击战。理由大致两点:其一,仓单做假多次贷款绝非青岛港独有,两年前发酵的钢贸危机中,长三角地区方是重灾区;其二,铝、铜之类大宗商品进出口亦非青岛港强项,特别是享有"洋山溢价"的上海港,才是融资铜的重镇——其洋山保税仓内一半库存皆与此有关,为何反在青岛港上市敏感时刻视线转移?

顿觉六月飞霜的窦娥一心想惩处万恶的张驴儿,然而且慢,事发半个月,愈来愈多的疑点正浮出水面,一些试图被掩盖的真相也露出端倪。这起由青岛本地"不出名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牵出的"几个亿"的骗贷案,其波及范围和震级烈度很可能已远远超出青岛港所能把控的范围了。

首先捅破窗户纸的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英国《金属导报》,该报于6月3日率先披露了这宗利用大宗商品的融资诈骗,并指出"消失"的金属总价接近3亿美元。果然姜是老的辣,这家以刊载全球金属价格并能间接影响金属价格走势著称的老牌媒体,无疑得到了准确线报。

青岛港是如何回应的?只是装卸与仓储服务提供者——与我无关;配合警方调查——与我无关;港口仍在正常运转——与我无关。甚至被媒体曝出利用信息不对称以一张仓单从四家不同银行成功贷款的青岛德诚矿业,也被有意无意描述成一个小角色。

一个远在欧洲的媒体,一个似乎是不值一提的公司,比起达到千亿级规模的钢贸信贷链条断裂导致的全媒体围观,似乎只是小浪花而已。

偏偏事不遂人愿,南非标准银行跳将出来,迅速声称针对青岛港方面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展开调查。紧接着,曾经作为该银行大股东的渣打银行宣布紧急暂停对大宗商品融资新客户的贷款,并在老客户贷款到期后不再展期。最后,身为全球第七大银行的巴克莱也展开类似自查。有意味的是,三家银行均未透露风险敞口的实际数目,更有趣的,三家银行总部均设在伦敦。青岛港发生的一切,让万里之遥的伦敦金融城坐立不安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南非标准银行6年前已将20%股权出售予中国工商银行,此后这家非洲第一大银行利用大股东的关系大肆扩展亚洲特别是中国区业务,不仅获得来自中国银团10亿美元贷款,更于2013年与工商银行谈判以7.7亿美元出售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全球业务予后者。在谈判即将成功之际,青岛港事件很可能导致这笔交易前功尽弃。而这种自曝家丑的动因令外界不得不猜疑:至少该家银行的损失度已不能用"几个亿"论之。

与钢贸的重复质押更多涉及内资银行且只是单边套现转投不同,钢、铝包括石油等大宗商品的融资行为往往是涉及跨境的套利套汇套息,不只存在对冲,更易牵连重量级国际银行,而且由于杠杆率和资金用途不同——比如参与反向期市对赌,所以其结局并不像前者那样更多受宏观面行业面影响,但一有闪失,惨烈度亦不可同日而语。十年前中航油陈久霖就因"睇错"或"被设局"亏损5.5亿美元,入狱1035天。

惹下此等麻烦(青岛方面称是10万吨氧化铝和3000吨电解铜)的德诚矿业真就只是不自量力胆大包天吗?

错!此君绝非等闲。注册资本达8.5亿元人民币的德诚矿业老板陈基隆,虽未得大名,但其兄弟陈基鸿及其控制的德正资源公司,却是不可小觑的民营矿业大鳄。而德诚正是德正的控股子公司。

陈基鸿为外界所注意,仅仅是因为其在2010年入选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入榜。332名的排次和33.5亿人民币的资产自然未够鲜亮,但若说下述诸事,或能得出不同结论。

还记得今年4月中旬令青海西宁市委书记毛小兵落马的西部矿业吗?早在2003年,毛氏时任董事长的西部矿业违规评估增发,其中湖北鸿骏投资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数甚至高于作为高盛影子公司的东风实业公司,而鸿骏的幕后操盘手即是陈基鸿。数年后西部矿业入股青海银行,鸿骏公司同样如法炮制如影随形。

2004年,吉林省国有大型一档企业吉林铝业宣布破产,随后该企业员工不断上告,认为企业6亿固定资产和27万平米土地使用权被以招商引资名义3000万低价售予青岛鸿骏公司,两年后青岛鸿骏又将原吉林铝业的动产和不动产出售卖现至少3亿元。青岛鸿骏老板,依然是陈基鸿。

以鸿骏或德正的名义,陈基鸿场面越做越大。在广东,由其持股49%的德润投资的合作伙伴,是山西唯一拥有出口内销双通道的大型国企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持股51%);在甘肃白银市,其投资的煤铝电一体化项目涉及资金即达百亿;在内蒙,鄂尔多斯鸿骏不仅搭上中电投这般实力派央企,又以各一半股权联手当地最著名的鄂尔多斯集团,两家公司四年前即共同宣布投资30亿美元予柬埔寨的电力和矿业勘探项目。

这才是青岛港骗贷事件主角之一,那家不出名中小型公司的真实面目。那么到底又是谁报案并请警方封的库,也就是那10万吨铝、3000吨铜真正的东家?

6月10日,中信集团旗下同样在香港上市的中信资源终于承认自己就是报案者,而报案时间是5月30日。消息一出,中信资源股价迅跌4.5%。至此,所谓躺枪事件的若干主演总算凑齐。

现在的问题是,从事发开始,青岛港究竟知道多少?被控制的涉事人是陈基鸿吗?最重要的是,基于各界外松内紧的真实反应,还有谁牵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