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最后和谁斩魏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反攻杨仪 最后被谁所杀?

2019-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魏延最后被马岱所杀,只是本人认为,魏延绝不仅仅是死于个人之手.对于魏延是怎么死的?我想深入探讨下这个问题.公元234年8月,第五次北伐曹魏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不久,蜀军遵从诸葛亮遗命陆续撤回汉中.杨仪最后和谁斩魏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反攻杨仪 最后被谁所杀?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诸葛亮然而,诸葛亮尸骨未寒,蜀军内部在撤军途中已分裂成两部且互相攻讦,这简直是在给曹魏的司马懿大军以各个击破的良机!原来,蜀汉征西将军魏延与丞相府长史杨仪长期关系不和,两人在诸葛亮生前还能面和心不和地勉强合作,但诸

魏延最后被马岱所杀,只是本人认为,魏延绝不仅仅是死于个人之手。对于魏延是怎么死的?我想深入探讨下这个问题。

公元234年8月,第五次北伐曹魏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不久,蜀军遵从诸葛亮遗命陆续撤回汉中。

杨仪最后和谁斩魏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反攻杨仪 最后被谁所杀?

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尸骨未寒,蜀军内部在撤军途中已分裂成两部且互相攻讦,这简直是在给曹魏的司马懿大军以各个击破的良机!

原来,蜀汉征西将军魏延与丞相府长史杨仪长期关系不和,两人在诸葛亮生前还能面和心不和地勉强合作,但诸葛亮一死,针对是否撤兵这一关键问题,两人长期积存的矛盾瞬间爆发,杨仪遵从诸葛亮遗命统率除魏延所部的全部蜀军陆续撤往汉中,魏延得知己军被杨仪很不厚道地甩了之后,也恼羞成怒地向汉中撤退。

杨仪最后和谁斩魏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反攻杨仪 最后被谁所杀?

心胸狭隘、公报私仇的杨仪

不过好在,当司马懿大军得知蜀军撤退而盲目追击时,杨仪所部的姜维军搬出诸葛亮遗像并大声恫吓,此举出其不意地吓退了魏军。

至此,蜀军全军貌似脱离了险境。然而,诸葛亮的这一遗计虽然确保蜀军撤军时无后顾之忧,但是,本来就因将士众多而行军略显缓慢的杨仪全军,便更加滞后于机动灵活的魏延军了。

杨仪最后和谁斩魏延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魏延反攻杨仪 最后被谁所杀?

魏延利用己军的先发优势,不断烧毁经过的各段栈道,此举确实起到了迟滞后来之杨仪军撤回汉中的进程,杨仪军只得选择其他艰难险阻之路冒险撤回汉中。

勇猛善战、矜持高傲的魏延

回军途中,杨仪和魏延都向成都飞马传信,向皇帝声称对方为叛逆,自己是忠臣,皇帝看到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难以决断,便询问重臣蒋琬与董允,群臣虽然亦不甚明了前线军情,但都对魏延有所忌惮,对杨仪有所回护。

这时,费祎针对杨仪与魏延内斗细节的陈情奏报及时送到,君臣查阅过费祎的文书后仔细商讨,终于得出结论:虽说魏延、杨仪两人都没有造反,但应该偏袒杨仪、舍弃魏延。

居中调和并承担大任的费祎

于是,刘禅下达诏令讨伐魏延。

9月初,魏延率先行军至汉中门户南谷口,之后他部署军队占据险要地形严阵以待杨仪的班师大军。杨仪派遣王平对阵魏延,面对魏延军的堵截,懂得随机应变的王平怒斥魏延在丞相尸骨未寒之际就起内讧、兴内争的卑劣行径,并用“尔等皆蜀中子弟,父母妻儿皆翘首以盼你们归来,真要跟从魏延行乱事获大罪殊为不智”来对魏延军劝降,一时间,魏延军闻言便不战而降者十之八九。

随机应变、不战屈人的王平

魏延见状,便立刻带着少数亲兵及儿子们向汉中南逃,途中,杨仪派遣的马岱军截住了魏延残军并将魏延及其全家斩杀。至此,诸葛亮死后官场资历最深厚、战场威望最高的魏延,就这么不值地屈死在不光彩的内斗中。

斩杀魏延的马岱

魏延,字文长,是从刘备部曲中提拔为牙门将军,继而被委以汉中太守重任的刘备之亲信爱将,所以刘备死后,他对刘禅和蜀汉的感情应该是感激和效忠,而非痛恨和反抗,那么,为什么魏延最终会这么不光彩地被杀呢?

本人认为,魏延之死,不仅仅是由杨仪与魏延的私仇所致,更为根本者,是诸葛亮的临终前授命及蒋琬为首之蜀汉群臣的一致偏袒,最终导致魏延无可挽回的死亡。

1 诸葛亮想除掉魏延

本人认为,诸葛亮的小心谨慎在他生前既能保护魏延,也预示着他死后会间接害死魏延,为什么呢?

对于诸葛亮来说,自身活着时重用魏延,保护魏延,是因为蜀汉人才难得,魏延忠心于刘备欲报之于刘禅,所以他打仗勇猛战功卓著;而对于自身死后除掉魏延,诸葛亮有两种动机:其一,军事方面的谨慎护军动机;其二,政治方面的防范护国动机。

首先,我们谈谈军事方面的谨慎护军动机。

众所周知,关羽伐魏失败丢失荆州和刘备伐吴失败损失大量精锐部队之后,蜀汉便成为三国中版图最小、人口最少、兵源最稀缺的国家,所以鉴于这一基本国情,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极为谨慎,唯恐行险用兵失败后会如关羽、刘备那样损失大量士兵。

然而,用兵激进活跃的魏延,却极为喜欢不顾本国国情地冒险用兵,所以每次北伐,魏延都要向诸葛亮推荐他那极为冒险的子午谷偷袭曹魏战略。

著名军事专家唐太宗李世民曾这样评价他的将领李勣和薛万彻:李勣打仗谨慎小心,所以不会大胜,亦不会大败;而薛万彻呢,他打仗勇猛激进,所以要么大胜,要么大败。

所以对比诸葛亮和魏延,我们亦可以得出,诸葛亮用兵谨慎小心,所以他不会大胜,亦不会大败;而魏延呢,他打仗喜欢冒险激进,所以要么会大胜,要么会大败。

毋庸置疑,魏延的兵行子午谷偷袭长安战略,是一个看似聪明奇绝战果诱人、实则惊险万分难以实现的失败战略。

所以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不采用,这在诸葛亮生前,他的用兵小心谨慎确实能够保护魏延,防止他带兵行险而丧命,防止他被杨仪暗算而遇害,不过与此同时,这也埋下了诸葛亮死后,为避免魏延主持军政冒险用兵败军祸国,而刻意令杨仪统辖乃至诛杀魏延的悲剧性伏笔。

因为留下魏延,那么以他的资历和战功,接替诸葛亮去掌控蜀汉军队,是极有可能的。到时蜀汉军队在他的带领下伐魏,便极有可能在战争中要么大胜,要么大败。大胜了,蜀汉未必能完全占领关中和陇右,然若大败了,蜀汉便立刻会有灭国之危。

所以杀掉魏延,是损失一将的小痛;留下魏延让他主持军队大败亡国,却是可能损军败国的大痛,因此,诸葛亮为了防止大痛,遂只能忍受小痛地除掉魏延,防止他掌控军队后行险用兵。

其次,对于诸葛亮想除掉魏延,我们谈谈他政治方面的防范护国动机。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是太阿倒持、君易不君、臣易不臣的时代,从公元189年的董卓入洛阳挟持小皇帝祸国殃民,到公元196年的曹操迎献帝到许昌作威作福欺凌皇帝,再到公元254年的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换上曹髦,继而到公元258年的孙綝废掉吴帝孙亮换上孙休,最后到公元260年的司马昭杀掉魏帝曹髦换上曹奂,我们均可以看出,掌握军权的武将,是很容易走上挟持皇帝为非作歹的飞扬跋扈之路的。

所以诸葛亮死后,长期被诸葛亮统辖压制、总是被杨仪嘲讽鄙视的魏延,在官场中资历深厚、在军界威望颇高的魏延,一旦无人牵制地爆发出斗志和仇恨,便极有可能在继掌军权后杀光杨仪全家,期间若有人替杨仪鸣不平,魏延便极有可能掀起朝堂上的腥风血雨败坏蜀国的庙堂风气,之后,军权在握杀伐决断的魏延,要么会成为作威作福欺凌刘禅的第二曹操,要么会成为挟持刘禅祸国殃民的第二董卓,要么会成为废立皇帝的跋扈权臣。

总之,没有刘备赏识提拔、没有诸葛亮统辖压制、没有杨仪牵制的魏延,极易因军权在握导致其野心膨胀,继而成为飞扬跋扈欺凌皇帝的祸国权臣。

因此,为了保证刘备托付的蜀汉仍旧国泰民安,诸葛亮自然想在自己死后设法除掉魏延。

所以,诸葛亮临死前,只是找杨仪、姜维、费祎等亲信商讨撤军事宜,而对魏延严加防范,这体现出诸葛亮想在自身死后除掉魏延,此其一也;

2 蒋琬为首的蜀汉群臣想除掉魏延

接着,本人来分析下,为什么蒋琬为首的蜀汉群臣不得不偏袒杨仪、打击魏延呢?本人认为,原因如下:

其一,魏延有成为董卓祸国之可能,而杨仪则无王允乱国之隐患。

俗话说,两害相权取其轻。魏延于刘备在位时就已是汉中太守、镇远将军,其人资历深厚矜持高傲,在汉中军队里又颇有威望,所以蜀汉君臣如果偏袒魏延、打击杨仪,那么魏延便极有可能兵权在握且如董卓那样要么率军北伐用险败军、要么率军入朝祸国殃民,所以蜀汉君臣为军队安全计,为国家安宁计,遂只能偏袒杨仪,打击魏延;

而杨仪呢,他于刘备在位时是尚书,是中央的文官,其资历不如魏延深厚,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威望,所以蜀汉君臣如果偏袒杨仪、打击魏延,那么杨仪就可如史实般意气风发地将蜀汉大军安然带回汉中。至于带回汉中后,资历不深、威望不著、戕害同僚的杨仪,自然便如同秋后的蚂蚱般任由蜀汉君臣升降黜陟,而无法如王允那样管理朝政的杨仪,即使心怀不满,也只是过过嘴瘾发发牢骚,被人告发后任由蜀汉君臣宰割直至自杀身亡,其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掀起什么大浪。

这样一分析、一对比,魏延有成为第二董卓之可能,杨仪则没有成为第二王允之隐患,所以蜀汉君臣自然会选择偏袒没有威胁的杨仪而打击富有威胁的魏延;

其二,魏延统率的军队少,杨仪统率的军队多,为安抚杨仪、继而使其将蜀汉军队安然带回,蒋琬为首的群臣不得不这样做。

俗话说,两利相权取其重。蒋琬为首的群臣在对待魏延、杨仪互相诽谤的事情上,就很注意使用这一原则明智决策。

首先,从费祎的军情文书中,蒋琬为首的群臣可得知,魏延统兵少,杨仪统兵多。

团结众臣、宽厚平和的蒋琬

如果偏袒魏延、贬斥杨仪,则蜀汉很有可能收不回大部分军队。从后来被封为中军师时,杨仪那义愤难平的率军投魏言论中,我们可得知,如果刘禅君臣在此事上贬斥杨仪、偏袒魏延,那么杨仪就极有可能愤懑地带领蜀汉大部分军队北上投魏,虽然蜀汉大部分将士心系蜀中家人,可能不愿意北上、也不愿意投降曹魏,但在杨仪的严令下,蜀军要么抗拒号令全军混乱,要么听令北上与曹魏军队混战,届时,蜀军在统帅已死、魏延不在、姜维无权、杨仪不忠的不利情况下,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偏袒杨仪、除掉魏延,则蜀汉缺一虽战功卓著但骄横跋扈的良将,能够安然无恙地收回大部分军队;

而偏袒魏延、打击杨仪,虽然蜀汉可能保存一员良将,但会导致大部分将士们殒命疆场;

综上所述,偏袒杨仪、除掉魏延的利大于偏袒魏延、打击杨仪的利,偏袒杨仪、除掉魏延的弊小于偏袒魏延、打击杨仪的弊。

因此,从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明智原则来看,蒋琬为首的蜀汉群臣偏袒杨仪、打击魏延的决策及行为,堪称明智之举。

刚直不阿的董允

总之,诸葛亮死后,皇帝刘禅找蒋琬、董允及群臣商讨争端事宜,蒋琬为首的蜀汉群臣对杨仪偏袒回护,对魏延诋毁打击,此举既因为魏延有巨大威胁、杨仪无重大隐患,又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所以,群臣同意杀魏延,此其二也;

3 仇人杨仪想除掉魏延

众所周知,杨仪与魏延交恶已久。在诸葛亮活着时,杨仪和魏延就互相憎恶,有好几次,杨仪与魏延争吵得过于激烈时,魏延都抽出刀剑在杨仪面前比划恐吓,这往往既吓得杨仪涕泗横流,又羞辱得杨仪怀恨在心,也体现出魏延对杨仪的欲杀之而后快。

幸亏,有费祎在两人之间穿针引线缓和矛盾,同时诸葛亮既爱惜魏延的勇猛善战,又珍惜杨仪的精明能干,所以诸葛亮在两人之上的赏功罚过式威压和各取所长式重用,才得以促成魏延和杨仪恭谨自守实心立功地长期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平静”相处。

然而,诸葛亮一死,两人头上强大的威压彻底消失,魏延的深厚资历和强大威望促使他异想天开地欲主持军政大事,而诸葛亮的举军相托亦使杨仪产生丞相将军国大任交予自己的错觉。

于是,为了争夺军中的领导权和朝政的话语权,本来就屡生龃龉的魏延和杨仪之间,迅速激化起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两人在撤军途中的互相毁谤和争相迫害,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化。最终,诸葛亮的临终刻意委托全军给杨仪和蒋琬为首之蜀汉群臣的刻意偏袒杨仪,给了杨仪强大的实力支持和杀害魏延的合法名义,此其三也。

不过,当魏延起了迫害杨仪之念而屡屡掣肘大军的回撤时,他就已经将双脚迈入了诸葛亮及蜀汉群臣为他设置的鬼门关,因为重臣死后的蜀汉需要安定,而非动乱,所以妄生动乱的魏延必须速死!

而当杨仪起了公报私仇欲害魏延的怨怼之心时,他就已经失去了诸葛亮的托付之心,因为要管理好国家,需要群臣的精诚团结及宽厚包容,而非臣子间的明争暗斗或互相算计。

所以,杨仪不过是诸葛亮和蜀汉群臣防范魏延掌握大权败军祸国的工具,等到利用这个公报私仇的工具除掉可能造乱的魏延后,不适合管理国家的杨仪便被刘禅和蜀汉群臣集体抛弃。同理,马岱是杨仪杀害魏延的工具,工具的工具,不提也罢。

被不光彩地杀掉的猛将魏延

综上所述,魏延之死,死因有三:

其一,谨慎小心的诸葛亮为了防止魏延统兵后败军、夺政后祸国,遂刻意委托全军给杨仪,意图除掉魏延;

其二,以蒋琬为首的蜀汉群臣鉴于魏延有巨大威胁、杨仪无重大隐患,又鉴于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军政考量,所以,群臣同意杀魏延;

其三,杨仪为私仇、也为争权夺利,所以在不自觉中被前两者利用着除掉魏延。

所以,魏延不是死于谋反,不是死于一个人的单独暗杀,而是死于诸葛亮、蒋琬为首的蜀汉群臣及杨仪、王平、马岱等宿怨的联合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