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内涵详释

2018-03-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是河南省的两面旗帜.2005年,林州市与兰考县结成友好市(县)后,应兰考县委.县政府之邀,林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郭新林与市委副秘书长郭明生前去兰考传经送宝.他们在兰考的所见所闻,更感到红旗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今天,对其回顾总结,更有现实意义.现予以登载,以飨读者.同处一个时期--上世纪60年代,国家暂时困难时期那时林县人民深知,形成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水,因此大家盼水心切.要等形势好转再来修渠,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因此,县委

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是河南省的两面旗帜。2005年,林州市与兰考县结成友好市(县)后,应兰考县委、县政府之邀,林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郭新林与市委副秘书长郭明生前去兰考传经送宝。他们在兰考的所见所闻,更感到红旗渠精神与焦裕禄精神有很多相同之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今天,对其回顾总结,更有现实意义。现予以登载,以飨读者。

同处一个时期——上世纪60年代,国家暂时困难时期

那时林县人民深知,形成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水,因此大家盼水心切。要等形势好转再来修渠,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因此,县委研究,要迎着困难上,早引水,早得利。所以在1960年2月,就吹响了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号角,摆开了“引漳入林”大战场。

在修渠过程中,没吃的挖野菜,没住的搭窝棚、住窑洞。钢钎自己打,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老子牺牲了,儿子顶上去,这样前仆后继,苦战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了157座渡槽,打通了211个隧洞,修成了1500公里人工天河红旗渠,使林县人民过上了美好的日子。

而兰考县也是如此,焦裕禄是1962年6月调兰考任县委书记的。兰考位于豫东沙区,是黄河故道上的老灾县,全县土地不是沙荒,就是盐碱,风沙、内涝灾害不断。

就在焦裕禄上任那年,春天一场大风,打毁了20多万亩麦子,秋天又淹坏了30万亩庄稼,还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生产下降到最低水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焦裕禄迎着困难,走马上任了。

他找到地委领导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我认为,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他想,困难是靠人去战胜的,兰考有36万人民,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把他们发动起来,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焦裕禄同志就是以这种毅力,带领全县人民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取得了胜利,使兰考贫穷面貌得以改变。

同举一面旗帜——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

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也正是196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所说的:“林县县委的领导作用,集中表现在突出政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县人民,不断地在斗争中提高全县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地给我们指出过,农村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林县县委牢牢地抓住了这个环节。”1966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又发表消息:毛泽东思想指引林县人民修建成了红旗渠。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开始议论修与不修,中间出现了上马与下马,修渠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文革”中对修建红旗渠是功还是过的争论等,都是以“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等毛泽东思想精髓来明辨是非,拨乱反正,使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的。

所以说红旗渠精神的形成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兰考县也是这样,焦裕禄刚到兰考,他白天下乡搞调查,晚上回来读毛选,当读到“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时,他想,什么是力量?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就是最大的力量,只要发动起群众,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我一定要紧紧地依靠群众,把兰考的被动局面扭过来。于是,他带领县委一班人,深入农村,一方面发动群众,一方面搞调查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兰考是个好地方,关键是要干,要革命!在他的带领下,一个治沙、治碱、深翻改土、植树造林,向自然灾害进军的群众运动蓬勃兴起。

他们在高地和改良过的沙地上种五谷杂粮、栽植果树、泡桐;在洼地、坑塘栽蒲、栽苇、养鱼、种藕;盐碱地熬盐、制碱,社员们得意地说:“块块地方都献宝,不愁灾区富不了。”在短时间内,兰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焦裕禄精神。

同是一种气概——气壮山河、战天斗地、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

为了改变林县恶劣的自然环境,林县县委根据人民的愿望,1957年和1958年两次作出开发山区的规划和决议,号召全县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决心,治山治水,修建道路,提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口号。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林县人民劈开了太行山,修建了红旗渠,把浩浩荡荡的漳河水引入林县,与此同时,打旱井,挖旱池,建水库多策并举,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开山凿洞,逢沟架桥,解决交通问题,使林县村村通上了汽车;深翻改土、劈山造田、绿化荒山,解决粮棉产量不高问题。

这一切的变化,都体现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和信心。兰考人民在以焦裕禄为首的县委领导下,吹响了向“三害”全面进军的号角,36万人同声发出了气壮山河的誓言:“让盐碱地换上新装,洼地变成粮仓,沙荒变成绿洲,要叫'三害’永远低头!

”兰考人民就是用这种气概,在较短的时间内,将86个大小风口,261个大沙丘,63个沙丘群和17条沙龙逐个编号、绘图进行治理,对改变兰考面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走一条路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群众路线

1954年,杨贵调林县任县委书记后,就如何搞好山区建设问题,深入实际作了多次调查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林县贫穷缺水是个主要原因。他说:“只要山区有了水,也和平地一样美。要叫人民过上好日子,必须解决水的问题。

”所以他就在“水”字上大做文章,提出了“天上水蓄起来,地下水挖出来,外地水引进来”的治水方案。林州解决水的问题,也就是按这个路走过来的,特别是在引外地水的决策上,县委是下了大工夫的,当时组织了三个调查组,分别到县外考察。

县长李贵等人赴山西陵川县,县委书记处书记李运宝等人赴山西省壶关县,杨贵、周绍先率人到山西省平顺县、潞城县。调查回来经过反复比较,最后才决定引漳河水。焦裕禄在兰考,就如何防风沙、治盐碱,也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他教育干部们说:“没有办法找群众。”一天,他到赵垛楼、张家庄下乡,发现他们采取翻淤压沙的方法,使沙地变成了良田,感到这个经验很成功,于是就在赵垛楼、张家庄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他们的经验。

大家参观后,一致认为这种根治沙害的方法很好。会后,一个群众性的翻淤压沙运动在全县开展起来了,使全县绝大部分沙地变成了良田。 焦裕禄平时在机关很少,一有时间就深入群众搞调研。他在高场大队和社员一起劳动时,他问社员们:“沙丘封住了,下步怎么办?”一名生产队长说:“树是沙区宝,抗灾离不了。

有林就有粮,没林打饥荒。我看还得栽树,树既能防风,又能固沙,树大成林还能卖钱,一本多利。不然咱给沙丘戴的帽,一场大风摘掉了,咱还得受饥荒。

”他的发言给了焦裕禄很大启示,他认为,这个小队长讲的很有道理,在翻淤压沙的基础上,植树造林势在必行。问题认准了,时间就是金钱,说干就干,一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很快在全县兴起,大干一年就栽植各种树木742万棵。

到兰考,我们也亲眼目睹了一排排、一行行的防风树林,并特意参观了焦裕禄亲手栽植的那棵巨大的泡桐树。在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概括为: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它们都为改变兰考贫穷面貌起到了带动作用。这些典型和经验的发现都是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结果。

同是一个目的——拔掉穷根栽富根,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红旗渠修成以后,54万亩土地得到灌溉,56万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粮食由亩产200来斤,提高到了1000多斤。同时促进了工业、牧业、林业、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从此结束了林县水贵如油,糠菜半年粮的苦难日子。兰考人民经过艰苦奋斗,除掉了“三害”,改变了过去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被动局面,社员们不但吃穿不愁,而且也卖起了余粮,焦裕禄改变兰考贫穷面貌的愿望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