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桂林 梁漱溟:始终自称“桂林人”的当代大儒

2018-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推荐理由:祖籍桂林,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曾和毛泽东推心置腹,多次深入探讨.交换治国理念.他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文化书院发展基金会主席等职.梁漱溟桂林 梁漱溟:始终自称"桂林人"的当代大儒    推荐单位(人):媒体    梁漱溟,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名士虽然没有出生在桂林,但他对桂林有着浓厚的

    推荐理由:祖籍桂林,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他曾和毛泽东推心置腹,多次深入探讨、交换治国理念。他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文化书院发展基金会主席等职。

梁漱溟桂林 梁漱溟:始终自称“桂林人”的当代大儒

    推荐单位(人):媒体

    梁漱溟,这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名士虽然没有出生在桂林,但他对桂林有着浓厚的乡土之情。他一生四次回桂林,在桂林这块乡土上讲学并留下许多著作和手迹;他的第二任夫人是桂林中学老师;他去世之后,按他的遗愿,他的一半骨灰回归乡土,葬于风景秀丽的穿山公园。

梁漱溟桂林 梁漱溟:始终自称“桂林人”的当代大儒

    他祖籍桂林,因曾祖父梁宝书在道光年间从桂林考进士入京,使他成了个出生在北京的桂林人。

    在梁漱溟的一生中,他始终不忘自称"桂林人",在与毛泽东讨论老乡问题时,他坦言"其实我是一个听得懂桂林话,但又不会说桂林话的桂林人"。

    1917年,24岁的梁漱溟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次年赴香港办"民盟"刊物《光明报》并出任社长。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两党和谈。

    据史料记载,梁漱溟一生四次回过桂林,第一次是1935年初应李宗仁、白崇禧之邀回广西参观,他下榻独秀中学,看望了本族宗兄,游览了桂林山水。

    第二次是1941年4月至5月,住雁山园,开始写作《中国文化要义》,后应广西大学校长雷沛鸿邀请讲学一个多月,所讲内容为《中国文化要义》的一部分。

    第三次是1942年2月至1944年8月,此次在桂林居留时间长达两年半,最初入住八桂厅广西建设研究会(今桂林工人文化宫),之后受雷沛鸿先生的邀请住进七星岩附近的广西教育研究所,再又受冯振校长的招待移住穿山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今桂林穿山小学校址)。

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他开设了"中国文化要义"和"中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两门课程。每逢他开课,校内学生及一些社会人士数百人前来听课,将教室挤满。他精湛的哲理,精辟的语言,生动的事例给桂林学子们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在这时,当时年过50的梁漱溟爱上了当时在桂林中学任教的陈树棻女士,开始了他人生第二段婚姻。

    第四次是1957年4月20日至5月2日,衔周恩来之命到广西,在桂林下榻榕湖饭店,就协商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问题作了讲话,还会见了远房亲戚和地方知名人士魏继昌等人。

    据梁漱溟生前好友朱袭文回忆,梁先生晚年对故乡感情弥笃,过去题字,从未用过"桂林梁氏"的印章,后来每每题字,都出现"桂林梁氏"这方印章。桂林的同志当面或去信请他题字,尽管他一直认为给别人题字是件苦事,但对故乡人的请求,他从不谢绝。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在北京逝世。他立嘱,将骨灰葬于故乡桂林。因抗日战争时期,梁漱溟在漓江边的穿山居住了两年半,1998年10月,梁先生的骨灰葬于风景秀丽的穿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