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山的原型 【老兵李玉山】

2019-05-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原型就是我们的副团长   城周记者 罗坚梅  李玉山老觉得自己没有打够仗:当他赶到徐州的时候,淮海战役结束了;渡江战役时,当他渡过长江,冲进南京的时候,五星红旗早已在"总统府"飘扬了;当他连续十一天急行军赶到杭州的时候,杭州已经解放了.李玉山的原型 [老兵李玉山]  但他还是一路见证了解放全中国的其中一段段历史.  李玉山1930年出生在山东,1944年在家乡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南夼村,当了个儿童团团长.16岁参加民兵,18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上调到大部队,部队领导跟他们说

  原型就是我们的副团长   城周记者 罗坚梅

  李玉山老觉得自己没有打够仗:当他赶到徐州的时候,淮海战役结束了;渡江战役时,当他渡过长江,冲进南京的时候,五星红旗早已在“总统府”飘扬了;当他连续十一天急行军赶到杭州的时候,杭州已经解放了。

李玉山的原型 【老兵李玉山】

  但他还是一路见证了解放全中国的其中一段段历史。

  李玉山1930年出生在山东,1944年在家乡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南夼村,当了个儿童团团长。16岁参加民兵,18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上调到大部队,部队领导跟他们说,要去支援前方,参加淮海战役。

李玉山的原型 【老兵李玉山】

  当时淮海战役已经打了有一个来月了,1948年12月,天正下着大雪,李玉山随部队从山东文登出发,出发前,战士们纷纷写保证书,李玉山也认认真真地写下:“坚决参加这次战役,路途不开小差,不思念家乡……”

  不思念家乡这句话是当真的,部队经过乳山镇曲水村,晚上驻留了一夜,李玉山的娘舅、姐姐、姑母就住在边上,可以顺路探望一下,李玉山硬是没去。倒是班长听说了,问他:“怎么不请假去看看?”李玉山说:“我是写过保证书的,不思念家乡。”

李玉山的原型 【老兵李玉山】

  急行军每天都在赶路,天蒙蒙亮就起来,太阳下山之后就驻扎下来。那时候一天吃两顿,早上六七点钟一餐,下午三四点钟一餐。驻扎下来不是马上就休息,替老百姓挑水、扫院子,宣传革命,开班会,谈谈行军过程中的问题。

  雪厚路滑,第一天行军时李玉山就摔了9跤,战友小邓更厉害,摔了14跤。几天急行军下来,大家脚上起了一个个的水泡。对付水泡,战士们有个经验,问当地百姓要几根长头发,用缝衣针穿着头发丝穿过水泡,让水慢慢渗出来,这样水泡好得快,而且走起路来不会磨得很疼。

战士们每人要背了六七斤重的被子、一两件换洗衣服、一双布鞋,还有6斤干粮赶路。没有水壶,所以赶路时没有水喝,得等行军两三个小时后,就地暂时休息时喝点水。

  在潍坊驻营休息的时候,许世友来看望战士们。当时气温是摄氏零下12度。许世友问大家:“同志们冷不冷啊。”战士们虽然冻得直打哆嗦,仍然响亮地喊:“不冷!”许世友说:“不冷是假的。”战士们听了都笑了起来。许世友继续说:“你们都是部队的骨干,要打好仗,解放全中国!”

  赶到山东泰安,李玉山他们坐着军车赶往徐州。军车是敞篷的火车,运煤炭的那种。睡过一晚,战士们早上醒来一看,被子上的雪积起来有两三寸厚。还没到目的地,一路上就看到其他军团的战士们押着俘虏,大家就知道,原来淮海战役已经结束了呀。有的战士开始叫起来:“哎呀,跑了半天,跑了个空。”没赶上打仗,大家都感到有点遗憾。

  没想到,在这里,李玉山遇到了一个传奇人物。在徐州,李玉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5军103师307团的一名通讯兵,他所在团的副团长,刘金山,就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队长刘洪的原型之一。

刘洪的原型是铁道游击队两任队长洪振海、刘金山的组合。不过,当时大家并不知道刘金山那么厉害,只觉得他挺神勇的,长得很魁梧,带鲁南口音。刘金山也从来不讲他过去的故事。直到1955年,李玉山在南极岛看电影《铁道游击队》时,才知道刘金山的神奇经历。当时刘金山已经调离了,不过李玉山和战友们还是唱了一个礼拜的歌:“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那心爱的土琵琶,唱起我动人的歌谣……”

  1949年2月,李玉山所在的部队南下,坐火车到安徽滁县,跟敌人边打边走,一直打到长江北岸,跟国民党在长江边对峙。北京和平谈判开始,双方暂时停火。4月20日下午4点,103师307团的团长王福汤跟战士们说,今天晚上要渡江,大家要准备战斗,打仗了。还让大家把背包全卸了,轻装上阵。李玉山知道,这回要打一次大仗了。

  没想到,李玉山所在团分配到的任务,却不是马上就渡江作战,而是和其他几个团一起,先留在江北这边作战,打江北三浦,一直打到23日拂晓,把敌人全部打跑了。李玉山和战士们坐船过江,敌军的飞机虽然在头上盘旋,但看他们机枪扫射,也不敢低飞。11点,李玉山随部队到达南京城里,发现五星红旗已经在“总统府”飘扬了。

  在南京住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团长王福汤动员战士们:“刚过江,有的同志不想走了。我们下一步是解放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人民等着我们。”这还是李玉山第一次听说杭州,听说有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

  从南京行军赶往杭州的路上,几乎每天都在下雨。没有雨衣、没有雨伞,战士们浑身淋得湿透,被子也都是湿的,晚上稍微把衣服烤烤干就和衣睡觉了。5月21日赶到临安休整待命,就听说杭州早在3日就已经解放了。

  从此,李玉山就留在了浙江,1956年开始,当了11年的连队指导员和17年的教导员,1983年离休,为副团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