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秦香莲告状下集 《秦香莲》的来龙去脉:真正蒙冤的是陈世美

2019-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举人陈熟美欲进京会试,但因囊中羞涩,难以成行.幸同科好友仇梦麟和胡梦蝶等三人,帮其提供了盘缠和马匹.结果,陈熟美荣登榜首.而资助他的三位却名落孙山.不久陈熟美以头名进士身份先补县令,后任知府,很快又升任学政.不论在哪一任上,陈熟美俱有清名.资助过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三人到了京城,想找陈熟美求官做,但被他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了.豫剧秦香莲告状下集 <秦香莲>的来龙去脉:真正蒙冤的是陈世美陈熟美后升为贵州按察使兼布政司参政.三人闻讯后又跑到贵州求官,不料仍遭拒绝.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举人陈熟美欲进京会试,但因囊中羞涩,难以成行。幸同科好友仇梦麟和胡梦蝶等三人,帮其提供了盘缠和马匹。结果,陈熟美荣登榜首。而资助他的三位却名落孙山。不久陈熟美以头名进士身份先补县令,后任知府,很快又升任学政。不论在哪一任上,陈熟美俱有清名。资助过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三人到了京城,想找陈熟美求官做,但被他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了。

豫剧秦香莲告状下集 《秦香莲》的来龙去脉:真正蒙冤的是陈世美

陈熟美后升为贵州按察使兼布政司参政。三人闻讯后又跑到贵州求官,不料仍遭拒绝。施恩图报的举子感到非常失望,连同他们的家人也都斥骂这个忘恩负义的陈熟美。于是,决定编戏骂他。他们挖空心思,搜掠编撰,整整用了大半年的工夫才把这出戏写好。

豫剧秦香莲告状下集 《秦香莲》的来龙去脉:真正蒙冤的是陈世美

他们把戏剧《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剧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结怨于他们的陈熟美。为了掩人耳目,他们把“熟”改为读音相近的“世”,编了一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秦香莲抱琵琶》。他们有意把“不葬二老、攀附权贵、杀妻灭子”等令人痛恨的罪名,罗织在陈世美的头上。待陈熟美发现此事,该戏已经上演一年有余了。看戏之人,骂声载道。陈熟美有口难辩、欲禁不能,最后“含冤”气死。

豫剧秦香莲告状下集 《秦香莲》的来龙去脉:真正蒙冤的是陈世美

相传后来一剧团某地演出此戏时,陈的一个后人看了,气得当场吐血,陈熟美的子孙还组织家族众人,当场砸了该剧团衣箱并殴打演员,致死伤数人,演出被迫停止。因此,当地留下“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那么,清代陈世美又怎么会和宋朝的包公扯上关系并被铡了呢?这事情更是蹊跷。据传,清朝某年正月十六,有一个戏班子演《秦香莲抱琵琶》,看戏的人格外多,观众们嫌戏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没办法,只好在正戏前头加了个包公《陈州放粮》的短戏。

戏唱到中午,陈世美的家将韩琪受命追杀秦香莲,又放走秦香莲,韩琪自刎,秦香莲拉着儿女,看着倒在血泊中的韩琪……又是到此煞戏了。看戏的不肯走,大家齐声吼:“杀了陈世美!

”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这时,唱《陈州放粮》的“包公”还未下装,他问:“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掌班的一见“包公”,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接着往下唱。

”“包公”说:“你急糊涂啦!我在宋朝,陈世美在清朝,相隔几百年,咋能同台唱戏?”“哎呀,事到这般时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说,“陈世美那么大的驸马官,谁敢杀他?只有你"包黑子"铁面无私可以把他铡了,给老百姓出出气,就算煞戏了。

”黑脸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一班人马上场了。唱到他将陈世美一铡,台下欢呼起来。从那以后,小戏《秦香莲抱琵琶》就变成大戏《铡美案》,红遍大江南北。

真相终于大白。原来《铡美案》是经三个落第举子杜撰,又经民间改头换面,移花接木而成的。也就是说,陈世美纯属是被冤枉的,那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我们无需指责三个落第举子的行为,也无需为陈世美平反昭雪,因为它只不过是虚构的戏剧情节和人物。

戏曲《秦香莲》、《铡美案》尽管与历史真相并不一致,但却反映了老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体现了人们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渴望。从这个意义看,铁面无私的包拯不留情面、不惧权势,怒铡陈世美,演绎的正是民众心中正义战胜邪恶,法律斗败权势的心理期盼与希望。正因为如此,这一“美丽的错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