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故居简介 定襄阎锡山故居

2019-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阎锡山故居在定襄县河边村,与徐向前故居五台县东冶镇隔一条滹沱河,两地相距只有十来公里.我们离开徐向前故居便来到定襄县河边镇.到了河边才知道都督府倒底与平民宅不一样.徐向前故居虽说经过修葺一新,但毕竟是农家小院,显得简单而朴素.阎锡山故居不仅建筑规模大,楼宇装潢精致,且碉楼.炮台.城墙齐全,防卫似铁桶一般.前来参观的游客也很多,故居门前商铺林立,繁华如街市.阎锡山故居简介 定襄阎锡山故居  走进阎府大门,庭院中照壁正面是红底金字"阎锡山故居",为李一氓题写.照壁背面是孙中山先生

     阎锡山故居在定襄县河边村,与徐向前故居五台县东冶镇隔一条滹沱河,两地相距只有十来公里。我们离开徐向前故居便来到定襄县河边镇。到了河边才知道都督府倒底与平民宅不一样。

徐向前故居虽说经过修葺一新,但毕竟是农家小院,显得简单而朴素。阎锡山故居不仅建筑规模大,楼宇装潢精致,且碉楼、炮台、城墙齐全,防卫似铁桶一般。前来参观的游客也很多,故居门前商铺林立,繁华如街市。

阎锡山故居简介 定襄阎锡山故居

  走进阎府大门,庭院中照壁正面是红底金字“阎锡山故居”,为李一氓题写。照壁背面是孙中山先生为阎锡山题的“博爱”两字。原本只知道孙中山题过“博爱”两字,并不知道为何而题。这次看了阎府照壁上的题词落款“百兄嘱  孙文”,才 知道“博爱”两字是中山先生受阎锡山之托而专门题写的。

阎锡山故居简介 定襄阎锡山故居

阎锡山为何能在中山先生心目中有如此地位呢?《孙中山全集》第二卷有一段记载:“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告成功,此实山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

不维山西人当感戴阎君,即十八行省亦当致谢。何也?广东为革命最初省份,然屡次失败,满清政府防卫甚严,不能稍有施展,其他可想而知。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孙中山如此评价阎锡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还是第一次看到。因此,专为阎锡山题写“博爱”两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阎锡山故居简介 定襄阎锡山故居

  河边镇在清末就是晋东北的一个大村落,滹沱河在村子北面绕了一个大弯,成为风水上说的藏龙卧虎之地。河边村东依文山,西临滹沱河,南北长约5华里。文山山坡上的层层梯田,远看犹如虎背,山脚下五道沟梁宛若飞龙,村后绕村而过的滹 沱河,似一条闪亮的玉带。

阎锡山的出生地永和堡是全村18个堡中地势最高的一个堡。因堡内建有文昌庙,亦称文昌堡。到阎锡山父辈,阎家已是河边村有名的大户人家了。1912年,阎锡山执掌山西政权后,更是大兴土木,对旧居不断翻新扩建。

1913年,首先在旧宅基上修建了都督府。袁世凯称帝后,封阎锡山为一等侯,阎家又购宅地新建“得一楼”以示庆贺。以后又陆续修建了红楼、新南院、同武将军 府、上将军府等宅院,阎府遂为文山脚下一大建筑群。参观过程中,我奇怪阎府的 房屋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之好。导游说,解放后,阎府被部队医院占用,所以“文革”中基本没有受到破坏。

  阎府里最特别的建筑要数地道。地道修建于1913年,全长约10公里,贯通于整个阎府建筑群之下。据介绍,地道内原建有警卫室、电台室、弹药库、会议室、作战指挥室、休息室等军事设施。是旧中国规模最大的私家地道。

现开放参观的地道有 1000多米。地道里没有安装电灯,游客要打着手电筒才能进去参观。我们看,地道最狭处不足1米,最低处手可触顶,曲曲折折,如入迷宫。出入口都很隐蔽,估计当年这条地道在阎府内部也是保密的,仅在紧急时才会启用。

  阎府里还有一条叫“行得通”的半地下通道。它是东花园二院与都督府、二太爷府、上将军府、串心院、新南院、南都督府、长工院等院落相连的通道。它将两组 高低相差数丈的建筑群连成一体。“行得通”一则的出口在“得一楼”下,寓意路路能通、万事亨通。

  故居“居仁堂”设有阎锡山生平事迹陈列。我们进去浏览了一下,对阎锡山其人大致有了一点了解。阎锡山是民国史上一个极为复杂又颇具特色的人物,他出生于1883年,小名万喜子,字百川。6岁丧母,父亲阎书堂续娶陈秀卿为妻,陈家提出 以不抚养前妻儿子为过门条件。

这样,阎锡山就只能到外祖父家生活。尽管外祖母非常疼爱他,但丧母之痛和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他孤僻的性格,有时沉默寡言,呆若木鸡;有时象脱缰的马,狂奔乱跳,并且好打抱不平。

他晚年回忆说:“我有一个好打抱不平的性格,12岁时,因乡里不平事,曾以刀刺伤乡人。”阎锡山15岁时,外祖父家境渐难,只好回到父亲身边。正好父亲阎书堂在五台县城新开“吉庆昌”钱铺,正需要人手。

阎锡山当了小伙计后,与各阶层人士广泛接触,增加了对社会的了解。并且学了不少精打细算,投机钻营的手段。后来,阎书堂做卖空买空投机生意赔了本,远走他乡避债,阎锡山只好回到河边村走街串巷卖烧饼。

1901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阎锡山看到了机会,报考山西武备学堂被录取。1904年毕业时,正遇清政府在山西选派50名学生到日本留学,阎锡山以优异成绩被中选。阎锡山到了日本认识了孙中山。

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在山西新军中组织革命力量,酝酿起义。1911年10月29日山西省在阎锡山等同盟会员的领导下响应武昌起义,组织新军一举推翻了山西督抚,阎锡山被推为都督。

辛亥革命果实很快为袁世凯所窍取。阎锡山置身险恶环境,既要遵照孙中山的嘱托,保持革命省份的名份,又要与北洋军阀周旋,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权位。在两难选择中,他采用韬晦之策,一方面暗中与南方革命党人保持文电往来,另一方又对袁示好,变得圆滑世故起来。

1913年晋军征湘,大败而归,对阎震动很大。之后,提出了“保境安民”的策略。政治上采取“用民政治”的施政纲领,厉行村政建设;思想上成立“洗心社”,实施“洗心术”,实行精神统御;经济上推行“六政三事”(水利、种树、养蚕、禁烟、天足、剪发),兴办近代工业,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对外,严守中立。他的“保境安民”策略,使山西较少受战争的骚扰,客观上有利于山西经济的发展。

但是,他的“保境安民”策略并未贯彻始终,1929年,联合冯玉祥发动“中原大战”,暴露了他觊觎中央权位的野心。中原大战以张学良拥蒋为契机,再次宣告了反蒋各派的失败。阎锡山被迫辞去本兼各职,辗转天津,蜇居大连,韬光养晦。

“九一八事变”后,他利用南京政府的外交危机,差人游说于张、蒋之间,实现了东山再起的梦想。重新上台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后,鉴于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的迅猛发展,为从根本上遏止共产主义运动,阎锡山提出了“以主义对主义”、  “以组织对组织”的反共策略。

思想上提出了旨在反对共产主义的所谓“公道主义”;组织上成立了旨在对付共产党组织的所谓“主张公道团”;经济上构想了旨在诋毁土地革命的所谓“土地村公有”。

成为国民党营垒中态度最坚决、理论最完备、手段最刁顽的反共主角之一。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自强救国”、“造产救国”的口号,制定了详尽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创建了庞大的西北实业公司,修筑了贯穿南北的“同薄铁路”,为山西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铺垫。

另外,我们还看到阎锡山在河边村搞了不少民生工程。1932年,出资为河边村的无房户修建了5个居民区,解决了270多户农民的住房困难。

还提议在河边村成立“娶妻劝进会”,阎捐资1万元,帮助村中单身男子成家。1929年,出资建立“予明慈幼院”(予明是其父阎书堂字),专门收养 当地孤儿和贫家孩子。1932年,出资在河边村兴办国术馆,请北京定远镖局的武林高手前来传授武术。

不仅培养了一批武术人才,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河边武术社火”,一直流传至今。阎锡山还先后出资创办“文西小学”、“两等小学堂”、“川至中学”、“川至中学附小”、“实验生活小学”、“太原友梅幼稚园”、“友梅中学”、“进山中学”、“川至医专”(现山西省医科大学前身)等。徐向前在去黄埔军校学习前,曾在河边村小学当过教员。

  “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旨在灭亡中国。对于日本的侵华野心,阎锡山早有警惕。当日本派人到太原以重掌华北军政大权为诱饵,策动山西“自治”时,被阎锡山婉言拒绝。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总领晋绥军务,礼迎八路军入晋,出兵南口,督 战岭口,先后组织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

积极扶持有进步倾向的“牺盟会”,同意组建“青年抗敌决死队”,批准成立“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开办“民族革命 大学”,颁布抗战法令,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抗战的好事。

然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他看到大片领土陷于敌手,山西能够保存的土地,又多置于共产党军队的控制之下,认为共产党力量的壮大同样影响着他的生存。于是转而采取“扶旧抑新”的策略,压缩共产党的生存空间。

抗日战争胜利后,利用“受降权”,先后抢 占了临汾、运城、太原、上党、大同等主要城市。为了争夺地盘,他不惜付武黩战,发动晋南、晋北、汾孝、正太战役。当他兵败临汾、再失晋中,一败再败时,仍然拒绝和平谈判,困守太原孤城。

太原解放前夕,他借李宗仁电邀,飞往南京,但仍对太原残部作精神鼓动。致使太原破城时他的500多名“铁杆信徒”服毒自尽,成为阎锡山思想教化成功的范例。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府南迁。

为了协调蒋介石与李宗仁的矛盾,他两度赴桂,争取李宗仁出山。以后,在蒋李矛盾无法缓和的背景下,出任行政院长,为既倒的国民党政府苦撑残局。退到台湾后,他主动辞去行政院长职务,开始了在台北阳明山菁山寓所的十年山居生活。

之后,他除日常生活外,便是埋头写作。先后刊行的著作有《共产主义的哲学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错误》、《收复大陆与土地问题》、《世界和平与世界大战》、《人应当怎样》、《反共复国的前途》、《中国政治与土地问题》、《孔子是个什么家》、《大同之路》、《三百年的中国》等,表明了他坚持反共的立场和对中国精神和物质建设方面的设想。

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突发心脏病去世,终年77岁。

阎锡山去世后,台湾国民党为其举行隆重公祭,蒋介石亲自参加祭奠。阎锡山的遗体按照他的遗愿,葬于菁山。墓园里立有三块碑。其一,上刻“同盟会员中国国民党党员阎锡山”。其二,上刻“中”字。阎锡山认为“中是理的极则”,他把“中”作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其三,上刻“种能”二字。阎认为宇宙的本性是心物合一的“中”,而这个“中”是静的,因有“种能”故能动,动即演衍成为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异性相吸,就成“种能”与“种能律”,“种能律”会成就“种能”。

就阴阳而言,阳为种能,阴为种能律。阴阳交互表现作用而发生心物,心物相成而为质能,由质能而成万物,万物又各具种性而继续演变为种子。后两块墓碑的碑文,代表了阎锡山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