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典故 朱元璋曾做过一事 比“焚书坑儒”危害还大

2019-0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常言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总是莫名其妙的"高人一等",这是西方国家所不能及的.相比于我国文人的"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外国人对读书的看法则大不相同.焚书坑儒典故 朱元璋曾做过一事 比"焚书坑儒"危害还大<圣经>中甚至说:"读书繁多,身体疲倦",由此可见,东.西方对读书这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至少,外国人没中国人这般推崇读书.那么,中

常言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总是莫名其妙的“高人一等”,这是西方国家所不能及的。相比于我国文人的“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外国人对读书的看法则大不相同。

焚书坑儒典故 朱元璋曾做过一事 比“焚书坑儒”危害还大

《圣经》中甚至说:“读书繁多,身体疲倦”,由此可见,东、西方对读书这件事的态度截然不同,至少,外国人没中国人这般推崇读书。

那么,中国就真的对读书人如此推崇吗?遍历史籍后让人疑窦丛生,古代人一边发表着关于“读书破万卷”的高谈论阔,另一方面则又拿出各种禁书焚书手段压制读书人,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也都不尽相同。

焚书坑儒典故 朱元璋曾做过一事 比“焚书坑儒”危害还大

文人名士自然对其推崇备至,治国者却是不怎么喜欢读书人的。注意,这里说的是不喜欢读书人,而并非自己不喜欢读书。统治者或不喜欢读书人的迂腐顽固,或不喜欢读书人的独到思想。例如,刘邦就曾这样说过:“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

焚书坑儒典故 朱元璋曾做过一事 比“焚书坑儒”危害还大

这句话说得十分露骨:“我的天下是靠打仗得来的,与诗书有什么关系?”秦始皇则更加直截了当,不但,将儒学书籍烧掉,就连儒生门都被抓起来活埋,敢“偶语诗书”的穷酸家伙一律砍头弃市。清朝文字狱盛行时,被禁的文字比比皆是,连红楼水浒都难逃书禁。

所以,“治书”如“治水”,堵不如疏,历朝历代统治者们越是禁止某些书籍的流通,老百姓就越想看。强大的好奇心恰恰促进了这些禁书的流传,所以,文人们将“雪夜闭门读禁书”的做法作为乐事。

最终,说到底统治者们针对的并不是书,而是与自己背道而驰的思想罢了。

哪个朝代没进行过轰轰烈烈的禁书运动?但是,在所有统治者中只有朱元璋做得最绝,起初朱元璋效仿秦始皇,屠杀天下读书人。很快他便发现,读书人是杀不完的,想要驾驭读书人还得从书入手。朱元璋思考了许久,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八股”也就应运而生。

那么,何谓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种考题,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孔子、孟子的语气来论述某些事物。除了表达形式受到了严格限制,连内容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参加八股考试的考生写出的文章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没有任何历史激情,通篇不知所云。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而有些读书人亦对人情世事缺乏了解,一旦为官,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应付民间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政治难上轨道。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就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余秋雨先生也曾评价道:“举行这种考试的统治者,其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人入仕,十分昏庸。”古代读书人大多寒门苦读,有几人不是为了登科入仕?朱元璋的八股考试一经推行,使学子的学习内容就变得迂腐单一,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先学十年或几十年的四书五经,不再接受其他新思想。

朱元璋没烧书,也没杀掉所有读书人,但是,他的做法比焚书坑儒还要可怕。清朝文人廖燕就曾如此评价八股:“吾以为明太祖以制艺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矣,其欲愚天下之心一也。”天下之“一心”正是朱元璋的最终目的,只要没人生出“二心”,大明江山自然固若金汤。

廖燕又说,秦始皇烧书是想让天下人没有书能读,“八股”却是让天下人有书却不想读。“四书五经”成为“圣书”,其他书籍就成了“杂书”,纵然家中四壁藏书,可是,为了大好前程,最终,只得却取四书五经来读。

原以为用四书五经限制了天下人的思想,可是,朱元璋仍不安心。某次朱元璋亲自检查四书五经,看其中有没有违背自己的观点,初读时朱元璋觉得颇为欣慰,可是,当其读到《孟子》时,朱元璋面如死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这些话惹得朱元璋龙颜大怒,当即,他直接吼道:“这些话是身为臣子的人该说的吗?若这人(孟子)活到现在,那还了得?”孟子若泉下有知,应该庆幸自己没有活在朱元璋的时代,否则,《大明律》中数不清的酷刑恐怕都要朝自己身上招呼。

这些话在朱元璋看来并非道德之语,而是教唆人轻君欺君的妖言。朱元璋先是把孟子赶出孔庙,又命人重修《孟子》,把所有大胆言论尽数删除,据统计共有八十五条。索性后世文人补刻《孟子节文》,使文学界不至于遗失这些文化瑰宝。

不得不说,朱元璋是成功的,在其后的几百年中,真正有思想的读书人都被视作异类,中举的士人皆饱读四书五经,但是,他们却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