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铁面无私 包拯生前铁面无私 死后墓葬被小人破坏

2018-09-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包拯生前铁面无私,死后墓葬被小人破坏包青天,也就是铁面无私的包拯,谥号"孝肃",后人尊称他包公,是妇孺皆知的北宋时期的大清官,我们从小从电视剧和电影里都对包青天非常熟悉,他的故事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他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他生前在开封府办案,他的名字让很多人闻风丧胆.包拯生于公元999年,曾经当过户部判官,三司户部副使,历权知开封府,授予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多次论劾权贵,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包拯廉洁公正.性格刚正不苟合,对于高于自己的权贵也能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而且有很强的断案能力,敢于替百姓

包拯生前铁面无私,死后墓葬被小人破坏

包青天,也就是铁面无私的包拯,谥号“孝肃”,后人尊称他包公,是妇孺皆知的北宋时期的大清官,我们从小从电视剧和电影里都对包青天非常熟悉,他的故事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他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他生前在开封府办案,他的名字让很多人闻风丧胆。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曾经当过户部判官,三司户部副使,历权知开封府,授予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多次论劾权贵,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包拯廉洁公正、性格刚正不苟合,对于高于自己的权贵也能秉公执法,铁面无私,而且有很强的断案能力,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所以在当时就有“包青天”及“包公”之美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的性格和为民伸冤的行为,让很多达官显贵在他的三座大铡刀下偿命。因此很多人对包拯恨之入骨,可是又奈何不了包拯。因为包拯一方面有皇帝的支持,另一方面有群众的支持,很多大官显贵只能在背地里对他进行恶语中伤和攻击。比如遭受包青天弹劾过的有张可久,王逵,此外,包拯还弹劾过宰相宋庠、舒王赵元祐的女婿郭承祐和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等人。这些人都伺机报复包拯。

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 没过几天,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安徽合肥市。但是史料记载在河南巩义也有一个包公墓,有可能其中一个是疑冢。据说包公墓有几十座,都是老百姓自发为包公建的疑冢,为的是避免包公生前得罪的人对包公墓进行破坏。

合肥包公墓的中轴线的西南部,有一较大的封土堆,高约4 米,底径10 米,整个外形略大于包拯夫妇墓。从这个封土堆的地表再往下深挖3 米,都是一色的生土,可知这个土堆是典型的“疑冢”。包公墓为什么在如此近的地方设此一个“疑冢”?很可能就是老百姓自发为他修建的疑冢。

包公墓道

当1973年考古人员对包公的真墓进行保护性发掘时,进入了包公墓里面,里面场景实在让人伤心,因为里面可能遭到人为蓄意破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包公死前曾叮嘱薄葬,而且他是老百姓眼里的大青天,所以就算盗墓贼也不会盗他墓的。所以很有可能是包公生前得罪的显贵或者这些显贵的后人,派人专门去破坏包公的墓,以发泄他们对包公的仇恨。专家们看到这里,无不震惊,甚至有人伤心的落泪了。

包公墓遭到蓄意破坏的证据之一是里面的墓志铭居然早已碎为五块,带有明显的打击痕迹,墓志3000多字,但有很多文字已经被破坏的分辨不清了。

包公墓志铭上最后两句话是:“惟令名之皎洁,与淮水而悠长。”意思是包公美好的名声就像他家乡的淮水一样万年流淌。这也是所有老百姓对包公的思念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