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有孩子吗 欲说还休的隐衷:赵明诚纳妾李清照幽怨

2019-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李清照曾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述赵明诚去世时的情景时,写道:"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典故"分香卖履"出自曹操的<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说的是将家中的部分财物分给夫人和侍妾,并交待她们学会自食其力.赵明诚有孩子吗 欲说还休的隐衷:赵明诚纳妾李清照幽怨李清照取此典故说赵明诚临终之时,并没有像曹操那样将家中的财产.家业交付给其他的侍妾.难道赵明诚也曾蓄养侍妾?若无侍妾,又何

李清照曾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述赵明诚去世时的情景时,写道:“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典故“分香卖履”出自曹操的《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说的是将家中的部分财物分给夫人和侍妾,并交待她们学会自食其力。

赵明诚有孩子吗 欲说还休的隐衷:赵明诚纳妾李清照幽怨

李清照取此典故说赵明诚临终之时,并没有像曹操那样将家中的财产、家业交付给其他的侍妾。难道赵明诚也曾蓄养侍妾?若无侍妾,又何须强调有无分给其他的妾,那财产自然归妻子李清照的了,何必画蛇添足把妾搬出来说一遍?

赵明诚有孩子吗 欲说还休的隐衷:赵明诚纳妾李清照幽怨

当时宋真宗是赞成并鼓励大臣们蓄养侍妾和歌妓的,官府、军营专门豢养一批歌妓供公家宴会的时候娱乐,被称为“营妓”与“官妓”。宋真宗曾说:“时和岁丰,中外康富,恨不得与卿等日夕相会。太平难遇,此物助卿等燕集之费。”(沈括《梦溪笔谈》卷25)当时宰相王曾很节俭,真宗居然专门派人为他购买侍妾。

赵明诚有孩子吗 欲说还休的隐衷:赵明诚纳妾李清照幽怨

宋仁宗年间,家妓、官妓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官吏商贾等生活中不可或少的一部分,而且还是主人交易以及朋友互赠的一种礼品,一时间蓄养侍妾与歌妓成风。一代文豪欧阳修“有歌妓八九姝”(《韵语阳秋》),苏轼“有歌舞妓数人”(《轩渠录》)。

在如此浓厚的风气的影响下,赵明诚不管是在太学读书还是在官府为官都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吗?这恐怕就悬了去。李清照是在十八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的。婚后夫妻俩夫唱妇随,恩爱异常。新婚之初一同在东京汴梁生活,后来屏居青州十年,从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开始,赵明诚打算重返仕途之路,离开青州外出做官,李清照与赵明诚断断续续地离别了两三年。

在这离别的两三年里,赵明诚和李清照之间发生过什么吗?也许我们可以从李清照的诗词中窥得一二。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这两个典故的运用,让人觉得甚是蹊跷。 “武陵人远”是个离别后有外遇的典故,来自南朝刘义庆所著《幽明录》中的一个神话传说。

说的是汉朝时,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上两位仙女,乐而忘返,与她们共同在一起生活了大半年。后来返家,才知世间已过六世。李清照在词中用此典故,是在担心什么吗?担心离家外出做官的赵明诚是否也会遇到仙女,也与她们一起生活?李清照没有明说,我们不便揣测。

  “烟锁秦楼”的典故,是《列仙传拾遗》上的故事,说秦穆公时有个人叫做萧史,擅长吹箫。穆公将女儿弄玉许配给他。弄玉跟萧史作凤凰之鸣,果真召来凤凰,于是他们便乘凤而去。

李清照却不能与赵明诚一起乘凤而去,她甚至不能独自飞到赵明诚的身边。 “女为悦己者容”,赵明诚不在身边,李清照蓬头垢面,已懒得梳洗打扮了,梳妆盒上都已覆满薄尘。连床上的被子都乱如红浪。

种种情景,表明赵明诚确已久未返家。消瘦憔悴的李清照话到嘴边,欲说还休。她有着怎样的隐衷?以致嘶喊“休休!” 在词尾,李清照又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是什么样的新愁堵在李清照的内心深处,我们同样不得而知。

能知道的,也许只有由“武陵人远”、“烟锁秦楼”这两个典故,似乎可以看出李清照在极度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赵明诚同时,同时在担心着什么。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41岁的赵明诚奔赴山东莱州任知州,也将李清照接到了莱州,夫妻俩终于又团聚了,终于解除相思的苦闷了,终于又可以一起唱和,一起分享收藏金石字画的快乐了,这该是多么高兴的事情。

团圆后的赵明诚和李清照是否恩爱如初,彼此都没有丝毫的改变呢?

李清照到达莱州后写了一首《感怀》诗。诗有小序言:“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还没起篇,格调已是孤单,诗文中云: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竟至此。

青州从事孔方君,终日纷纷喜生事。 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 静中吾乃得知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这是怎样的孤寂,李清照两个最好的朋友,既然一个是子虚先生,一个是乌有先生,那么合起来不就是子虚乌有,什么都没有了吗? 夫妻团聚了,为何李清照还是一个孤单地坐在年久失修的房中,无聊地翻看《礼韵》。

李清照比喻自己真像当年三国时兵败惨死的袁术一样走投无路,落到这步凄惨孤单的结局。

是李清照太不知道满足了吗?还是别有原因,此词内容让人觉得甚是奇怪。依史料看来,李清照绝不是一个丈夫工作繁忙,不能陪伴自己,就无休止抱怨地怨妇。以她和赵明诚以往的深情而言,李清照也不会因为丈夫工作繁忙而有如此深的怨气啊。

可此词的幽怨是那么的深,深到李清照的人生都因此变得虚无了。 此时的李清照也已进入中年,据史料看来,当时她和赵明诚还是没有孩子的。南宋人翟耆年的金石碑刻文字著作《籀史》写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当时李清照还在世。

翟耆年在《籀史》提到赵明诚“无子能保其遗余,每为之叹息也”。 同样的事实在南宋人洪适撰写的金石文字著作《隶释》中也有提到,在谈赵明诚身后之事时,洪适写“赵君无嗣”,说的也是赵明诚和李清照没有孩子。

《隶释》写于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当时李清照已去世十四五年。 由此可见,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二十多年,确实一直未有过生育。古代可没现代这般开放,夫妻之间可以“丁克”,有孩子没孩子都不会有太多的人非议你,但在古代一个女人不能为丈夫生育孩子,是要遭非议的,李清照的愁与闷都是站得住脚的。

综上所述,此时的赵明诚可能真纳过妾。只是,他终无一儿半女,所以,无子女不是李清照的错,仅仅是他自己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