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雷泣墓的出处 潍坊昌乐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

2019-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王裒之所以被人记住,其故事传说至今在全国各地一直流传着,主要因为他是一个大孝子, 王裒孝母感天动地,<二十四孝>中的"闻雷泣墓"说的就是他.这个传说还被列入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闻雷泣墓的出处 潍坊昌乐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原墓院都已

...母性畏雷,母没,每雷,辄到墓曰:“裒在此。”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

王裒之所以被人记住,其故事传说至今在全国各地一直流传着,主要因为他是一个大孝子, 王裒孝母感天动地,《二十四孝》中的“闻雷泣墓”说的就是他。这个传说还被列入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闻雷泣墓的出处 潍坊昌乐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

原墓院都已拆毁,重建于九十年代的王裒墓院

说到王裒的孝行,这要从他的爷爷王脩(xiu,音义同修)说起。王脩七岁时没了母亲,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在社日祭祀祭神,王脩因感触而思念母亲,非常悲哀。邻里听到他的哀哭声,因此停止了祭神。

闻雷泣墓的出处 潍坊昌乐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

王脩治理政务,抑制豪强,扶助弱小,赏罚分明,为百姓所称道。建安十八年(213年),王脩被封为大司农郎中令。后来王脩病死在任上,其墓在安丘城南四十里慈埠镇一带。

王脩有几个儿子都做了官,无论是治学还是为人,都是可以的。王脩给他们留下了有名的《诫子书》,告诉他们要珍惜时间,爱日以学,要学会做人,善于学习,要宽以待人,保全身体。

闻雷泣墓的出处 潍坊昌乐王裒院村的由来与“闻雷泣墓”的传说

其中一个儿子王仪,也就是王裒的爹,为人正直,高风亮节,乃直率之人。在《晋书》中有如此记载,“...东关之役,帝问于众曰:“近曰之事,谁任其咎?”仪对曰:“责在元帅。”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

这个晋文帝怪有意思的,就是历史上那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司马昭,当时他任命王仪为司马,在一次战役中,战败。司马昭问众臣:这次大败,是谁的过错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都低头不语,谁也不敢应答,唯有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非常生气:你这是把责任推给我喽!下令把王仪拖出去斩了。

对于君王来说,杀一个人不算什么,哪怕是枉杀错杀,对于王裒来说,简直是天塌下来了。在他心里,除了悲痛欲绝,可能更多的是愤怒。

现在这个位置的墓院也是后来搬迁过来的

《晋书》是这样记载的,“裒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庐于墓侧,旦夕常至墓所拜跪,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

面对当时的领导者司马昭,王裒心里明白,如果为父亲正名,那无疑是让司马昭承认错误,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既然父亲已被认为死罪,自己能做的,就是背负父亲遗骨和母亲回到家乡(昌乐营丘),从此在家长期隐居,教授学徒度日。

司马昭朝廷当时在洛阳,在昌乐的西方,王裒每次坐下的时候,从不面向西方,表示永不作晋臣。他用自己的方式思念着父亲,也表示对司马昭朝廷的不满。

祖孙三代,王脩、王仪、王裒,都能在《晋书》这样的正史中得以留名,不得不说,王脩有着独特的教育方式,把《诫子书》留给了后代,正直的王仪,以性命为代价,给王裒上了一次难忘的课。而王裒更是孝行天下,以“闻雷泣墓”感动天地,一直流传到现在。

"闻雷泣墓"在元代被写入《二十四孝》

“闻雷泣墓”是这样的。王裒父亲死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害怕打雷,死后埋在山林之中,每次遇到风雨,雷声轰鸣,孝子王裒就奔赴母亲墓地,跪拜哭泣,说:我王裒在此,母亲不要害怕。有诗为证: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王裒一生都以授课为生,朝廷后来几次想委以重任,他都没有应召。每次给学生讲到《诗经·蓼莪篇》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时,总是悲痛不已,泪流满面。西晋末年叛贼作乱,贼寇蜂起,杀近昌乐,王裒恋爹娘坟垅不愿逃离,被乱贼所害。

王裒的闻雷泣墓故事后来被广为流传。元代有人把它写进了《二十四孝》之中。到了明代,每年王裒诞辰日农历九月十七那天,邻近乡民都要聚到他的墓前举行相当隆重的拜孝子盛会,每人烧香一封,添土一兜。明成化二年,昌乐县知县范威倡儒学,在这里增筑王裒墓院,并刻碑“魏孝子王裒之墓”记之,以表其德。

后来由于历史原因,王裒墓院全都拆毁破坏,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修复起来。但“闻雷泣墓”的传说,却一直久传不衰到现在。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抄袭

一切不打招呼的转载,视为侵权

(如果觉得图文还不错,打个赏留个言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