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将军戴安澜 李以劻:铁血将军戴安澜

2019-06-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戴安澜是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将军一生战功显赫,自北伐战争起,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战役中,戴安澜将军都带领他麾下的士兵,取得过多次胜利.在八年抗战中,将军还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却不幸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37岁,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铁血将军戴安澜 李以劻:铁血将军戴安澜今日选文选录国民党将领李以劻所撰回忆文章,一起走进这位铁血将军戴安澜.中国八年抗日战争中,1938 年的鲁南台儿庄战役,1939 年12 月至1940 年2 月的桂南昆仑关战

戴安澜是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将军一生战功显赫,自北伐战争起,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战役中,戴安澜将军都带领他麾下的士兵,取得过多次胜利。在八年抗战中,将军还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却不幸以身殉国,牺牲时年仅37岁,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

铁血将军戴安澜 李以劻:铁血将军戴安澜

今日选文选录国民党将领李以劻所撰回忆文章,一起走进这位铁血将军戴安澜。

中国八年抗日战争中,1938 年的鲁南台儿庄战役,1939 年12 月至1940 年2 月的桂南昆仑关战役,1942 年3 月的缅甸东瓜战役,是几次著名的歼敌战役。鲁南战役戴安澜任五十二军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桂南战役直到在缅甸为国捐躯,戴安澜任第五军第二〇〇师师长。在这些战役中,他屡建奇功,敌酋闻风丧胆。

铁血将军戴安澜 李以劻:铁血将军戴安澜

鲁南战役也称徐州会战。我方统帅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司令部设在徐州。

山东地区自韩复榘集团军退守鲁西后(国府以韩作战不力,已明正典刑),敌军步步南下,与南京失守后渡江北犯敌军,企图南北夹攻打通津浦线。敌军十师团矶谷廉介部,于占据滕县后以一部进占韩庄,而以濑谷旅团主力沿台枣支线推进,欲以迅雷之势,攻占台儿庄据点,作为进攻徐州的根据。

铁血将军戴安澜 李以劻:铁血将军戴安澜

此时适我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的三十军到达该处,予以迎头痛击。二十军团汤恩伯部之八十五军王仲廉部,此时仍在山东峄县与敌相持,五十二军关麟征部即向峄县以东挺进,会合王军准备攻击该敌。

此时敌军逐次增加兵力,从3 月24 日起至4月3 日止,矶谷师团主力全被我孙连仲集团三十军吸引于台儿庄附近。这时,台儿庄之争夺战极为猛烈。敌以全力并利用优势炮兵及机械化部队(计野炮70 余门,重炮10 余门,战车30 余辆)猛烈围攻。

我军孙部之三十一师(师长池峰城)抱定与台儿庄共存亡之决心,奋勇抵抗,反复肉搏,虽台儿庄城寨被敌占去3/4,我守军屹然未动,死力支持以待我机动兵团包围之成功。

敌主力既被吸引于台儿庄附近,鲁南峄县方面仅存一部,汤军团在2 月底(或3 月上旬)向峄县之敌猛攻,关麟征之二十五师和戴安澜率七十三旅火攻陶墩,协同友军歼其一半;残部负隅顽抗。

敌复由临城增援。关麟征乃令全军放弃攻击峄枣之计划,而以主力侧击台儿庄之敌的侧背。经过苦战,3 月31 日,台儿庄之敌已完全陷我军包围之中。此时戴安澜据报临沂方面敌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部及预备役之一〇四师团所编成之沂州支队,正苦战于临沂,攻我五十九军张自忠部、四十军庞炳勋部未能得逞。

敌以台儿庄万分危急,乃将临沂方面之板本旅团、沂州支队,转用于爱曲方面,攻我汤恩伯军团之侧背,以解第七师团矶谷之围。汤军团长乃下令五十二军转用于对爱曲之敌,戴安澜旅长率所部协助友军迎击,大战两昼夜,伤亡颇大,所率新加入二十军团序列归汤军团长指挥之,后七十五军周岩部到达增援,始将此股敌人击破。

在4 月4 日回头协攻台儿庄之敌而尽歼之,约达3 万人,残余北遁至峄县,利用良好地形坚守城寨。台儿庄大捷威震中外,使敌寒胆。此役是诸军联合作战,戴安澜身为旅长,屡立战功,备受上峰嘉奖。

在台儿庄歼敌之后,我军追击残敌。该敌在峄县守敌掩护之下占据了獐山、龙山及税郭等要点。4 月20 日,我四十六军樊崧甫部、六十军卢汉部相继到达战场,加入禹王山及其以东地区之作战。敌军另由津浦路增援,以猛烈炮火向我反攻。

5 月13 日以前,敌军第五、十、一〇三、一〇五、一一〇等师团各一部及山下兵团、酒井兵团各一部,与我军对峙于杨家集、艾山之线。日军进攻我艾山阵地,五十二军二十五师 戴安澜率部守艾山,坚持四昼夜,敌多次进攻,终未得逞。

戴以战功被上峰晋升为八十九师副师长。戴氏乃黄埔三期毕业生,在当时如非殊勋是升不到副师长职位的。据戴氏的回忆,他1938 年5 月离开七十三旅时,曾修函该旅官兵致慰,并引用了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名言“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来互勉。

徐州会战,我军伤亡近10 万人,但在台儿庄战场歼敌逾3 万,在我国抗日史上开辟了光荣的一页。

1942 年2 月,日寇占领马来亚、新加坡以来,为彻底打击英军并切断我国际补给线,以十二、十八、三十三、三十五、五十五等师团十余万人,集结缅南、泰北地区,分三路北犯:以三十三师团沿伊洛瓦底江东岸进犯普罗美;以五十五师团沿仰光至曼德勒铁路附近地区北犯东瓜;其在泰国境内之十八师团,由泰西景迈向东进犯。

我国应英军之请,即以驻滇之第五军杜聿明、第六军甘丽初、六十六军张轸三部进入缅甸,协助英军作战。随又组织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以罗卓英任司令长官,杜聿明兼任副司令长官,另设一个军委会参谋团,在滇协助作战。

1942 年3 月8 日,敌陷仰光后,与英军相持于那瓦的附近地区,并积极准备继续北犯。敌三十三师团及五十五师团先后进出庇古,企图占东瓜。此际我入缅部队虽兼程赶进,但以交通工具缺乏以致运输迟缓。我第五军杜聿明部之先头部队二〇〇师戴安澜部乘汽车取道腊戍到达东瓜,一面备战,一面掩护军部及后续部队九十六师(师长余韶)、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之集结。

敌19 日开始进犯皮尤,我先头部队及军部骑兵团即行迎头痛击,持续了一天,敌未得逞。

迨至25 日,敌军迫近东瓜附近,戴安澜师长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该师步兵指挥官郑庭笈指挥步兵三个团固守东瓜城,戴安澜与副师长高吉人则设指挥所指挥直属部队,位置于城外,以便与军部取得联络。

因郑庭笈任团长以来以勇敢著称,当时且兼任一个团长,加诸戴安澜对副师长高吉人信心不足,故乃作出这个决定的。二〇〇师系遵照军长杜聿明的命令,决心死守该城的,在开会时宣布师、团、营长阵亡的继承及接班人。

该师自3 月20 日起在前哨战中击破敌军先头部队,掩护了英国军队的撤退。25 日以后,敌军五十五师团即以炮火轰击全城,多次冲锋均被我二〇〇师所击退,从25 日至29 日血战四昼夜,敌我双方伤亡惨重。

28日敌又发起向东瓜城东戴安澜的指挥所进犯,郑庭笈率队驰援,终将该敌击退。29 日,城内部队与桥东指挥所失去联络,随即接到戴师长转达军部的手令放弃东瓜。敌连日除以飞机猛炸,战车纵横扫射外,还多次使用催泪性毒气。

此役血战12 昼夜,毙敌5000 以上,击毙五十五师团联队长横田大校一名,迟滞了敌人北进企图,完成了战略任务。东瓜之战为中外所钦,戴安澜之名大震,全师官兵伤亡虽大,但血战异邦,士气异常旺盛。

日寇自3 月29 日攻陷东瓜以后,为减少侧背威胁,以其三十三师团于4 月1 日攻占普罗美,经英、印、缅军节节抵抗,敌军损失不少,但仍冒险北进,16 日窜至玉彦南彦,该地盟军一部被敌包围,我军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以协同作战精神,即派第六军甘丽初部驰援(该军辖九十三、四十九、暂编五十五三个师)激战两昼夜,击退该敌,救出了英军数千人。

25 日,英军再向卡列瓦转进,我军亦向曼德勒转进以准备尔后之作战。4 月2 日,蒋介石由昆明飞抵梅谋与罗卓英接见戴安澜,戴向他们汇报了东瓜作战经过,蒋、罗俱表奖之!

普罗美被攻占之后,东瓜方面之敌即分路北进。一路以十二师团两个联队(团)及十八师团之一部为基干,沿同腊路猛犯,于毛奇、雅多及南色拉克等处与我军发生激烈战斗,24 日敌军窜罗以考并继续猛进。我军为避免决战,逐次向北转进,计划于腊戍附近予敌以重大打击。

28 日,敌开始猛攻腊戍,并以飞机10 余架、战车30 余辆助战。我军奋勇迎击,战至29 日午后,双方伤亡甚重。我向畹町撤退。5 月2 日,敌再犯畹町,5 日窜至怒江西岸惠通桥与我隔江对战。

5 月3 日,英印缅军总司令魏菲尔下令撤退。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在温藻车站了解此情况下,也决定退入印度。罗卓英、杜聿明率第五军直属部队及新二十二师,已知敌军已占八莫、密支那,于是率部入印度。

时值雨季,山路险滑,人马通行困难。当时入缅部队计7 万之众,处境艰难,而第五军的二〇〇师及九十六师在转进中未能集中,则分别向怒江东岸转进,戴安澜率部通过细泡至摩谷,在不见天日的密林中行进,于5 月18 日夜间被敌军五十六师团别动支队夜袭负重伤。

因救治无方26 日为国捐躯了。所部则由副师长高吉人、步兵指挥官郑庭笈率领回至云南。回忆台儿庄、昆仑关战役是诸军联合作战的,而缅甸东瓜之战乃戴安澜一个师歼敌致果的,并获得盟军授勋,中外瞩目,为国家民族争取了荣誉。

戴安澜阵亡后,遗体由工兵营制造一具木棺装殓,每日抬着行军,当渡过瑞丽江后,因遗体腐烂,乃于5 月29 日将棺木火化,捡出骨灰装入木箱内,以马驮载行军。这就是新时代的“马革裹尸”,能不伤心惨目耶?! 6 月2 日抵达祖国大地,脱离缅甸。

6 月17 日到达腾冲,7 月中旬始将遗骸运抵昆明。抵昆明不久即行公祭,正是万人空巷,吊者垂泪。国民政府通令,由昆明运回广西全州,沿途各县设供路祭以慰英灵。7 月27 日运灵柩抵贵阳,省会军民郊迎数里,焚香祭拜。

7 月31 日运抵广西全州。军委办公厅主任李济深上将主持追悼大会及安葬仪式。国共两党领导人均有挽联,世界各地华侨领袖也有挽联。其中概括戴安澜一生的是周恩来的“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八个字,表奖得非常适当,感人至深,备极哀荣,安澜九泉有知也应含笑。

△本文选自《将领讲述·中央军抗战》,配图源自网络。

《将领讲述·中央军抗战》

编者著:《热血山河》编委会

出版年:2018年1月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军安将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在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诸多战役中,与侵华日军展开较量。 本书收录了何应钦、陈诚、张治中等34位中央军将领51篇关于中央军抗战的亲历文章,基本涵盖了抗战期间中央军将领及其参加的重大战役及事件。